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看病,看上去很难?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Leah 2014-12-18
境外医疗旅游越来越火热。除了实体医院境外诊疗外,利用高科技手段远程诊断也是现有资源的一种整合。

出国看病,亦或者用较为专业的话来讲——“跨境医疗”,借着出国整形的热潮又火了一把。如果我们将整个社会看成一个强大的资源库,跨境医疗营造的就是一个巨大的医疗资源共享社区,各个分部连接方式、医院或者医生的选择、用户出入境形式等等,都是值得创业者发掘的目标。

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些难点:1.医疗+差旅费用,跨境医疗驱动力之一来自价格优势;2.签证入境和可提供服务的医院资质确认,比如韩国只有部分美容医院可以接收中国游客;3.医保覆盖面积,比如意大利的一些诊所可以刷德国的医保卡,国内是否可以做到;4.数据同步跟踪和术后恢复等远程医疗,恢复期长,涉及到多次复诊的项目,是否可以远程进行?

柏林Medigo作为典型的远程医疗服务机构,最近刚刚拿到来自 Accel Partner 的 620 万美元融资。Medigo 主要针对美国和英国两地的用户,团队在一年前建立,现在已经对接了 400 家医院和集料机构,并且帮助对接了 1500 位病人。

接手的治疗项目从隆胸、牙科到癌症治疗都有,比较全面,提供医疗资源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官方称可以为用户节省20%左右的费用。

“比如美国用户在境外做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以节省 40000 美元,而英国用户在境外植牙则能够节约大概 12000 英镑。”

当然,一定有人会质疑,这样的跨境医疗服务,如何监管呢?Medigo的资历由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国际联合委员会)认证,国际联合委员会是一个基于美国本土,旨在认可国外医疗机构的非盈利组织。

回到国内市场,纯做全品类医疗中介的公司,在国内有一家叫做盛诺一家,今年五月获得红杉资本投资。通过其平台上的资质可以看到,机构需要国外医院的邀请、转诊资格认证、医院合作认证、合作协议等等。目前盛诺一家上的美国和英国医院资源比较多。

需求方面,公开数据显示,赴美求医的中国患者每年达 1000 多人,当中绝大多数患的是癌症,其次是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心脏病等。其中中介服务机构一般会包办整个服务链条,比如患者需要的来回交通工具、住宿、医学翻译和陪同等。

垂直来看,在最近大热的医美领域,做医疗电商平台的公司,也会将日韩医疗美容医院的详细信息、医生资料、价格悉数放在自己的数据库中供大家选择。

比如 2014 年 1 月拿到经纬 A 轮的新氧,自己单开了一个韩国专区。

悦美网负责人曾经透露,跨境医美比较灵活,一般国外可以接收中国用户的认证医院就那么几家,用户从平台上预约诊疗后,可以选择自行解决出入境和交通、住宿,也可以求助于平台。

而平台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和旅行社合作,预订旅行套餐,也有部分是自己帮助用户预订和打包形成。

术后的恢复和安抚,平台客服也会自己完成,并从中了解境外医院的服务状况随时 Update。如果需要再次手术,部分平台会帮助用户评估,再次选择。

当然,除了实体医院境外诊疗外,利用高科技手段远程诊断也是现有资源的一种整合。特别是基因测序和远程监测等“量化自我”概念的爆发。国外比较知名的有RingMD,但基于每个国家的法规不太相同,并没有办法到美国推广,目前在东南亚国家使用。

内容粗糙,抛砖引玉,期待更多感兴趣的创业者或者投资人,或者爱好者与我讨论!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36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