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运1.6亿人的京沪高铁准备上市,算下来每张票盈利79元

大交通 本文作者:龚方毅 2018-07-18
京沪高铁经营主体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进入上市的实际操作层面,母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已着手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

中国最挣钱的那条高铁线要上市了。

据《财新》报道,京沪高铁经营主体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进入上市的实际操作层面,母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已着手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

《财新》称,京沪高铁公司几大股东近年来一直希望推动公司上市,但中国铁路总公司认为京沪高铁公司现金流充沛,因而对上市并不积极。

这次改变主要是因为发改委在铁路“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铁路企业深化体制改革(总公司公司制改革、混改、资产重组、股改上市),中国铁路总公司想把京沪高铁公司作为铁路资产证券化(上市)的一个优良标的。

京沪高铁总投资2209亿元、3年竣工,但可行性论证用了18年

作为曾经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线路(2012年被京广高铁超过),京沪高铁于2008年动工、2011年竣工,总投资 2209 亿元。但实际上早在1990年12月,铁道部就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开始对京沪高铁进行前期论证和设计,期间进行包括预可行性研究、评估、涉及国际咨询、国务院立项等多个环节。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京沪高铁每公里造价高达1.6亿元,远高于青藏铁路、京九铁路、郑西高铁等铁路工程。

目前,京沪高铁沿途共设立24个车站,全长1318公里,设计最高运营时速380公里、实际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每天开行36对 G字头高速列车。根据不同的班次,上海虹桥站至北京南站单趟行程耗时4-6小时。京沪高铁是单独新建的铁路,不过它某些站(南京南站)跟比如沪宁高铁这样的线路重合。

京沪高铁两头分别连接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以及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它所经过的区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6.5%、人口占全国比例超过25%,GDP占比更是超过四成。

世界银行在一份工作论文中称,京沪高铁上的乘客很少从起点坐到终点,平均乘坐距离约为 500 公里,相当于上海-安徽蚌埠,或者南京到河北/天津间的距离。这意味京沪高铁缩小了城际间的距离感,帮助增加人员流动,也有利于推动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世行曾以 2010 年德州和济南的GDP为基数,测算在2015年,京沪高铁能分别拉动这两座城市的GDP 0.67%-1.39%和0.36%-0.75%。

去年京沪高铁实现127亿元利润,但第二、第三大股东曾经想退股

去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总收入超过 1 万亿元、营业利润 519.28 亿元、税前利润124.68亿元。同期,京沪高铁收入295.95亿元、利润127.16亿元。需要指出的是,京沪高铁的经营数据取自于持股 1.35% 的河北建投公司评级报告,该报告并未说明“利润”的确切含义。

据另一股东天津铁路建设投资2016年发布的债券说明书,京沪高铁公司截至2015年年末资产总额1815亿元、负债总额503亿元;总收入234亿元、净利润65亿元。这也是自2011年京沪高铁运营开始,第一次实现年度盈利。

图/河北建投 2017 年度报告

不同于以往铁路工程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京沪高铁吸纳一批国企入股并承担建设费用。工商资料显示,京沪高铁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中国铁路公司(46.21%,出资603亿)、平安资管(12.25%,出资160亿)和全国社保基金(由7.66%,出资100亿)。它们也从2016年开始陆续从京沪高铁公司拿到分红。

不过,尽管京沪高铁是现在中国最挣钱的高铁,但是 2012 年年底,平安资管和社保基金一度要求中铁公司回购京沪高铁公司的股份,它们退出。《财新》称,这两家机构对京沪高铁的不满在于总投资 2200 亿元超预算600亿元,铁路运行图调整、票价调整不告知股东等。甚至平安资管最初同意入股也是在国务院的协调下才最终达成。

京沪高铁和京沪航空快线,谁更赚钱?

“京沪线最挣钱”这种说法也同样适用于京沪航空快线。曾有国内航空公司高管对《华夏时报》说这条航线“用什么机型飞都能赚钱”。

实际上从客座率和票价角度看,京沪航线的确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去年有750万人次是搭乘京沪线的航班。而且由于绝大多数是商务出行、对价格敏感程度不高,这也使得京沪航线的票价常年难见打折。基本上每周5个工作日白天,三大航空公司的京沪线经济舱机票都全价(Y舱)销售。

今年6月调价10% 之后,新的价格也马上执行,从1240元涨到1360元。即便有打折机票,折扣率也基本低于10%。比如东航今天下午一班从上海虹桥飞北京首都的航班经济舱全价 1360 元、折扣价1350元、会员价1310元。

招商证券交通研究团队曾估算京沪航线平均票价为987元,按照去年750万人次计算,京沪航线总收入为74亿元。利润则是华创证券估算22.25亿元。

跟京沪高铁相比,京沪航线收入、利润总额低,但人均利润(300元)是京沪高铁的3.8倍。高铁拉了更多的人上车,而航空公司则从每个人身上赚了更多钱。

与此同时,高铁和航空之间的竞合也被频繁讨论。

2010年,东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铁确实给民航带来了压力。他认为500公里的旅程高铁将占有优势,航空公司可能会放弃。800公里的旅程高铁会分流20%—30%的乘客,1000公里到1200公里,高铁会分流15%到20%的乘客。

前国航董事长、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也持有类似观点,即高铁会影响500公里范围以内的民航线路。范围扩充到1500-2000公里后,影响就变小了。

但是跟更市场化运作、基本上自负盈亏的航空公司比,京沪高铁公司本身面临的成本和债务压力要小很多。中国铁路公司承担近一半的铁路基建,吸纳的社会股东和沿线政府投资机构承担另一半。

它横跨多省区经营线路,线路本身和列车也是委托沿线的铁路局经营和管理。比如京沪高铁公司需要委托北京铁路局、济南铁路局、上海铁路局来运营线路,以及购买列车和维护,京沪高铁公司向它们支付租金。实际上它的资本支出压力大小,取决于负债中的铁路总公司愿意给予多大的支持。

*文来源:好奇心日报,作者:龚方毅,标题:《一年运 1.6 亿人的京沪高铁准备上市,算下来每张票盈利 79 元》。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