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空成功上市,开创中国支线航空第一股

大交通 本文作者:执惠 2018-03-02
华夏航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25.5亿元和34.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4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

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支线航空的航空公司,华夏航空(002928.SZ)于3月2日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支线航空第一股”。

早在十二年前,当支线航空这一市场还不为大多数航企所重视时,华夏航空就看准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0%,当时就感觉支线机场的发展应该有个爆发,如果城市化率过了40%,支线航空的发展可能会有个加速度。”华夏航空董事长胡晓军在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在华夏航空看来,开拓支线航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一块细分市场,“帮助中小城市民众获得平等出行权,改善偏远贫困地区航空通达性,搭建起一个有效衔接骨干网络的中国支线航空网络”则是华夏航空更为宏大的着眼点。

作为一家成立较早的民营航空公司,华夏航空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国内支线市场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在支线市场中高端公商务及旅游休闲客户群体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声誉。

据国家民航局公布的2017 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按航点划分,华夏航空覆盖的支线航点占国内支线航点的34.2%;按航线划分,该公司支线航线数量占国内支线航线总数的9.9%,在国内支线航空市场均名列前茅。

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经营策略,使得华夏航空近年来的营收表现相当亮眼。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9,186.18万元、255,118.03万元和344,844.70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4,173.75万元、34,576.95万元和37,423.07万元。

在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支线航空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而国内支线航空市场则是初露头角。近十年来,我国支线航空在航空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行业及地方政策的支持下,经历了快速发展,在民航运输体系和中国建设基本航空服务的民航发展规划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国内支线机场客流量增速显著,2014年中国支线机场平均运量增长率为16%,为干线机场的1.78倍。从2010年到2015年,支线航线网络增加了27%,运力增加了116%。

业内人士判断,未来一、二十年中国的航空运输业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支线航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凸显,支线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支线航空客运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幅比以往有所加快。预计到2020年,支线航空客运量将会突破1亿人次,其发展速度约为干线航空的2倍。

*文来源:经济观察网标题:《华夏航空:“中国支线航空第一股”成功上市》。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