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债、亏损、虎鲸抑郁风波,海昌海洋公园如何走入“下一个时代”?

主题娱乐 本文作者:马克李 2019-11-25
净利润下滑、补贴降低、IP乏力……海昌海洋公园越来越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前不久,广东茂名市浪漫海岸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暨海昌海洋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这是海昌主题公园首次落子广东,其全国性战略布局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项目启动的几个月前,海昌再度因“虎鲸问题”遭到全民声讨。

在当时,有网友爆料称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其圈养虎鲸出现严重刻板行为或为抑郁前兆。随后,社交媒体掀起新一轮“海昌批斗会”。

海昌方面虽未就事件作出表态,但对于新项目落地势必会蒙上一层阴影。

2014年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的海昌海洋公园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开发运营商,在大连、青岛、天津、烟台、武汉、成都、重庆、上海及三亚落地运营10个项目以及1个位于郑州的在建项目。

如果从表面来看,当下海昌海洋公园风光无两,尤其是在上海旗舰项目开业之后更是一度被誉为可以比肩Seaworld的世界级海洋主题乐园。

但事实上,这家发迹于大连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当下日子过的十分挣扎,在经历虎鲸丑闻的同时还要面对高达140%的负债率以及不断临期的借款。

此外,净利润下滑、补贴降低、IP乏力……越来越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虎鲸现抑郁症状,海昌遭遇全面声讨

事实上,对于海昌海洋公园来说,遭到全民讨伐已是家常便饭,只不过在最近2年内愈发频繁。

旗舰项目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业之时,无数从业者、海洋环保人士、动物保护协会

多次提醒海昌方面虎鲸表演可能会为虎鲸带来无尽痛苦。

遗憾的是,在利益和道德之间海昌选择了前者。

大约8个月后,我们不愿见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称,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其圈养的虎鲸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刻板行为或为抑郁症状。

除此之外,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虎鲸身体出现多处伤口、牙齿脱落甚至背鳍坍塌等问题。

而通过公布于网络的图片也不难发现,当下海昌圈养虎鲸的环境与坐牢无异,无助的虎鲸游荡在宛若牢房的泳池中,这场景着实让人心痛。

还需要了解的是,虎鲸是高智商动物,海洋自然条件中虎鲸的平均寿命为80-90岁,几乎跟人类相当,而处于圈养环境下的虎鲸会发生严重抑郁等其他疾病且只能存活10到20年。

面对舆论持续发酵海昌并未做出任何回应,无奈之下大批网友决定向国际有关组织进行联名上诉。

事实上,网友的“激进”绝非过度紧张,此前曾有虎鲸因圈养导致抑郁进而发生连续杀人事件。

纪录片《黑鲸Black Fish》正是以“Seaworld”海洋主题乐园的“杀人鲸”Tilikum 为故事原型,深入海洋馆,采访驯兽员及捕猎者,重新整理出Tilikum的“犯罪事实”,向公众揭露了“Seaworld”违背虎鲸天性圈养虎鲸的行径。

该片的上映引发全美热议,后在舆论的重压之下,美当局出台相关法国要求,“Seaworld”禁止在加州繁殖、圈养虎鲸,禁止乐园利用虎鲸进行娱乐表演”。

目前,“SeaWorld”正在逐步停止虎鲸表演。

当下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与彼时的“Seaworld”并无两样,为了获取更多客源与利润,选择与社会大环境背道而驰。

那么,为何海昌海洋公园在舆论重压下仍不愿与“虎鲸表演割席”?

这背后反映出的正是海昌对于海洋动物表演的依赖,这个以海洋文化旅游为主打的主题乐园运营商其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海洋动物表演,而虎鲸则是其中的王牌。

毫不夸张的说,至少有90%以上游客均是为了观看虎鲸表演才选择海昌,而这一观点在社交媒体的评论中也得到了印证,“虎鲸表演非常棒,其他真是烂的一塌糊涂”观点如此犀利的评论不计其数。

虎鲸表演固然精彩,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在这精彩表演的背后的代价是海昌海洋公园对于虎鲸无情的囚禁与虐待。

物业收入归零、债务激增至139.9%

那么,选择与民意背道而驰的海昌又是否在营收中取得了满意答卷?

根据此前海昌海洋公园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昌海洋公园营收为10.87亿元,同比增长64.9%。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营收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竟出现断崖式下跌,期内归属母公司拥有人净亏损9349.2万元。

对此,海昌方面解释称“盈利转亏是由于主题公园营运受季节性影响。”

与其他主题乐园不同,海昌目前旗下多家主题乐园均为全室外乐园,这类主题乐园受季节影响较大,在一年之中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正常营业,例如大连发现王国每年只营业8个月。

但即便如此,在净利润在一年时间内下降212%的情况下,仍用这个理由来解释似乎有些敷衍。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中评论道“不就是过个春节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世界末日了呢。”

此外,在中期财报内,海昌还释放了一则重要信号。

报告期内,海昌海洋公园物业发展收入归零,这意味着在实行轻资产模式后,配套地产已经无法为海昌在营收层面提供助力,所有收入均来自主题公园。

事实上,海昌物业收入早在2018财年就已呈现收窄状态,2018年同期物业发展收入为4.4亿元,较上一财年缩减29.5%。

负债方面,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负债率已经高达139.9%,该数字在2018年年末为135.7%,那么也就是说当下的海昌海洋主题乐园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对此,海昌方面表示,净负债比率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2019年上半年贷款本金增加所致。

事实上,海昌方面贷款不断增加,正是为上海、三亚两大项目持续输血,据接近海昌人士介绍这两个拳头项目在投资以及开业时间上均超出了海昌预算,为了使项目尽快落地,海昌不惜一切代价。

尽管连续两期财报均遭到重创,但海昌方面仍对企业前景充满信心,针对负债率激增等负面信息,财报内容则表示“符合管理层预期。”

那么这样来看,海昌为了能够使三亚、上海两个项目尽快落地运营,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同时也让企业处于危机环伺左右的境地。

运营模式屡遭质疑,前路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未来,海昌已经坚定了轻资产输出模式。海昌海洋公园行政总裁王旭光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也多次表示未来将会加大轻资产模式布局。

事实上,海昌早在2015年便开始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近年来,先后与碧桂园等多家房企签订合作计划。

今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整合原海昌文旅院及原管理输出团队,成立海昌文旅事业部,打造轻资产业务载体与平台,构建“海昌文旅”轻资产品牌。

报告期内,新增管理输出合同4份,截至目前,落地22项轻资产项目,已签约合同共计49份,累计合同总额近5亿元。

海昌转型轻资产模式这不让人感到意外,放眼全行业,似乎只有轻资产模式才是国内主题乐园企业唯一出路。

众所周知,国内主题乐园存在IP影响力有限、主题乐园存在投资大、回收成本周期长且需要持续投入等问题。

因此,自行开发建设主题乐园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这一点海昌更具发言权,在转型轻资产模式之前,海昌自建主题乐园数量高达8个,抛开前期投入不谈,每年主题乐园的维护费用就足以称得上天文数字。

除此之外,被海昌方面寄予厚望的的“二销收入”实际上并未能为营收带来助力。

财报信息显示,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门票收入 7.37亿元 ,食品饮料收入 1.31亿元 ,商品销售收入0.48亿元 ,园内游乐收费收入 0.57亿元,酒店运营收入 0.35亿元 ,咨询、管理及游乐收入 0.23亿元。

从数据来看,海昌海洋公园的非门票收入为32%,较2018财年提升5%。

尽管与迪士尼相比仍有差距,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个成绩称的上优异,或许这也是在连续两期财报遭遇打击后唯一的小确幸。

但事实上,如果将数据拆分则可以发现,非门票收入中来自二销的收入十分可怜,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食品饮料收入占12%,周边商品及游乐二销仅占5%,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海昌的IP薄弱。

面对未来,如果海昌想要在轻资产输出、在二销中有所作为就势必要在提升IP吸引力同时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同时也必须要强调的是,未来海昌需要面对的挑战绝不仅仅于此。

今年3月1日,上海长风海洋世界内的白鲸馆停止对外开放,两只“献艺”15年的白鲸将被在冰岛放归海洋。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鲸豚圈养禁令,我国禁止鲸豚、虎鲸等海洋动物商业化表演已经大势所趋。

而通过最新的项目布局也不难发现,海昌方面也在尝试变革,正在尝试剥离海洋动物表演的主题乐园市场表现如何?例如最新开业的三亚项目就是“特色街区”为核心的主题乐园,但通过各大客户端的点评来看消费者并不买账。

假设相关规定一旦落地,没有虎鲸表演的海昌海洋世界对于消费者来说又有多大吸引力、如何保持市场活力?目前仍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海昌现在有主题公园的延展性也是一大难题,据前海昌员工介绍当下海昌无论是新项目还是存量项目的土地储备都极其有限,那么也就是说海昌很难通过其他主题乐园运营商那样通过开设二期、三期园区以重振项目吸引力。

显然,没有消费者愿意为一成不变的表演、过时的游乐设施买单,长此以往海昌主题乐园的吸引力、复游率将越来越低

但对于海昌来说,当下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高负债,这是一个牵扯因素过于庞杂的问题,客流量、非门票收入、未来投资计划……

简单的说,海昌当下的债务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海昌能保证经营现金流正常这颗炸弹或许永远不会爆炸,反之则会把海昌炸的粉身碎骨。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表示:"这一超过100%的负债率数据确实比较危险,在主题公园领域也很少有这种情况,高负债要如何平衡、怎么填补,如何保证有大额资金及时进场都是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负债高压态势在海洋主题公园板块已经成为普遍性难题。在内地海洋主题公园市场,除了海昌外,只有大连圣亚、长隆海洋王国等规模较大,虽然竞争并不激烈,但大连圣亚也存在资金困境,频繁通过定增的方式融资,而长隆海洋王国的盈利问题也一直被业内诟病。

所幸的是,近阶段海昌暂无大额投资计划,面对未来,只要能够保证营收持续增长,降低负债实现扭亏为盈就是时间问题。

不过从行业发展来看,海昌海洋公园缓解债务压力道阻且长。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作者:马克李,原标题:《高负债、亏损、虎鲸抑郁风波,海昌海洋公园如何走入“下一个时代”?》。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