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4月23日,据中国教育报消息,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此前,8个省份已就相关工作进行相关部署,正有序推进。
这标明,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进入了由东部改革试点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与之相应,8省市实施方案改革方向一以贯之,一方面,紧密结合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中学教学实际,另一方面,在选考科目及考试时间、赋分方式、录取方式上进行了多种探索创新尝试。
在录取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录取将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将纳入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既“看分”,也要“看人”。此前,多地出台的中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将被逐步纳入录取成绩,其中,北京市教委今年3月19日发布的2019年中招政策,综合素质评价将首次纳入中考成绩。
对于研学旅行从业者来说,最关注的则是高中阶段的研学旅行是否能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此前,已经有多所北京中学的初中部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目前的政策表述来看,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是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转变观念推动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深化考试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来看,也不排除可以把研学旅行纳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此次8省市公布的实施方案,贯彻了国务院确定的“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改革方向,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即不仅依据三门统一高考学科科目成绩和三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还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
高考综合改革不仅是考试招生方式的变革,而且是涉及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关系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实施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相关方面。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内容。高中学校通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日常活动情况;按照各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学生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针对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应用,8省市实施方案明确,除由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教育行政部门用于教育教学监测管理外,高校要按照教育部规定,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具体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真实可信,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和学校相关负责人在网络管理平台上确认,学校最终审核把关。
过去的培养模式使大多数高中生被迫埋头学习、只追求成绩,对于高校学科、专业的内涵缺乏理解,对于报考要求和规则缺乏了解,相应的,对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意向缺乏挖掘和培养。
在新高考模式下,将倒逼学校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必须着手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工作,将高考改革与初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同步推进,让学生将生涯规划、专业选择和学习动力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学会把自己的学业与将来进入高校选择的专业进行贯通起来。
无论如何,高考录取从单纯“看分”向“看分又看人”转变,已经是巨大的进步,随着研学旅行的推进实施,研学旅行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作用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值得期待。
5月17-19日,执惠联手业内近百位专家及极富实践经验的从业者,共同推出系列化培训课程《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系统化培训营》,聚焦“课程设计、活动带领及营销推广模块”,重实操,学完就能用,点击了解详情http://www.tripvivid.com/activities/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