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游何时“梦想成真”?

大交通 本文作者:执惠 2020-05-25
太空旅游将带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太空旅游”苗头出现

我国自2016起开始鼓励商业性质的企业进入航天领域,到2019年下半年为止,我国商业航天企业的数量达到200家。

“目前的商业航天事业还不成熟,以卫星制造为主业的商业性质的航天企业初始资本虽然来自民间,但是这些企业的任务来源仍然主要是政府项目。”吴季调研发现,还有部分来自教育领域,但是教育领域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教育经费,只有极少数来自市场。

吴季认为,如果因为成本低,吸引了地方政府新的投入,把政府投入这块‘蛋糕’做大了,也许可行。但必须看到地方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有没有泡沫,有没有与中央政府的投入重复。如果上面两个任务方向都不可持续,那么投资人的经费将会逐渐撤出,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商业航天事业必将走入低谷。

面向民众的商业航天之路

吴季认为,可以尽快开辟能够直接面向一般民众的太空旅游航天服务项目。

吴季建议:鼓励以太空旅游为目的的科普、科幻和教育类的宣传出版事业的发展。通过设立政府鼓励政策,支持以太空旅游为目标的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展,包括对廉价的、创新的运载技术,以及可回收航天器创新技术的特殊支持等;鼓励旅游业、金融业参与到太空旅游事业中来,共同推动太空旅游的发展。

“我国如果抓住了太空旅游这个‘牛鼻子’,就能够在这个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带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吴季认为。

*本文来源 人民政协报,作者:文旅产业评论 ,原标题:《《长恨歌》遇上《千年情》,西安旅游演艺再添“好戏”》。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