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全国各地景区开始陆续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这些景区收入损失或超过往年。3月1日,根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官方微信号发布的《关于旅游景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及产业恢复对策建议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预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景区企业收入损失额度会达到去年同期的80%以上,在降价营销、入境游大幅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景区企业的全年收入损失程度预计会达到去年收入水平的40-50%以上。目前,行业协会也针对应对疫情提出了恢复经营的措施建议。
报告指出,截止2月25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和全面防控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通过对全国各地景区的联系和调研,已基本了解到全国各地景区的收入损失情况,尤其是春节期间,全国景区收入损失额度达到去年同期的90%以上。其中,因景区接待的季节性特征和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同,湖北及周边省份、华南、西南地区景区受影响程度更大,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景区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此外,接待规模越大、门票票价越高的景区,直接的收入损失也越大,如黄山、欢乐谷、海昌海洋公园等。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景区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都关闭了景区,并暂停了经营。不过,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全国各地已有超过300家知名景区恢复开放。此外,来自多个出行平台的数据还显示,3月初将有更多景区陆续开放。
同时,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还提出,景区开放需要遵循“有序受控”的原则。具体来看,可以逐渐开放类似西湖这样面积较大、空气流通性较好的户外景区,而室内主题公园、博物馆、以及可能导致游客较长时间和近距离聚集的景区演艺、景区内游船、索道等项目暂不适宜开放。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司局还发布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指导各地旅游景区控流量、防聚集、严防护,重点做好景区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景区公共卫生和场馆的防控、景区游览管理、异常情况处置等工作,提出要严控游客流量,科学合理设置承载量,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同时为防止人员聚集,应采取分时段、间隔性办法安排游客入园;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等容易出现人员聚集位置要配备管理人员,加强游客秩序管理,优化设置游览线路,实行实名制购票等内容,推动各地景区继续实施疫情防控,稳步做好恢复开放的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时刻,游客特殊时期要尽量减少出游频次,不要聚集扎堆。在游览景区过程中,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并配合景区管理。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作者:关子辰,原标题:《今年一季度全国景区收入损失预计将超去年同期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