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一票制应避免变相涨价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宋潇 2018-05-24
旅游本身就应该出于个人意愿,任何强制的消费,都会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导致对景区的整体印象走向负面。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门票如何销售”,而是景区的“门票经济”如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方式。

没有门槛,会让大量的游客进来,增加景区负担;抬高门槛,又会损伤一部分游客的权益。如何平衡其中的利害关系,显然需要多方位思考,一个可供借鉴的方案是——采用不同类型的套票组合,给游客足够的选择权利,才能迎来口碑和销量的双丰收。

据媒体昨天报道,4至5月间,井冈山景区因“一票制”的问题遭到游客连续投诉。事实上,井冈山景区因这一举措而引发的争议已经持续多年,不少冲着景区内单个景点前来的游客,不得不购买190元的套票。眼下,不少省市都纷纷叫停景区强行出售联票、套票,也有相关负责人承认,单纯的门票经济已不适应当下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每逢旅游旺季,景区“门票经济”总是会成为热议的焦点。不少游客认为:“即便很多景区实行了“一票制”,但实际上对游客并不公平。”因为,景区一味追求“大通票”,其实更像是在变相剥夺游客选择的权利,进而增加游览成本。此外,有专家指出:“一票制”根本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名曰让利,实则隐性涨价,等于是给游客限定了“最低消费”。

无论是专家还是游客,也许说得都有道理,究竟谁对谁错,暂时还没有定论。但是,对于许多游客来说,他们想要知道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在这种“门票经济”中,自己能否真正得到实惠。显然,这个问题指向的,仍然是关于景区“一票制”的合理性讨论。

事实上,不仅是井冈山景区存在“一票制”的争议,在国内很多景点之内,都存在这种争议。一边是游客称这种售票模式不合理,另一边却是“一票制”仍然沿用至今,尽管看似没有直接冲突,但游客心中积压的情绪,就只差一个话题引爆而已。

应看到,各地景区盛行“大通票”,似乎已成行业趋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出于多重考虑。一方面,对于一些相对冷僻的景区来说,实行“一票制”有利于整合主要景区资源,随着景区运营和人力成本的连年上升,整合资源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很多景区虽然明着没有涨价,可实际上却有“捆绑消费”的嫌疑。美其名曰“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实际上却是在变相增加游客进入景区的门槛。

按照买卖双方的市场关系来讲,目前游客和景区之间的地位其实是不对等的。因为,如果分开景点卖票,游客尚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游览哪些景点,但如今在一票制的背景下,即使整体价格比单个景点的票价加起来要低,但对于游客来说,失去的是选择权,增加的却是游览成本。

更重要的是,旅游本身就应该出于个人意愿,任何强制的消费,都会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导致对景区的整体印象走向负面。这就好比,游客本来只想玩一个地方,但现在却要承担全部景点的费用,花着更多的钱和时间,游览着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景点,看起来确实并不划算。而且,如果景区面积很大且景点分散,那么对于赶时间的游客来说,购买通票显然也并不明智。

说到底,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门票如何销售”,而是景区的“门票经济”如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方式。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网,作者:宋潇,原标题:景区一票制应避免变相涨价》。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