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数字经济峰会 | 柳雨佳:从“心”出发,前沿数据与场景运营的融合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执惠 2018-03-16
柳雨佳表示,未来的文旅一定要结合数字经济,或者结合技术。如果能够把技术有效地和消费人群结合,通过消费人群的人性需求反推产品到底应该做成什么样时,这个技术所产生的数据在文旅上会是爆发级体量的产品。

3月16日,由执惠主办、天迈联合主办,以“‘浸’入未来”为主题的《TWISE2018文旅数字经济峰会》在杭州天元大厦隆重举行。大会围绕最新的文化科技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旅游大数据、旅游体验内容创新、体验提升等话题,探讨了文旅数字经济的创新落地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放羊娱乐集团董事总裁柳雨佳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柳雨佳表示,未来的文旅一定要结合数字经济,或者结合技术。如果能够把技术有效地和消费人群结合,通过消费人群的人性需求反推产品到底应该做成什么样时,这个技术所产生的数据在文旅上会是爆发级体量的产品。

以下为柳雨佳演讲全文:

我演讲的题目是《从出发,前沿数据与场景运营的融合》。

大家经常在说“文旅”,都是把文化产业放在前,旅游产业放在后。这不是说哪个产业前和后的问题,而是说为什么要把文化放在前面。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旅游一定是为了普惠的经济需求。普惠经济需求直接所对应的一定是个体消费,对应到个体消费简单来讲一定是在座每一个人。

今天我的所有演讲,包括对于内容的判别,最为关键的一点,首先是人的需求,我们一定要跟在座各位讲要不要去做这样消费的需求。如果在座各位愿意做这样的消费需求,一定是它结合了,或者靠近您对于消费产品用心的程度。

在当下中国文旅产业和数字结合的大前提下,不管是日本的文旅还是欧美的文旅,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国外文旅做得非常好,包括出境游消费人群量那么大,包括每年都能看到各个节假日出行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先从外部分析,再看一下中国文旅市场能做什么?   

国外文旅发展经验借鉴

日本的文旅,它是以“心”来生产,以文创推动文旅。为什么?从日本的文旅产业发展来讲,它的第一生产力,它的制造业相当发达,它用制造业推动了整个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它需要把制造技术通过有效的场景普惠,也就是让全民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到技术的优势以及技术的优劣,进而开始反推到了这个立项图。

大家去日本旅游也好,感觉文化也好,抛开当下所谓工匠精神,普通民众对日本感兴趣的都是日本的空降文化,比如hello kitty。这不是基于它的动漫,如果不是制造业等硬件设施发展,它的文化不会到今天的地步。

随着全球互联网速度的发展,日本在已经形成的第一生产力带动出来的文创文旅之后,加上相应各个技术的发展,以生产技术力为主导,从而在已有几个端点进行深入开发。它已经精准到旅游行业的积分卡,劳动力的指标,以及网络消费人群,精准到下一季度hello kitty到底推粉色还是紫色的,这就是在经济高度发展下文创配合的节奏。

日本是以第一生产力带动出技术引导的内容,而美国是在没有太强大的传统历史积淀下,他们创造性的文化带给文旅什么样的思考。

其实我们了解美国所有的文旅,包括去美国迪士尼乐园,梦想乐园,美国整个文旅首先是从文化内容上。它的文化内容是基于什么宣传信号呢?刚刚横店的一位嘉宾说过,横店由于影视带动整个文旅。如果说横店由于一个基地文化带动横店文旅的话,而美国是由于整个影视文化,以及传媒文化的高度聚合,而带动了目前在美国所有主要非自然体系文旅的旅游在地经济和消费。

当美国所有电视、电影、出版物和衍生产品,所有文化内容已经做到了一个顶级时,用我们的话说,创造性文创是不基于任何历史文化背景空降的文化,通过六大体系,非常快速的消费方式,通过电视、电影这种媒体上快速的消费方式,从而推断出它的旅游方式。

大家都知道迪士尼,很多文旅大型机构也愿意拿迪士尼数据做对标。唯一大家不会深刻思考的,在迪士尼来讲,大家一说电影,都说这是一个电影产品。其实在迪士尼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流传,电影是大广告。

在迪士尼做任何一个大电影,尤其做大广告电影时,一定是为线下旅游服务的。在线上三个月播出时期,已经为未来一年到一年半的线下旅游的商业布局做了完善的规划。

这次国家两会提出文旅结合,有位领导提到,文化是一定能够帮助国家精神文化走到国际上的最大渠道,因为只有文化内容能让全世界所有人零距离接触。 

美国,它本身是一个移民性国家,每个人喜欢什么,都不容易统一,唯一的办法是引导你去看什么,引导你去想什么,最后能落到文旅上面,那就是大家集体智慧的落地。

讲完日本和美国文旅简单的描述,更多的还是提问。我们的提问是什么,去年不管是《战狼2》还是今年的《红海行动》,如果参照国外影视文化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也因此BAT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视出版和发行的市场。为什么到今天为止,中国的文旅模式既没有走出和美国相似的,也没有看到和日本相似的点点滴滴。 

中国文旅产业面临的挑战

国家在今年两会这么明确的提出文化+旅游,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互联网在第一个十二五规划中发展到全球领头羊的局面时,科技是改变整个工作效率非常大的一点。

说到科技和数据,一直到文旅,在过去五年中,不管是BAT的参与还是资本的参与,有两个先决的条件:

一个是国家整体网络基础设施在全球来讲是NO.1如果没有这样大的国家环境支撑,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个不可缺少的是什么?今天这个会议在杭州特别有意义,因为杭州是所有数据产业最大的受益城市。如果没有像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这样能够产生普惠经济的互联网产品在杭州,拉近了互联网的技术与人民生活需求的话,我相信中国的互联网也不会走得如此之快。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听到柳传志说在美国怎么不方便,李彦宏说在美国也不方便。因为它的技术、硬件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像中国互联网中的人那样,能够把普惠的产品快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互联网在人民生活中发生的惊天动地变化。

经过这次两会,今天的文化与旅游为什么会成为大趋势,参考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中国的文旅发展,第一个部分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我们在感受中国文旅为什么会大爆发,最大的一点,国家所有的硬件。比如说高速公路,哪怕国道,在全球都是NO.1的,因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全国无与伦比。基于这样大的环境,下一步对于文旅的要求是什么?这是中国文旅产业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现在进入文旅产业的,更多都是地产行业。因为地产是最直接能够看到文旅的思维观点,而恰巧他们在过程中都碰到了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对于文化内容。

都说这个建筑特别好,但为什么没有人,一天来七万游客,但只有2%不到在门票外消费。为什么?假如你作为一个消费者,去所投资的旅游地,作为一个旅游观光者体验一下,你就知道为什么一天七万多人的旅游场景地,只有1.2%的衍生产品消费能力。因为你的产品在打造过程中,建筑打造是到位的,但用心做的精细化产品打造是没有。   

中国文旅产业可以参考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第一,政府、网络基础建设发展,硬件到位了,对标的硬件道路等等都达标了。

第二,因为我们有消费者、信息渠道和口碑评价,互联网提供给所有大众不再是简单的参与,而是发声、口碑和有更多主观的发言权,这一点是互联网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变化。

谈到数字经济,中国文旅现在和数字经济差在哪儿?最大的一点,中国文化的旅游经济目前还没有口碑可以进行数字化经济有效落地。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们不像互联网产业那样,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多平台,能看到一个地方好与不好。举个例子,在这次黑龙江雪乡的事件中,其实雪乡到现在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冬季没有人去消费呢?就是因为互联网口碑给了大家一边倒的趋势。

中国旅游目的地真的不缺文化内容,不是简单给你一个内容,而是什么内容适合你,什么内容能让你的投资在可见未来得到回报?什么内容是适合你的场景下,有旅游人群来消费。我把一个佛教的东西放在现代化的乐园,很好看,声光电都做得很好,但有人看吗,一定没有,因为它和主题契机不合适。

现在有很多技术实现非常完美,非常漂亮,因为技术的手段就是去呈现人脑,或者人的创意思维中可能一些简单功能做不到的地方。但这些最终为什么服务,不是为了让你觉得好看,而是为了让景区得到这个内容之后,能够为景区增加价值附加值。

这就是我们做内容诊断时说的一句话,内容同质化。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可能大家都会觉得热闹,但没有人消费。

未来的文旅一定要结合数字经济

放羊和别人做内容不太一样,我们做内容的区别在于,这个内容做完不是搁在那儿了,而是这个内容搁完之后,在没有产生内容之前,它已经能够产生所有微观群众愿意对它进行讨论的口碑。

为什么当下中国文旅产业可以做这些方面呢,执惠在今天主题上给的特别好,叫做文旅数字经济。因为毕竟是在互联网产业已经极度发展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数据来为文旅服务。

最大的一点,怎么样通过互联网信息统筹出来人性的需求,然后通过人性的需求让大众来参与这个产品的好与坏?

我们认为未来的文旅一定要结合数字经济,或者结合技术最大的方面,就是当下大家都在说的区块链。

区块链在当下来说,大家沟通的地方都是在金融上的内容。我觉得区块链在进入中国的定义上有一点翻译上的误差,大家一说区块链都说是去中心化。我说这个翻译不对,区块链真正的作用是什么,是给你一个让你有自主发言权的群体智慧集合的技术。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把这个技术有效和消费人群结合,通过消费人群自己的人性需求反推产品到底应该做成什么样时,这个技术所产生的数据在文旅上会是爆发级体量的产品。而恰恰这一块,如果今天有参与的技术单位,如果您是希望加入到文旅产业,应该从这个方面去考虑如何通过人性化的需求,或者人工智能合理化需求给予大家选择权。这样未来中国90%的景区都会来找你,因为你给予大家是最公允的,或者消费者最愿意去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一定会成为旅游爆点。

仿生技术在场景中的应用

在任何产品内容的投资上,综合思考的不光是它的漂亮,它的炫,而是它的商业模式构建和运营节奏是否符合当下对于产品的预算需求和对于产品未来的定位需求。

举个例子,拿放羊娱乐与梦工场技术结合最佳的产品《驯龙高手》来说,《驯龙高手》这个产品是全球NO.1,到目前为止也是,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个产品和任何演出的对比。

四年,一共6亿美金打造了120个演职人员的团队,实际在演出时,大家在场地上只看到20个演员,因为它是纯技术高速发展打造的产品。这个技术里,包括龙的性格等等,用的是《侏罗纪公园》全套的人马,所以它给予产品的真实度几乎让你感觉不到这是假的,然后你会觉得你的生活中应该有这样动物的产生。

截止到今天,《驯龙高手》是应用数控技术和仿生技术最大的一场演出。最小的龙差不多9米高,最大的龙13米高。我们利用仿生技术,所有龙的操作不是演员来操作,操控人员穿上装卸制作都在后台,完全靠人工智能来做。演出制作场地是在鸟巢搭建的26米高剧场,如果是传统剧场,没有一个能承担下来这场演出。

我们为什么在鸟巢南广场做了五年的独家权呢,大家都说鸟巢一年有38万人游客量,必经之路,到北京都得看,这是我们在人的消费需求上选择的地界。

不知道在座各位多少人去过鸟巢,到鸟巢一定不是为了进到鸟巢体育馆内看体育馆长什么样,而是为了站在鸟巢南广场,把鸟巢当背景拍一张照片,然后走人,这就是需求。32万人流量中,百分之百一定会站在我所在的公社社区拍鸟巢背景。你先想着人从哪里来,那你就先把主要人群定在那个地方,把主要内容放在那个地方。 

这些人来了之后要干什么?来的人99%是没有来过北京的,没有来过北京的游客都要吃烤鸭,要买全聚德的衍生产品,但全聚德在放羊公社有最大的旗舰店。如果他愿意买,我们用阿里巴巴的物流最快送到他家。如果运营内容时不能衍生出商业整合,这样的内容建议不要投。因为你投了后只会想是五年回收还是十年回收,你一定不知道回收点在哪里。

作为内容制造的公司,我们已经从传统单一提供内容制造到制造与商业结合的有效路径。我们有一个最大的案例,与魅族手机的合作,用我们的商业方式让它在一天之内销售了110万台,所有都是和内容的结合。

到文旅上,我们更多希望文旅内容在未来和大家的合作中,或者对我们的需求上,能够听一听,除了炫,除了漂亮,还能够为大家的商业获得什么样其它的整合营销可能性。因为商业产品的渠道越多,代表回收的渠道更多。任何投资一定要讲渠道回收,如果就单一而论单一,那么大家一定要慎重。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