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CTCAS峰会 | 伟光汇通王军: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构建文旅产业生态价值体?

活动 本文作者:执惠 2018-12-20
王军认为,在新消费时代下,我们缺少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好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文旅小镇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且这种文化特色必须接地气。

12月18日,由执惠主办,梦东方首席赞助,左驭与源和资本协办,主题为“新动能·新生态·新娱乐”的《2018第三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年度峰会暨“龙雀奖”颁奖盛典》在上海盛大举行。此次峰会汇聚了文旅资本方、文旅集团、文旅运营商和内容商等百位资深从业者,围绕目的地产品营销、IP文化创意传播、内容业态沉浸体验、文旅产业大数据、营销新技术新手段等主题,全方位多维度问诊2018,把脉2019。伟光汇通旅业联席总裁王军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王军表示,在新的文旅时代,文旅小镇正成为一个主流的产品线和开发模式。文旅产业布局,搭建的是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文旅产业链,在产业链的搭建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投资、区域、社会及生态等多重价值的构建,从单点式发展到生态型发展,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

王军认为,在新消费时代下,我们缺少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好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文旅小镇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且这种文化特色必须接地气。对于小镇运营者来说,要提升四种能力:一是传统文化、在地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活化能力;二是产品提升,商业良性竞争迭代能力;三是一定规模可持续的投资能力;四是长续的运营能力。而这所有的一切,其实是由市场驱动的,因为旅游市场的变化决定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和商业业态,也倒逼不断进化。

以下为王军演讲全文: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执惠略做删减)

大家好!非常高兴2018岁尾和大家相聚在上海,相互交流,共同展望。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旅产业的竞合态势日趋激烈。我今天尝试从“趋势与洞察”、“转型与进化”以及“平台与共赢”三个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文旅小镇的思考和实践。

趋势与洞察

首先,互联网、大交通以及越来越多的平台型企业的基础赋能,带来边缘地区和中心地区的全球化再表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个人或地区都已经相对平等且便捷的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通过海陆空等多元化的交通方式,线下的交通网已经前所未有的方便;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平台型企业更是让很多以前的边缘地区,实现了与全球物流体系和商业价值链的无缝连接。再也没有绝对的边缘地区或中心地区,而且,受到不可移动和不可交换资源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边缘地区”的价值正在被重估。

其次,颠覆和重塑每天都在发生,在动荡中走向梦幻般的未知 成为发展的常态。这是一组常被引用的数据:产值达到100亿,首钢用了71年,联想用了17年,小米用了3年。原因之一是,新的时代,围绕企业发展的市场拓展和要素配置的效率和规模都比以前大很多,今天看起来是很小的企业,如果战略和决策执行都很到位的话,完全可以快速成长起来,甚至颠覆和重塑既有格局。

对于某些城市和区域也是一样,在新的变革背景下,因为其在清洁的空气、水和良好的生态等不可移动要素的驱动下,更可能轻装上阵弯道超车。这是特色小镇的机会,也是很多城市的机会。

再者,对新消费时代的回应。这与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新消费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我们缺少的不是消费能力,而是好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而且,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只是来自国内,而是来自全球市场。



第四点,我想说的是重拾乡土与全域旅游。改变已经发生,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重识乡土中国和重新发现乡村的价值,变成一个迫切的命题。与此同时,全域旅游发展成为几乎所有的省市县乃至镇的策略选择,企业围绕全域旅游的布局也开始展开,针对全域旅游的平台型和系统性解决方案值得期待。

基于以上趋势,我们对文旅产业有了以下基本洞察:

1、文旅中国,价值维新

在文旅产业的新价值时代,文旅产业所承载的不仅是产业价值,而是更高层面的价值体系。甚至可以说,对一个国家和经济体而言,文旅,不仅具有最基础的产业和经济属性,更具有“社会系统发展”和“精神解放”的价值。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水平。

2、以文化为根基,以市场驱动活力

文旅小镇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且这种文化特色必须接地气。对于小镇运营者来说,要提升四种能力:一是传统文化、在地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活化能力;二是产品提升,商业良性竞争迭代能力;三是一定规模可持续的投资能力;四是长续的运营能力。而这所有的一切,其实是由市场驱动的,因为旅游市场的变化决定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和商业业态,也倒逼不断进化。

现实是,我们一边热情地拥抱中国文旅新时代的到来,一边不断进化成适配这个新时代的新物种。

转型与进化

我们要达成一个基本共识:企业的属性是由其输出的产品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喊着转型,把名称换掉,但依然难以摆脱从前的认知,那是因为输出的产品还是老产品,还是用原有的理念在生产这些产品。

在新的文旅时代,文旅小镇正在成为主流产品线和开发模式,这样的小镇承载着多重使命,既是目的地又是集散地,需要解决原住民和游客的旅居融合的问题,承担着客观上从文旅消费到文旅产业的升级,它是运营主体不断探索的文旅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发展模式,同时,它也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转型发展的抓手。

基于这些特点,单点突破正在变得无解,必须带着系统性介入的思维打造企业的产业链构建能力。

文旅产业布局,搭建的是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文旅产业链,在产业链的搭建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投资、区域、社会及生态等多重价值的构建,从单点式发展到生态型发展,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

平台与共赢

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所在的企业:伟光汇通集团。

伟光汇通集团创立于1996年,下设文旅小镇开发、文旅小镇运营和文旅产业基金三大业务板块。2017年初,获得国开金融的战略入股,成立了伟光汇通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现已开发并长期运营文旅古镇11个,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2500万人次,正在开发建设与主导运营的文旅产业小镇超过20个,遍布14个省市自治区,有近4000家上下游商家和我们共同发展。

总结20多年的文旅产业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1、要构建投资开发、运营管理、金融投资的三轮驱动

每个文旅项目的开发,从梳理资源禀赋到产业策划规划,从制定投资策略到实施项目开发,从品牌营销到商旅运营管理,要形成完整的投资开发产业链条;伟光汇通旗下拥有自己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近4000家商户资源,涵盖了文旅行业多种业态。他们为伟光汇通的文旅小镇提供了从项目策划、系统规划、资源整合、品牌输出、运营管理全产业链的专业技术支撑;站在文旅产业风口,借助国开行、国开金融的城镇化投融资经验,搭建自己的产业基金平台,为当下大规模的文旅扩张充分蓄力。

2、以消费者为导向,针对B端和C端市场同时发力,扩展城市增量

我常被问道:伟光汇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伟光汇通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重资产的投资建设能力,也不是纯粹的轻资产的运营管理能力,而是经过20年经验和教训累积形成的围绕文旅产业小镇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和系统性解决方案供给的能力。

所以,围绕着不同诉求的客群(用户),我把伟光汇通的产品体系总结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三个‘一揽子’服务“:

对于原住民和新移民而言,我们提供领先的居住体验和生活方式;

为游客消费者提供“提升文旅体验的一揽子服务”;为投资者提供“确保物业保值增值的一揽子服务”;为经营者提供“促进经营效益的一揽子服务”。

通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营造良性的客商关系,打造文旅小镇产业闭环,从而促进小镇的长续活力。

3、坚持挖掘地缘文化,注重文化活化和文化体验

我们坚持对小镇当地的地缘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然后把文化进行活化,并植入到小镇建筑风格和各类产品服务中,在重现历史辉煌的同时,开创出今夕的繁荣与盛景。通过文化的活化,形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通过场景感的打造,让在地文化转化成可体验、可互动的项目,这不仅意味着观赏性和游客体验的提升,更是为小镇注入了永恒的灵魂和活力。

4、秉持平台思维,各要素共荣共生

伟光汇通的文旅小镇,不仅要吸引大量人群前往消费,也要吸引众多商家与投资者进驻。不仅包含传统旅游业态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要素,更要汇集商养学、闲情奇等现代休闲度假元素,以丰富消费者的休闲度假体验,带动消费业态的创新与升级。

这是一个产品迭代、内容为王的时代,伟光汇通主张平台共建,期待与合作伙伴一道集结成命运共同体,我们的合作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商业品牌直接招商、共同进行文创孵化、股权投资以及合作开发等等。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