武汉光谷高峰论坛 |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刘兵:文化科技融合驱动文旅产业发展

活动 本文作者:执惠 2019-09-19
未来文化科技融合将驱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每个城市都需要与市民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地标及城市更新,所以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I P 产业价值。

9月19日,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举办的2019武汉文旅融合光谷高峰论坛在武汉光谷盛大开幕。本次峰会以“科技赋能文旅,共生共荣共赢”为主题,聚集了文化、科技、旅游企事业单位共计550余人,围绕文化旅游新产品供给和新业态融合展开深度交流与资源对接合作,推动了武汉的文化、科技、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创新发展。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刘兵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刘兵表示,未来文化科技融合将驱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每个城市都需要与市民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地标及城市更新,所以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I P 产业价值,同时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驱动文旅体验经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下为刘兵演讲全文: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执惠略做删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与武汉文旅融合光谷高峰论坛,我的演讲主题为“文化科技融合驱动的文旅产业发展”,从科技和文化融合的视角来谈谈文旅产业的发展。

要理解“文化引领,创新驱动”的内涵,首先要回顾2010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发展,要加强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引领,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此中央提出了文化科技大融合的概念。

从时代的背景来看,要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的精神,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在2012年,国家科技部会同中宣部、财政部和文化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目前还在组织实施当中,纲要提出了四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创新引领、促进融合;市场牵引、应用驱动;技术集成,模式创新;整合资源、统筹兼顾。

2019年科技部、中宣部、中央网新办、财政部、文化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等六个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测改革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要成为创新体系,实现比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使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之路。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人民生活美好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文化产业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的变化,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文化产业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力量。在十三五期间,数字文化产业也作为五大发展的创新产业之一,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就是要打造文化、新兴消费产品和服务。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泛旅游正在弱化,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强。2018年文化和旅游合并,标志着诗和远方真正的握手,旅游逐渐成为了一个支柱产业,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即将迎来爆炸式增长的拐点,把实业、产业、旅游业三业融合,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亟待破题。

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2018年国家文化产业是3.78万亿,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高达8.9%,这两个占了GDP的总量达到了15%,可以说是非常巨大。旅游及相关产业在文化产业的统计里面占了一半以上,文旅融合未来还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

从另外一个数据来看,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以后,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会快速上升,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达到4382美元,精神文化消费已进入了一个刚需的时代,不论是线上以及线下都在大力发展文化综合体。景区目前基本上是借助景区文化和自然资源,借助本体资源售卖门票和车票,即以“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传统旅游资源消费模式为主。

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整个旅游已经从参团观光和休闲度假发展到了深度体验。国家对于文化旅游是高度重视的,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体验经济的时代,体验经济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未来的旅游的发展要与科技结合,发展体验经济。

我们说泛娱乐是一种感官体验,思维认同是走上了泛文化,并不是年轻人不喜欢文化类的节目,而是他们需要这些内容用更懂自己的方式表达。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新时代、新语境下的新表达,用年轻人理解的方式创造文化内容。娱乐仅让人兴奋,兴奋之外别无一物,而泛文化却可喂饱饥渴的灵魂。

要做到体验经济,必须要有科技创新的支持。体验经济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看,我们现在做了很多的展演结合,大量的使用交互、音效、影像、装置、AR、VR等先进技术。国家文旅产业经过这几年的推动,逐渐地形成文化、科技和金融的三元动力模型,投资、出口和消费已经是现在的“三驾马车”,中央也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推动消费,推动以数字产业为核心和主题和新兴文化的产业发展,满足人民满足生活,是今后文旅产业发展重要的需求,是科技文旅的结合,是重大的趋势。

我们说旅游+文化是一座山,望得见看得穿。文化和旅游是一条河,其实是看得见摸不着,传统的文化地产都是这么做的。文化和地产要做好,关键是要对旅游IP进行挖掘,也就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形象认知产品系统 (定位、认知、感悟的集成)的形成,具有生态模式的文化产品集群,未来在旅游IP要做的内容,还有目的地的打造等等。对IP的理解,文化的IP是多种文化支撑的文化符号,对旅游的应用就是旅游目的地消费的形象化,对消费业态就是消费的主题化。要做一个文化核心就是超级IP的挖掘,真正的超级IP可以转换为体验经济的IP,要有四大因素,呈现形式、故事、普世元素和核心价值,这样的IP才是有价值的。为了挖掘IP变成体验经济,需要开通体验经济的模式,需要各种科技互动,以及空间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以及商业域名、投融资等等,整合创意、精细规划的模式。

所以为了适应这种跨界协同的工作,2014年,在国家五部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以产业资讯和战略规划、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研发支撑和科技服务、投融资和运营服务为内涵核心。

在2014年的《面向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的项目》中,我们调研了全国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共120个城市,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很多地方区域和城市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有文化资源没有好的项目载体,有文旅招商项目却融不到资、落不了地,有产业资本却找不到优质的可投项目。那么,如何去科学的开发这样的旅游资源呢?我们的方法是承担国家项目开拓了融合创新的解决方案,以破解文化旅游多元化升级的共性问题,有一个文化IP的挖掘,文态、业态、形态、生态相结合。很多地方是反过来的,所以完全就乱套了,需要完全形成一个完整以文化、文旅为核心的这样的生态。

我们做的,首先是文化的主题化,把话题情境化,这是我们做文旅+科技的路径。通过文化、科技等各种展演,通过特色业态、升级业态的组合,把公共聚集、文化体验、旅游路线、商业消费,实现了文化、科技、金融和土地完美的结合。我们做的是概念、设计、实施到运营,是整个全流程穿透,实现了一个大的闭环,形成了全流程,可以充分保证在最后运营的时候,创意的设想得到实现。

我们面向三个方面,一是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二是景区提升和产业升级,三是文化兴城和产融联动。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主要是传统商业街区的改造提升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还有景区提升与产业升级,做了传统景区的产业升级和文旅资源的深度开发。最后是文化兴城与产融联动,即打造新型城市文化客厅和文旅商产业集群。

我们认为做一个文化旅游展演项目最成功的三个要素是震撼、感动和感悟。感悟就是走心,要让游客愿意为走心买单。

整个文化展演,它已经经历了到5.0阶段。发展1.0就是传统的剧场,2.0就是真实空间的实景演绎,3.0是多空间的演出,到4.0就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是要重度沉浸式的体验,大量的虚拟现实打造一台演出,用的演员都非常少。以前真实的演出要上千的演员,要大的投入,但用了虚拟现实的技术,总共的演出就是20多个人,而且展演的效果非常好。因为人很少,主要就是机器和各种装置,科技是为商业演出的效果服务。

所以我们在新时代出现了全新的引领模式,包括手机支付的多种出口,还有IP的挖掘、IP+科技和科技赋能等,把线上的虚拟空间转向了社区,将大数据与AI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我们也开创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重构了和政府的合作,实现政府主导、市场投建和专业运营,最后也实现了各家的平衡。

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中国50万人口以上城市有236个,每个城市都需要与市民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地标及城市更新。我们的宗旨就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I P 产业价值、演绎文化科技融合驱动的文旅体验经济、创新政府产业金融联动的政产合作模式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的发展。

好,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