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不是文旅产品的救命稻草?

非遗 本文作者:肖远山 2022-07-06 12:25:42
那些汉族生活中不见了的东西,被少数民族中保存了下来。

6月中旬我完成了一次云南行,目的是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的产品模块,并用自己的理解去记录和传播。

在大理的喜洲古镇,我体验了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制作“甲马”,它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地同业跟我说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甚至想不出这是哪两个字,什么甲?什么马?

此行结束后,我才知道,这张大理白族的非遗“神纸”,就是我们汉族历史上的纸马。

它起源于唐代,用在祭祀、祈福等民俗活动中,纸上神像大都披甲骑马,所以又称为“甲马”。

null

null

甲马

南宋《东京梦华录》写道:“清明节,士庶阗塞褚门,甲马铺皆于当街纸叠衮叠成楼阁之状”,记录了当时甲马铺子的景象。

只不过,它就跟同样盛行于宋代的点茶一样,已经消逝在汉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目前汉族地区基本看不到甲马了。

明朝朱元璋派军队出征云南,有不少民间手艺人跟随队伍来此,甲马在云南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

这些手艺人将雕版工艺和神仙故事代代相传,又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比如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

制作甲马在大理是很受欢迎的一个项目,回来以后我在想,非遗是不是文旅产品的救命稻草?

非遗不是救命稻草

这次倒过来,我先说个人的结论,非遗不是文旅产品的救命稻草。

至于我的论点,下面分两段逐个展开。

① 各地纷纷上马非遗产品

百度搜索“非遗文旅项目”,搜索结果共有34900000个;再搜索“非遗文旅产品”,搜索结果共有34500000个。

我随便打开了几条搜索结果首页的链接,发现内容属地分布在全国各地:

《怀化靖州:茯苓吸睛 非遗助阵 靖州文旅产品亮相洪江古商城》,华声在线,2022-05-23;

《“非遗+文旅”大有可为》(报道吴川鼎龙湾非遗小镇的竹编工艺人),湛江日报,2021-10-27;

《非遗+文旅赋能乡村新发展!余杭文旅打造共富新样板》,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2-04-08。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都在上马非遗。

② 热闹过后并非名利双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非遗的官方定义,毫无疑问它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毋庸置疑拥有巨大的潜力。

但本文讨论的点是非遗如何为文旅产品赋能,这就涉及到产品(商品)最后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也就是常说的名利双收。

在我看来,可能未必,热闹过后,我们来分析下实际效果。

从“名”的角度来说,活动的参与者,大多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朋友觉得只是好玩,大人觉得食之无味;

从“利”的角度来说,我在这两年走访了很多地方,貌似没有看到通过非遗文旅产品,发了大财的。

在甘肃阿克塞的非遗展示大厅,政府把当地非遗传承人全部集中到一起,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陈列。

null

非遗展示中心

但我感觉这些优秀的民族艺人,身上没有钱,眼里没有光,还不如做点小生意或者出去打工呢。

 

③ 体验感是产品核心痛点

问题在哪里?政府包装出来的这些非遗文旅产品,缺乏体验感。

那什么是体验感?什么是文旅产品的体验感?

上周我们在敦煌做考察复盘,来自西安的世窗游学创始人张波提出,无非两点。

第一,通过著名人物的植入,讲故事,把体验内容比如景点、建筑、博物馆,当做讲故事的场景;

第二,让产品的受众深度参与、亲自动手、获得作品,还得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而不是干苦力。

按张波这两点去衡量,大部分非遗产品还是在讲伟光正的大道理,讲我们听不懂的历史,两种体验感都是缺失的。

言必称非遗的问题

缺乏体验感不能概括言必称非遗的所有问题,这一段我继续补充我个人的观点。

① 有些距离游客生活太远

去年在重庆考察,接待方邀请了著名的国家级非遗“川江号子”的传承人,到我们晚宴的现场给我们表演。

老师肯定专业,表演肯定卖力,但听众并不活跃,直到老师带着我们唱了几句简单的片段,才略有笑声。

第三艘航母都下水了,现在我们第一听不懂川江号子唱啥,第二无法代入三峡拉纤的生活场景。

如果再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老师的出场费算上,估计大部分游客都要打退堂鼓了。

② 有些又过于常见和普通

如果我告诉你,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沙县小吃、长沙臭豆腐,这些都是列入国家级非遗的美食,你会不会吃一惊?

嗯,2021年6月10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其中地方美食有53种入围。

null

第五批非遗目录

但作为湖南人,我看到全国旅游城市满大街都在卖长沙臭豆腐,感觉到深深的遗憾。

如果我们把这种随处可见的街边美食,再戴上非遗的帽子,告诉你这是一个优秀的文旅体验,你认可吗?

为什么我们要去旅行?因为人性都是追求新鲜感的。

③ 趣味性参与性和获得感

如果一定要把这些常见普通的非遗美食,做成文旅体验产品呢?

我试着来设计一个,就用跟长沙臭豆腐一样常见的桂林米粉吧,继续套用张波的2条公式。

首先我们得找个大IP来讲故事,这个人是秦始皇,他统一中国后为了收复岭南,派大军来到广西。

但是秦国人吃不惯米饭,思念面条,所以就把米磨成了粉,再把米浆榨成粉条当面条。

人物和故事有了,我们再来设计体验场景,给游客穿上秦朝的甲胄,扮演将军的DM发号司令,让大家磨米浆。

做米粉的过程我就不展开了,最后除了让游客每人吃上一碗,还可以把多余的晒干再快递给大家。

趣味性、参与性、获得感,一样不可缺少。

民族地区非遗的优势

截止这篇文章发稿为止,我今年一共跨省了4趟,其中2趟云南,2趟甘肃,都是民族地区。

我认为,民族地区的国内游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非遗主题,也不例外。

① 汉族游客都对少数民族充满好奇

好奇心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它也是游客出远门去旅行的动力。

中国14亿人口中,汉族占比91%,按照28定律,面向汉族设计国内游产品准没错。

这也是新疆、青海、云南等地长期霸占目的地排行榜的根本原因,我们得去别人活腻的地方看看。

② 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就是产品模块

我多次在自己的文章里提过,少数民族生活内容就是产品模块。

比如非常有特色的哈萨克族四季转场,它既是哈族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宝贵的文旅元素。

虽然转场不是非遗,但衍生于转场过程中的“黑走马”(卡拉角勒哈)舞蹈,早就是国家级非遗了。

我们需要去还原这些场景,并结合前面讨论过的产品设计思路去打造它,才可能“名利双收”。

③ 以专业匠心致敬历史和传统文化

民族地区的非遗内容更有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非遗体验都称得上专业。

我在有些地方看到,所谓体验,就是请少数民族同胞甚至汉族披上淘宝货“民族服装”,唱歌跳舞、喧闹一阵就算完事。

场景、服饰、道具、器皿,是不是真的考证了历史文化,就不得而知了。

我觉得,只有去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用心打磨出来的产品,才能让游客心甘情愿买单,才能溢价从而赚到钱。

专业匠人之路,从不拥挤。

最后的话

贝聿铭老爷子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他是享誉中外的建筑大师,这句话放到我们文旅业同样适用。

在国内游成为行业主流的当下,我们需要不断去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中,挖掘可以取用的宝藏。

大理白族的甲马,只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代表,也是设计包装比较成熟的文旅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54个少数民族,还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

祝大家都能在民族文化的瑰宝中,挖出你们想要的宝藏。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