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重新布局中国市场,根据中产需求又引进了三个品牌

大住宿 本文作者:许冰清 2017-03-17
都是做中档酒店,国际品牌被本土品牌甩开了,希尔顿现在又被洲际甩开了,着急啊。

过去三年里,洲际正以平均每个月开业 2.56 家新门店的速度,在中国快速扩张。相比之下,希尔顿才刚刚从 2013 年大规模抛售在华物业的状态中调整过来,开始了新一轮布局。

截至 2016 年底,希尔顿的 6 个酒店品牌在国内门店数超过 90 家,占了集团整个亚太区酒店数量的一半。而在建及规划中的酒店总数,也恢复到了 234 家的高位。

根据希尔顿亚太区销售副总裁 Rupert Hallam 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说法,接下来他们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还将引入三个新品牌,分别是:针对家庭个性化出游需求的“格芮”(Curio)、定位年轻化、数字化的“嘉诺宾”(Canopy),以及高端全套房设计的“安泊”(Embassy)。

去年,他们还曾经在位于济南的希尔顿酒店内,首次尝试了提供全套服务的“公寓式酒店”模式

在 2015 年,希尔顿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麦金信就曾表示,希望未来五年内公司在华运营酒店数量能翻三倍,以满足中国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需求。但由于希尔顿与洲际、万豪、雅高等国际酒店品牌一样推崇特许经营模式,谁能更快地吸引到优质的加盟商和物业,成了外资酒店在华发展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希尔顿之前的想法是:与国内最大的快捷酒店集团“七天”的母公司铂涛合作,推出了走性价比路线的低中档品牌“希尔顿欢朋”,并希望以此作为中国市场的切入口。

但从这几年中国酒店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针对商旅客的中档酒店、以及针对度假需求的全方位服务型酒店才是最受欢迎的两大品类。从希尔顿自己掌握的入住率、房价和投资回报率等关键指标来看,也是中端定位的希尔顿、希尔顿花园等品牌表现最好。

如果要继续发力中端市场,就意味着这些外资品牌不能再忽视全季、和颐等国内品牌这几年的努力了。

浩华管理顾问公司 2016 年 9 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按客房数计算,国内排名前十的中档酒店品牌 80% 都来自本土,国际品牌只有洲际的智选假日、以及雅高的诺富特入选。 

*本文转载自好奇心研究所,作者许冰清,原标题《希尔顿重新布局中国市场,根据中产需求又引进了三个品牌》。


FvqP3dyN3O5-u2e4weSq-PkEmA_3.jpg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