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旅游报复性反弹? 陈向宏:假期过后,依然要进入煎熬的冬天

景区 本文作者:曾建中(Ethan) 2021-10-06 12:45:33
短期回暖和行业性恢复是两回事。

国庆黄金周已过5天,新成绩单很快也将出炉,作为今年最后一个旅游绝对高峰期,承载了旅游人对行业尽快恢复的热切期待,现实好像已给了呼应?

在前三四天的公开信息中,不少景区包括部分知名景区“人从众”的突出现象,似乎再现了行业久违的热火,在一些国庆旅游高热的声调描述中,“报复性出游、报复性反弹”,再次出现。

但陈向宏“泼了一些冷水”。

10月4日晚上,陈向宏在其个人微博上,提到乌镇旅游迎来久违的小高潮,但比起疫情前的高峰,还未恢复至五成。他对“旅游报复性反弹”的乐观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国庆旅游表现应更多理解为短期回暖,与行业性恢复是两回事。

null

陈向宏微博截图

他认为,旅游行业真正的恢复,根本是世界范围内疫情的抑制。而国庆假期过后,行业依然要进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饰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会侵蚀业内人士应对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某方面说,这些都是理性之言。当我们将今年清明、端午、五一与中秋等旅游数据串联,并结合国内外疫情变化走向、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以及文旅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度变革,综合来看,会发现,旅游业的真正完全恢复,依然征途不短。

我们自然乐见旅游行业的尽快恢复,但同样不可不正视其中的问题与挑战。

见仁见智,陈向宏之言是否切中现实?对这个国庆、旅游业恢复,您又如何看?

给“旅游报复性反弹”泼冷水

先看下与陈向宏微博内容相关的一些重要背景信息:

10月1日,全国铁路迎来“十一”黄金周客流高峰,发送游客1599.5万人次;2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73.2万人次;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50万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预计,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补偿式”探亲、旅游观光等客流交织,全国铁路客流预计与去年同期持平。

部分景区出现“人从众”现象,游客量达到假期峰值(一些景区游客拥挤排长队、客流密密麻麻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被迫采取暂停门票销售、限流乃至关闭等措施。比如泰山两天两次停售夜间门票;洛阳老君山景区10月2日发布限流公告;10月2日,因参观人数已达景区最大承载量,三星堆博物馆已停止售票;10月1日,九寨沟景区2日41000张门票正式全部售罄,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最大承载量。

尤其上述景区等信息,让报复性出游、旅游报复性反弹的声调开始出现。

陈向宏“泼了点冷水”。

将他这条360多字的微博内容拆分,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信息:

1、十一黄金周假期过半,尽管乌镇旅游也迎来久违的小高潮,相信实际经营业绩在全国景区行列中名列前茅。但比起疫情前的高峰,甚至还未恢复至五成。

2、与乌镇旅游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各种舆论却乐观宣称“旅游报复性反弹”已经出现。据此是各开放性的街区、商场和一些不需要门票的公园式景区人流如梭。长期以来,我们对旅游人数统计界定是模糊的,假日郊游、城市逛街和中远程的度假旅游,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3、今天近郊和街头的人流旺盛,只是长假中当地百姓的假期出门透气。这种短期回暖与行业性恢复是两回事。

4、假期过后,依然要进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饰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会侵蚀业内人士应对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这些信息有较明确的指向。

乌镇在国庆假期前半段人次及消费数据不错,但与疫情前的高峰还没得比,恢复未到一半,陈向宏对此数据可能并不觉得乐观,而为较为难得的客观与理性心态。而从大趋势来看,待国庆假期结束,乌镇7天的旅游数据预计可以恢复到疫情前的一半多,他此时选择发微博,应该对整个假期的恢复情况已有所预测,大概率不会很“喜人”,因为乌镇正常客源是中远程的度假过夜客人,但目前跨省游仍有不少政策限制,加之人们的中长距离出游心态也还有点“束缚”,同时疫情影响工作及收入,包括一些公司的经营状况,部分消费者及企业的消费能力不如以前宽裕。这些对乌镇的客流量、消费收入都有不小影响。
某方面甚至可以说,只要跨省游或中远程出游没完全恢复,乌镇旅游恢复到疫情前高峰水平,就难说乐观。

参考国庆前携程的预测信息,其提到,今年国庆七天假期多数游客将以本地周边出游方式过节,其预订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通过携程预订国庆景区门票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三成,周边景区门票占比较去年提升。其国庆期间度假酒店预订数据,也有较明显的周边游趋势,比如周边酒店的订单占比高于去年同期,另外,游客平均酒店入住时间为2天,属较典型的周边休闲度假或城市微度假范畴。

再看今年上半年乌镇的数据,中青旅2021年半年报显示:

今年上半年,乌镇景区营收 5.12 亿元,累计游客量 239.57 万人次,净利润 1.21 亿元;而其2019年同期,乌镇营收8.55亿元,游客量445.98万人次,净利润4.72亿元。即营收、游客量、净利润分别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53.7%、25.6%;

古北水镇今年上半年营收 3.37 亿元,累计游客量 97.09 万人次,实现净利润 1009.95 万元。与2019年同期的营收4.20亿元、游客量100.68万人次、净利润6543万元相比,分别恢复80.2%、96.4%、15.4%。

一方面,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乌镇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游客量和净利润恢复,成绩都不算很好;另一方面,古北水镇同期的营收、游客量要比乌镇恢复得更好,这和乌镇较倚重中远程客流、古北水镇的周边短程客流占比更多有关,疫情影响下,大城市周边游需求高企,主流趋势明显,古北水镇在北京及京津冀周边的项目优势更加凸显,尤与乌镇之于江浙沪或长三角对比,更是如此,古北水镇承接了更多北京及周边地区休闲度假的需求,而乌镇转化周边游的消费需求相对少。

于此,陈向宏更为关注国庆及其前后、未来中远程度假客群的体量多少,在微博里提到“旅游真正的恢复,根本是世界范围内疫情的抑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抑制,才会有真正的跨境游的恢复、国内跨省游或中远程旅游的恢复,回到类同疫情前人们自由出游出行的基本面。

反过来,各开放性的街区、商场和一些不需要门票的公园式景区人流如梭,或当前近郊和街头的人流旺盛,背后其实是两个指向:一是长假中当地百姓的假期出门透气,和报复性出游存在区别,理解为“补偿式”出游更符合实际。同时,不少景区自己主动或行政部门要求下的门票优惠、免票,在假期也会吸引不少游客出游需求的释放。间断但持续至今的门票优惠政策,某方面可视为景区的内卷,整个旅游行业还没完全恢复,门票依赖丢不掉,自己的营收和利润及发展也还面临不少挑战的现状下,通过门票减免来吸引客流,少赚钱、不赚钱甚至倒贴,并非良性走向。

二是旅游人数统计的相对泛化、模糊化,将不同形式、不同属性或意义的出行,交织在一起,虽可理解为“大旅游”,但也弱化了更细分、更精细的数据参考或指导价值,导致“旅游报复性反弹”声调的出现,以及将短期回暖与行业性恢复,这两个存在较大距离的现实境况混在一起。

也可以说,陈向宏更偏向认为国庆前半段的旅游数据,属于短期回暖层面,与行业性恢复不能一概而论。行业性有效及完全恢复,还任重道远。

假期过后,旅游业依然要进入煎熬的冬天

在微博中,陈向宏还做了一个重要预判:(国庆)假期过后,(旅游业)依然要进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饰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会侵蚀业内人士应对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延伸理解,陈向宏认为旅游业、旅游企业的“冬天”还没过去,需要有理性心态、措施来应对这个煎熬过程,走过低谷。

早在今年1月14日,陈向宏发了一条微博,表示“疫情再度蔓延。这波泛滥中,各地和社会公众防控更严格。古北水镇已经退订了8900间预订客房和一大批年终商务会议,乌镇景区也一改往日热闹,景区不能关,开张又亏钱。乌镇西栅一酒吧业主,一个月亏损就要贴40万。”

null

陈向宏2021年1月14日微博截图

他还提到,“重要的是活下去,做持久战的准备,守住不倒闭的底线”。

当时的背景是,部分区域比如北京、河北等疫情变化,导致防控政策走严。全国范围内疫情变化走向的不确定性、防控政策整体较严,2021年旅游企业的命运面临相比2020年更严峻的挑战。

两条微博发布时间间隔近9个月,彼时和当前,旅游行业、企业的境况及影响因素,有什么异同?

在1月的分析文章《旅游业继续熬?陈向宏:重要的是活下去,做持久战的准备,守住不倒闭的底线》中,执惠曾提出,2021年旅游业的境况,将至少取决于六个情况的进展或走向:

1、是否会有更多新增病例,以及这些病例的增长情况,还有这些病例的地域覆盖范围,零星分布或零星散发,还是集中或更多区域等;

2、新增病例的消灭清零速度;

3、新增病例区域的防控及出行政策,以及其他地方对这些区域来客政策的松紧度等;

4、疫苗接种速度、接种范围以及有效性等;

5、国外疫情走向;

6、目的地政策,包括不限于对旅游企业的帮扶政策、拉动消费的政策、旅游成本调控与旅企营收等平衡等,以及目的地营销有效度、文旅新产品的供给能力等。

这6个因素在当前同样适用,将继续影响国内旅游业的走向,但也有一些新变化。

一方面,7月底德尔塔变异病毒导致的疫情爆发,意味着未来变异病毒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进而也对疫苗的有效性(时间、范围等)带来影响。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对新增病例的消灭清零速度,整体在加快,对疫情发生范围的控制能力也在加强,同时,疫苗的接种人群在增加,但部分接种疫苗的有效期也快临近。

这些因素相抵充,国内疫情防控依然还有不小变数,其中,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机制将更加完善有效,但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里,多数目的地的防控政策依然较为“高压”,对跨省游的恢复还不够“友好”。

国庆前福建疫情突然爆发,这两天新疆伊犁发现新病例导致游客暂时不能离开,以及此前上海跨省游恢复仅一天又“中断”......这些重要细节,折射出国内跨省游常态化熔断趋势渐成,文旅部在国庆前提出严格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是个例证。

另外就是国外疫情,整体也还谈不上乐观,防输入政策依然“紧张”,但疫情外输风险也还不小,目前文旅部等部门对出入境游的恢复政策,几乎没有松动。

大体可以说,疫情影响已近2年,国内的疫情防控在往积极方向走,旅游业的恢复态势也逐渐向好,但还不足以说疫情与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常态化并存环境,旅游业还面临不少可知、未知的变量因素。

参考官方数据,今年的清明、端午、五一和中秋旅游的数据,整体在往好的方向走,比如刚过去的中秋旅游的人次、收入都展现了更好的恢复走势,人次与收入的恢复幅度上升,且两者间差距缩小,但仍属于“旺丁不旺财”,和前几个假期类似。

对不少旅游企业来说,有几个问题,不得不正视,不得不面对:

周边游为主的现实,更加明朗,甚至还可能加强,供给端是否改变,怎么改变?

目的地政府对行业、企业的帮扶支持政策,相比去年在走弱,未来加码的可能性不高,企业的现金流如何?营收及利润的创造能力怎样?

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比如跨省游熔断)变动常态化,机动、灵活的应对能力,如何培养?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