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旅游或被终结 ,“体育旅游”的痛点与发展机遇在哪?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梁潇 2016-09-12
随着国民消费升级开启新篇章,体育旅游将颠覆传统旅游的走马观花,更加注重参与者的反馈和体验展示。那么在国内日益火热的体育产业背后,体育旅游还有哪些痛点和机遇呢?

体育旅游成为“博物馆”式旅游的终结者

在众多提供体育旅游服务企业中存在一个高度相似的规律,国内体育旅游产业的业态呈现两大格局,一种是以参与体育赛事为目的的旅游行为,另一种是以观看体育赛事为目的的旅游行为。虽然调动的感官不同,但是就像旅游一直在追求的强体验感一样,体育旅游更加注重参与者在这方面的反馈。

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旅游者,以选手的身份参与到旅游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体育赛事活动带来的刺激的同时,旅游则扮演着提供住宿、交通、餐饮等等服务的角色。

另外,选手在参与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也在体验沿途的风景和人文。总之身在其中的活动本身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可以说这种体验式的旅游行为是传统旅游所无法企及的,是全方位立体式的一种旅游体验。

而以观看为目的的旅游行为中,体验程度上与参与赛事本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称之为思考型的体验。观赛本身只是此类体育旅游行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围绕着赛事参观行为展开周边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是此类体育旅游的重要特征。
赛事本身就成为了整个体验行程中的一部分,而围绕观赛所产生的一系列行为则使观赛类体育旅游得到升华。

体育旅游将颠覆传统旅游走走停停的走马观花,更加注重参与者的反馈,更加注重体验层面的展示。我们国家 “博物馆”式的旅游特点或将被体育旅游的大力发展所一网打尽,其背后更大的现象是国民消费升级开启了新的篇章。

VR体验+体育产业

每年的奥运会除了让全世界的人民能够再次深刻的感受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之外,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一大看点。尽管今年的里约奥运会槽点很多,但是其首次加入黑科技VR直播,也让里约奥运会备受关注。

VR与游戏领域最早结合,然后逐渐向体育、影视、房产、教育、医疗等各个行业扩散。其中,体育产业曾被高盛分析师认为最有可能被VR颠覆的九大领域之一,自然也是“VR+”的重点目标。

在国外,融入VR直播元素的体育赛事已经屡见不鲜,如NFL、高尔夫美国公开赛、纳斯卡赛车比赛等等。

从VR自身特点来说,VR可以带来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VR不仅能通过特殊镜头角度来呈现精彩的比赛过程,也能够及时捕捉比赛的现场气氛将观众的观赛体验推至另一个高度。

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市场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用户对于VR产品的需求将逐渐从硬件转向内容。在高质量VR游戏难做、VR视频拍摄成本高的背景下,体育VR直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也就是说,体育VR直播被认为是目前继线下体验店之后最容易商业化推广的领域。全球各大巨头纷纷看好这场VR盛宴。中国企业在VR上的探索已经可以用火热来形容,在体育端做的出色的也不在少数,如风体育、微鲸、华录百纳等企业。

体育旅游的痛点

1、体育旅游平台门票对接复杂

无论是参与体育项目还是观赏赛事,报名和门票预订是发起一段体育旅游行程的重要环节。国内参与的一些赛事相对较少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海外的体育活动则面临了出境游普遍面临的痛点:信息的不对称。而大多门票对接问题也更多出现在与海外体育组委会的对接上。

目前国内企业一般的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提供体育旅游服务的平台直接与海外的赛事委员会对接,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对接后台报名端口、预先自购票、预留票等方式为国内参与者提供报名和购票服务,甚至有些企业可以代表组委会进行参赛选手的资质审核。但问题在于如果平台是预先从组委会方面购买一定基数的赛事门票做为产品销售的话,平台则会承受相对较高的分销压力。

另一种形式相对传统,即平台做为代表,替参与者统一向海外赛事主办方提交报名或购票。

2、预订周期较长,变数多

有些大型的体育赛事需要提前一年左右的时间申请报名参加,因为组委会需要较长时间的确认排期等工作,就目前的体育旅游产品中可以看到,海外体育赛事的预订周期基本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售卖了,像马拉松等当下很火热的体育项目提前一年预订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面临较长周期的体育旅游产品预订时,临时修改行程或因突发事件申请退票的几率也同比增高。虽然就了解到,国内外各平台都有针对此类情况较完善的退改机制,但造成平台前期投入的沟通损失却无法估量。

3、运动型体育旅游信息化程度低

像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高强度的赛事逐渐火热,参与人群热情较高。但国际上的相关专业赛事对于报名选手的资质有严格的要求,报名者需要向赛事组委会提供类似以往参赛的完赛证明、体检报告、赛事证书以及成绩单等信息。

目前除了田协以外的体育旅游服务平台还未有一家企业将运动型体育旅游参与者的信息整合汇总。想象一下,未来参与者如果只需提供一个通用的ID号,所有平台或组委会便可自动查询到选手的过往参赛信息,那么预订效率将大大提升。

4、体育旅游对经营者要求门槛高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对经营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运营要求。

从用户层面看,体育旅游的特殊性使得参与项目的人群相对消费水平较高,对服务的重视程度也很高。行程的安排是否饱满,是否通过社交等一系列连锁服务方式增强体验感,将体验的思维扎根于每一位运营者的理念中,是我国体育旅游长时间发展的根本因素。
体育旅游项目多数需要较长时间的筹备工作,如器材的准备,领队的配置等。当运营中面临人数临时增减时都会对项目的开展产生影响,资源供给不足或资源浪费对经营者来说都是损失。

领队的风险评估与安全意识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关系着参与者体验过程中的基本诉求是否能得到保障。所以体育旅游除了要求经营者有非常强的组织能力之外,高标准、高协调能力也是保证用户体验非常重要的部分。

国内体育旅游企业发展空间大

反观国内体育旅游市场,以往资本与大众对于这块市场的重视程度一般,但随着日益火热的体育产业浮出水面,我们看到其实这个细分领域的企业并不为少数。

其中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OTA和大型传统旅行社重点布局了例如奥运会、国家联赛等这种海外的大型体育赛事,而他们参与的方式基本以销售门票观赛为主、观光旅游行程为辅的形式。

创业企业则在更加细分的垂直领域上深耕,以体验有地域特点的体育户外项目为核心,具有灵活创新的优势和小团体多频次的体验效果。总的来讲,目前国内提供体育旅游服务的企业中,专注于观赛的项目更多,在体验的层面还有很多值得去挖掘的标的。

另外不能忽视的是,体育旅游企业大力推进体育旅游项目,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拉动经济乘数效应提供了广泛的支持,目测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从各大旅游平台、BAT等陆续加强对于体育产业的布局来看,伴随政策的大力扶持,体育旅游新风口的聚合力量初步形成,细分领域也已经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大旅游格局边界开始稳步扩张,体育旅游是旅游大消费升级的第一步,接下来文化、科技都将逐步归纳到这个大的产业中来,形成跨界协同的趋势。

注重体验的体育旅游产业需要继续深耕细作,学习国外先进的产业规划和运营模式,从赛事的运营、营销宣传、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形成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与支撑双向并行的态势,相互促进发力。

作者观点:

体育旅游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旅游+体育”将成为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冬季冰雪旅游、休闲运动、户外营地、徒步健身绿道、体育健身养生、赛事旅游、体育运动公园、体育旅游小镇、体育场馆观光等与体育运动相关的旅游休闲体验以及相关的装备及设施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闪亮点,体育休闲化、“互联网+体育旅游”也将深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打造时尚健康的生活。

奥运会等体育赛事作为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消费业态的创新和升级,可以成为一个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引爆点,推动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项目开发、重大活动运营、品牌建设营销等体系的建设,并引导该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梁潇,网易体育高级编辑,执惠专家作者。原标题:传统旅游或被终结 “体育旅游”的痛点与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