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中国式竞争

大交通 本文作者:任波 徐和谦 2015-07-07
优步中国正在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滴滴快的仍然主导市场,卡兰尼克打算如何超越它们?他对优步的发展有什么设想?五年后优步会是什么样子?

一次在巴黎雪夜街头叫不到出租车的经历,催生了一个据称估值400多亿美元的Uber。而在过去的半年间,它的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至少有50天都待在中国。

“有人跟我说你不如申请中国国籍算了。”6月29日,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的时候,卡兰尼克这样说。这是他今年第四次到中国。在财新传媒的视频演播室,卡兰尼克说:“我们要变得‘更中国’。”

这位出生于洛杉矶、今年8月才满39岁的创业者,不可能在五年前就想到Uber在全球将掀起怎样一场新技术风暴,而中国会成为其商业版图当中最为醒目的一站。

当时,在以19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第一家公司之后,卡兰尼克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在2010年,他还保持了任天堂虚拟网球游戏全球第二的得分。卡兰尼克表示,自己此后并未再涉足这款游戏,也不了解最新排名,但当时的得分仍会是“最高的之一”。

2014年以来,Uber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表现引人关注,也激发了舆论对于召车服务究竟应如何发展的热烈讨论。目前,Uber在全球服务趟数最多的十个城市里,中国就占了四个——其中广州、杭州、成都更居于全球前三位。不过,在广州、成都等地监管当局“拜访”Uber办事处的风波中,也出现了因Uber未在当地完成公司注册而存在监管问题的指责。

卡兰尼克确认,Uber决定为中国业务设立单独实体、单独管理机制和单独总部,“我们要办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找到中国投资者。就像我们在各地,有出身中国的总经理一样,我们也应该要有中国股东。”他强调:“这是我们在全球各地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太不一样了。”

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谈及Uber时,卡兰尼克不止一次将话至嘴边的英文Uber收住,改用中文发音的“优步”。提及其基本服务“人民优步”时,卡兰尼克对中文发音的“人民”二字,也是驾轻就熟。

融入中国本地市场的努力,已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硝烟四起的竞争。6月下旬,随着监管层对私家车“非法运营专车”服务的查处行动升级,以自有车辆运营召车服务为卖点的神州租车,以一组名人广告影射Uber安全性不佳,引发一场舆论大战。

补贴攻势下更低廉的价格,更好的用车体验,这一切令互联网召车服务对传统出租车业的冲击波日益扩大。在中国复制并本土化手机召车业务的滴滴、易到等互联网平台的市场份额也颇为可观。在不少城市,代表新兴行业的“专车”司机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

同样的故事,早在全球其他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上演。在法国,与出租车业的抵制有关,当局还在6月29日拘留了两名Uber高管。

Uber带来了什么?运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相应的竞争未来何去何从?作为召车业务的先行者,Uber最关心的是什么?对此,卡兰尼克说,Uber将持续聚焦在顾客身上,并称Uber的生意仍在成长。“我告诉我的团队,我们只管继续服务好自己的客人,打造好的体验。只要我们把事情做对,那么一切都会好的。”

谈到如何应对中国的竞争态势,卡兰尼克说:“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界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是来自中国,你在这个市场必须谦虚。”访谈就从这个话题开始。

投资中国

财新记者:神州租车针对优步发起一轮广告攻势,指责优步不安全、不可靠、不可信。你如何回应这样的指责?

卡兰尼克:竞争者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经常会说没有事实根据的话。在这个事件中,现在神州租车可能已经后悔当初发出这则广告。无论如何,我们只在意我们的客户。为客户提供最安全、最可靠的乘车服务,对我们非常重要。有那么多消费者选择和支持优步,正是因为Uber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亲民的价格。

财新记者:有没有想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卡兰尼克:即便对手穷尽所有的竞争策略,我们的业务还在继续发展。消费者依然会将Uber视为出行的好方式,最终他们会喜欢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我要求团队继续专注于业务发展,只要我们做的事有利于消费者,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只要专注于产品,所有其他的噪音并不重要。

财新记者:优步中国正在融资,你们计划融多少钱?投资人的兴趣怎么样?

卡兰尼克:很多投资人感兴趣。比融资额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我们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我们当然可以继续将优步视为Uber全球业务的一部分来运营,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变成一家中国公司,引入中国投资者,就像我们有中国总经理和管理层来运营和扩展业务那样。我们也会有中国股东。融资额预计将达数十亿美元,但寻找到优秀的合伙人,能与他们一起顺利地合作与发展业务,对我们来说更重要。

财新记者:你们在寻找什么样的战略投资者?除了钱,你们希望他们给优步中国带来哪些资源和支持?

卡兰尼克:按照最高标准来说,我们需要找到能帮助优步真正成为一家中国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他们能帮助我们建立管理团队,能与监管层与政府沟通,能帮助我们推广,争取更多的客户和司机。

财新记者:Uber进入其他市场时也设立独立的子公司吗?

卡兰尼克:在中国是我们第一次这么做。中国跟世界上其他市场相比,太不一样了。我们认为要理解中国的独特之处,就要建立独立的实体,拥有独立的管理以及独立的总部。

财新记者:你怎么看中国监管环境的不同之处?

卡兰尼克:是的,但每个地方监管都不一样。在美国,不同城市的监管也会有差别。我们希望优步能彻彻底底地成为一家中国公司,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公司。

财新记者:你希望优步的中国化达到什么程度?

卡兰尼克:有人建议我应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其实在过去半年里,我在中国总共待了50天,这是因为我非常重视中国的业务。老实说,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中国每天都在发生令人振奋的事情,所以我非常想来中国。

优步要多么中国化?我想对于一个创立于国外,但正在实现中国本土化的公司来说,要成为“中国的”,其标准和难度会比中国传统公司要高很多。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超越自我。

财新记者:Uber与百度的合作进展如何?

卡兰尼克:进展顺利。我今天和李彦宏一起吃了午饭。你可以看到,优步现在已经整合到百度地图中。

财新记者:不过我每次使用Uber,百度地图显示的地点都是错误的。

卡兰尼克:我的体验不一样。

我认为从科技和产品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在三个方面与世界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一是社会化。中国市场上的社交工具、社交应用,其运作方式与世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二是支付。三是地图和定位。我们在中国市场本地化方面,技术和产品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也许有一些方面我们还不是最好的,但我们的目标是做到行业顶尖。我们无法涵盖每个领域,但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

财新记者:Uber业务发展最好的前十大城市中,有四个在中国。你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的?

卡兰尼克:这不全是我的功劳。科技在中国扩张的速度以及社交化的方式令人惊叹,尤其是已经在中国运营的通信工具。如果一个技术能行得通,并且反响还不错,它就能迅速在中国扩展开来,速度比很多其他国家都快,包括美国。

财新记者:是因为中国市场规模大吗?

卡兰尼克:不仅是和市场规模有关。可以拿中国1500万人口的城市和美国人口500万人口的城市作比较,你在每一个城市谈论前100万的客户时,城市本身的大小并不重要,因为城市的规模本身已经大得超出你的预料。我们发现每个地方一批客户中,中国业务的增长比其他地方都快得多。

中国的增长为何会这么快?我想是因为中国的社交产品能让人们互动和分享有意思的事,这意味着一项新的技术在中国出现后能快速传播。这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些创新已经在中国发生,这非常令人振奋。我作为一个创业者,非常希望多花一些时间在中国。

财新记者:目前滴滴快的仍然主导市场,你打算如何超越它们?

卡兰尼克: 这取决于如何定义它们的市场。如果把出租车包括进来,你的话绝对是正确的。如果只包括专车(私家车),那么你的话在有些城市适用,在另外一些城市却不适用。我觉得这个问题回到了用户体验上,回到了产品上、市场营销上,让人们有选择。只要我们把本职工作做好,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我们。

财新记者:你反复谈到社交媒体,你们是否打算在优步加入社交功能?

卡兰尼克:我认为Uber最基本的功能是把人从A点送到B点。如果我们在提供社交服务上介入太深,就会偏离出行业务的重心。中国有很多社交软件,人们可以借助这些软件来开展社交活动,但我们不会进入这一领域。现在在车里有几种可以互动的场景,在乘车的时候会有一些社交活动或者说社交事件,我们应该对此多加留心。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将之融入到乘车体验中,但这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最要紧的,是如何把乘客从A 点送到B点,整个过程要尽可能地高效、舒适、低价。

何时终结补贴战

财新记者:滴滴和快的以前曾经是竞争对手,现在它们合并了。你将来有没有可能与对手合作?比如结束补贴战?

卡兰尼克:我们进入一个城市时,必须对这个城市投资,对我们的服务投资,让它运转起来。只要有人打开Uber,就得有车应答。你得让司机们相信他们能靠优步维生,刚开始的时候要投资,等公司发展得很大的时候,就不能再给补贴,否则会倒闭的。如果Uber一年的乘车次数达到几十亿次,那就没办法给每次乘车6元钱的补贴,根本做不到。你必须保证盈亏平衡。最终补贴战必须结束,因为乘车规模上来了,惟一的选择就是盈利。

财新记者:这就是你在一些城市取消补贴的原因?

卡兰尼克:在中国的很多城市,补贴都在下调。想象一个小生意,比如一家杂货店刚开始营业。开始他们会发优惠券,这样人们知道可以去这家杂货店买东西。但是一旦杂货店的生意红火了,排很长的队,人们开始喜欢这家店的食物,那么这家店的优惠券就会越来越少,店里的生意就会变得稳定下来。

财新记者:那时传统出租车就已经被挤出市场了?

卡兰尼克:不,不是这样。我们在全世界已经进入300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出租车。出租车有专营权,大街上有人招手,他们就可以把他接上车,只有出租车能这样做。

但是如果你看看一些城市,会发现即使城市大幅扩张,出租车的数量依然保持不变。

举个例子,在纽约,现在有13250辆出租车。而17年前,纽约出租车的数量也是13250辆。出租车的数量并没有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增加。

优步所进入的中国城市,是为了服务这些城市,我们服务的人群不是招手叫车的人,而是那些真正需要在城市轻松出行的人们。为了帮助人们在城市中自由穿梭,需要有更多像(优步)这样的共享车辆。

这是非常棒的解决方案,因为一辆得到充分利用的出租车或者一辆得到充分利用的优步车,就能减少十辆车上路,因为这辆车在一天之内由很多人共享了。因此,当城市空间的15%只是用于停车,想象一下拿回那15%的空间能做多少事。

财新记者:这个15%是平均数吗?

卡兰尼克:是个平均数。不同城市会在一定范围变化,有的是10%,有的是20%,不一定。在我的家乡洛杉矶,这个数字可能是25%。15%的平均数还是只停在房子里的车辆数。如果也把路边停车算进去,这个数字会大得多。所以当你有车可以在一天之中有很多人共享的时候,很多车就不再上路,进而减少交通拥堵,缓解交通问题。它可以带来很多的益处。

进步和稳定能否兼得

财新记者:在一些城市,优步司机和出租车司机之间发生了公开的冲突,当地政府也突击检查了一些中国区办公室,你的商业模式彻底地挑战了现有利益格局。当前你是怎样与政府合作寻找解决之道呢?

卡兰尼克:非常重要的是,当一个城市在进步和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和政府合作来维护稳定。Uber在这些城市的总经理,他们和当地政府合作,维持一种日常的关系,这样的话城市的进步和稳定就可以兼得。

财新记者:你的意思是授权当地总经理处理和政府的关系?

卡兰尼克:各地的总经理有自己的城市关系,他们运营自己所在城市的业务。这些总经理是他们所在城市里最棒的年轻的专业人士。他们有策略,能运营整个生意,了解日常运营,建立起了那些关系。他们不是惟一对接政府关系的人,我们也有政府公关。但是城市管理者想跟优步见面的时候,他们想见的是这个城市的业务负责人。

财新记者:你怎么管理这么大规模的业务?

卡兰尼克:我会参与所有重要的事情。我们会让一个总经理主管一个城市的业务,他们有很大的自主权。作为创始人,我的角色是他们在遇到难啃的骨头时,可以给我打电话。总经理们可以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发展所在城市的优步业务,当然是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当遇到最有趣的机会或者棘手的问题时,我可能会接到他们打来的电话,我很乐意参与。

财新记者: 你提到对各个城市优步总经理所授予的决策权。对于这些总经理来说,每个商业尝试,并且是基于每天日常工作的商业尝试,他们有多少预算?在没有惩罚的前提下,他们最多能赔多少钱?

卡兰尼克:我们尽力让每个市场营销和推广活动都能独立盈利,至少不赔钱。所以,我们寻找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创意的合作伙伴,这并不是说在这些事情上我们一点钱也不花,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企业文化是用创造力而不是金钱来激励人。

财新记者:迄今有没有哪个城市的政府是支持你们的业务发展的?

卡兰尼克:有,这样的城市有很多。与政府有良好的关系对我们公司的运营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财新记者: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有不同选择。苹果公司在中国很进取,谷歌则选择退出,两家今天都仍是伟大的公司。你从他们在中国发展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卡兰尼克:我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在中国成功发展的企业。那些企业来到中国,关注它们了解的事物,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明白自己是个外来的“访问者”,因此它们应该谦虚,并且应该学习,找到能够指引和帮助它们学习的向导。同时也要保持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去找到在中国建立和发展事业的路径。

秘诀在于提升效率

财新记者:你之前提到减少补贴的问题,但是在中国,你要怎样才能使那些只关心低价位的乘客们对Uber保持忠诚?

卡兰尼克: 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给乘客减免费用。对乘客而言,我们现在的价格是稳定和持续的。但是对于司机来说,一定的补贴能让他们对依靠Uber平台谋生有信心,为了启动这个业务,我们开始就给他们提供激励,让他们能放心地去尝试。

财新记者:你只给司机提供补贴?

卡兰尼克:对的。

财新记者:我知道Uber的价格要比普通出租车便宜。如果你没给乘客提供补贴的话,怎么做到的?

卡兰尼克:系统越来越有效率。这已经在世界多个城市发生了。关键是司机能很快接到订单。如果效率足够高,那么在你下车的那一分钟,司机就已经接到了另一单。如果能保持这样的方式,司机每小时就能够比出租车司机拉更多的活,收入也会更多,因此司机就能够在低价状态下获得更多收入。

财新记者:你有没有比较过Uber的和传统出租车的效率?

卡兰尼克:这不好说,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本身。人口密集城市的出租车系统比人口稀疏城市的效率更高,所以要看城市的具体情况。

如何盈利

财新记者:你的企业发展得非常快。你是否考虑过盈利?还是说这暂时不重要?

卡兰尼克:举个例子说,我们现在在北美地区是赚钱的。这非常有帮助,因为我们可以用这些钱投资新的城市,并寻找那些用得着Uber的地方。

财新记者:你在中国的盈利计划是什么?

卡兰尼克:我们必须至少要不亏钱并且进一步有盈利,因为如果你每年要载乘以10亿次计的客户数量,你最好是收支相抵,不然就一定会倒闭。所以我们绝对需要盈利,这是一门生意。我也很愿意进行投资来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在这里经商有着很多的机会,所以我们非常乐意投资。事实上,“优步”正在中国筹集资金,同时Uber全球将和新的投资人一起对中国作出更多的投资。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是在这里搞创新,并且我们会长期在这里。

财新记者:有很多公司都在复制优步模式,并应用到其他行业,把自己变得“优步化”。

卡兰尼克: 我想效仿者应该有很多。我们也在做一些实验。在洛杉矶、芝加哥、多伦多、纽约和巴塞罗那,我们有一项送餐业务叫“Uber Eats”,只要按下按钮,有人会在5分钟内将午餐送到你面前。这很有趣。我们这样看待这项业务——Uber能在5分钟内将车开到客户跟前。一旦能实现这一点,你就能将很多东西在5分钟内送达目的地。你可以把食物等很多东西装在车里。我们在纽约做了一个快递业务叫“Uber Rush”,就像信使一样,我们也快递包裹。所以,你能做很多事情。

财新记者:你们如何给快递业务定价?怎样做到价格合理同时又能盈利?

卡兰尼克:逻辑是这样的,这取决于每小时能接到多少单快递业务。如果你能将每小时运送的快递量提高,那么送件人可以赚到钱,消费者也能以便宜的价钱送出包裹。

财新记者:在这个意义上说,Uber是一家大数据公司?

卡兰尼克:我一直把Uber视为一家物流公司,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提前预测需求,然后确保供应量与将要达到的需求量接近。我们使用动态定价机制确保司机能去往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财新记者:你对优步的发展有什么设想?五年后优步会是什么样子?

卡兰尼克:五年太长了。今年是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第二年。比较明确的是我们的使命,即建立一个像自来水一般可靠的交通网络,无处不在,有求必应。可以从运送人开始,也可以运送其他东西,我们对一切都是开放的。这让你能一窥我们的愿景——如何看待世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你也能了解我们会绕开哪些领域。这对我们也很有益。

财新记者:你们收集了很多用户数据,怎么能避免不滥用用户数据?

卡兰尼克:我认为“优步”和Uber以及其他科技公司的区别在于,我们不卖广告。数据对我们的重要性只有一点,即让乘客能迅速搭到车,就这么简单。你能叫到车,并能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我们不会把数据用在其他地方。我们还会推出很多其他特色业务,人们更感觉到自己的隐私和数据是安全的。

“给你一个当前能叫到车的最低价格”

财新记者:Uber的业务是基于算法匹配用户与司机,你们每天都在实时做实验。能多谈一些关于你们算法的信息吗?

卡兰尼克:是的,谈到算法,我喜欢有白板的地方,我会在白板上写下一些等式。事实上,对你来说,你打开应用程序,按下按钮,然后出现了一辆车,这是很神奇的。对我来说,这是用算法来实现的。

关键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订单,所以算法聚焦于事先预测需求,不仅是预测有多少总需求,而是在所有的时间里面每一个街区有多少需求。真正重要的是下一个15分钟将有多少需求。

一旦我们了解这个信息了,那么我们就知道车辆需要去哪里,我们就可以开始帮助司机们合理安排行程,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搭载更多的乘客并赚取更多车费。这就是供给定位模式。

第三点是,价格是浮动的,所以在那些最需要司机的地方,价格上涨;而司机和车辆供大于求的地方,价格则下跌。司机能够挣钱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总是去需要他们的地方。

财新记者:这很像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完美实现。你是不是请了经济学家来帮你设计这一切?

卡兰尼克:经济学家更多的是讨论宏观的形势,而我们的业务大多是微观层面的。所以,我们请了很多科学家为公司工作,这些学生或者专家们的强项是计量经济学。关于他们,你说对了一部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市场。例如,股票市场是一个市场,它是人们买进或卖出股票的地方,你需要找到合适的价格。在我们的世界,市场里有车主,也有需要用车的人,他们并不在相同的地方,因此需要有一个价格来撮合交易。在他们两者之间,需要有交通来连接,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各种变量都考虑进来以便实现市场出清。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它运行得尽可能有效率。

财新记者:你们有没有价格封顶线?或者说你们为了出清市场总是会允许价格无限地上涨?

卡兰尼克:一般而言,价格会在一个合理区间浮动。如果是除夕夜,我们会事先提醒司机,价格会比平时更高。对价格敏感的话,他们就会留在路上。然后价格又会回归正常,我们也把这条信息通过应用程序告知用户。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满意当时的价格,程序会告诉你,如果再多等一会,用车就不用付高价。这就是用来保证人们对我们的产品满意度的工具。

价格波动时,我们需要保证Uber给出的价格是你当时可能获得的最低价格。

财新记者: 所以你们是给用户更多的信息,让市场更加透明,但你并不限定价格上限,因为你需要出清市场。

卡兰尼克: 是的。我的感觉是,虽然有些时刻价格会比较高,但总体上都处于一个相当不错的区间。一旦价格上涨,我们会给乘客相应的信息。有人曾经对我说,他们不喜欢动态价格,他们想要在所有时间内都固定的价格。那么他们可以叫出租车。

如果我们也采用固定价格,关闭动态定价系统,那样我们有时就只能告诉乘客,目前这个价格下,你无车可用。动态定价系统要做的,就是让乘客在原本是根本叫不到车的情况下,还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你在周五的晚上来到北京的街头,打出租车会非常困难。优步要做的就是让乘客在北京和全中国的城市中,在想用车的时候能有车可用,这会让城市更加有安全感。

走出舒适区

财新记者:关于公司已经谈了很多,我们来谈谈你。你从过去创业的经验当中学到了什么?

卡兰尼克:我曾经失败过,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重要的是怎么看待失败。有时候人们从失败中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他们并不享受这个过程。我不是这样,我总是享受这个过程。

根据大多数人的定义,我曾经有过一些失败。我在创业的头四年,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有拿到,其中有一年还不得不搬去和父母一起住,因为我已经一无所有了。当我终于将这家公司卖出去时,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我到现在还这么想。但如果用企业家的眼光来看,这却是件失败的事。成功和失败都不是绝对的,我的确失败过,但我一直很享受整个过程。

财新记者:所以当用你自己的方式定义失败时,讲讲你从这些所谓的失败中学到了什么用于Uber。

卡兰尼克:我的上一家公司一共做了将近八年,当时非常艰难,我尝试做一些相当复杂的事,我也很喜欢和我的团队一起做这些事。但整个团队都很小,一共就六七个人,所以就逼着我不得不花了很多精力来处理细节问题,不只是对于一件事,而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投入大量精力。为了取得一点小成就,我不得不把事情做得完美,每件事都需要完美。因为我们只有六个人,我不得不身兼数职,我是总裁,我也是首席技术官,我还是首席财政官,我甚至要领导销售部门。当你艰难创业的时候,每件事都不得不做得完美。

我从这些经历中学到的,就是能把一些不同的事都做得很好。我曾经是一个电脑工程师,对技术很在行,代码、软件都很熟悉,但当时我不知道怎么销售,不知道怎么处理财务问题。所以,我带到Uber 的经验就是我能深入细节中,并且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如此。这件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Uber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你不可能只把一件事做好。要得到正确答案,你必须了解每一个环节。如果一件事出错,结果会和预期大相径庭。

财新记者:你选择革公共交通的命,有没有个人原因?

卡兰尼克:我来自洛杉矶,它的交通状况和北京一样,也许更差。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开车上。所以也许在Uber出现之前,我就是一个Uber司机了。在Uber出现之前,人们很难很难在洛杉矶搭到便车,也几乎不可能叫到出租车,停车又很困难。原本车应该可以开到任何地方,但你最终不得不花20分钟找地方停车,最初Uber只是为了满足我个人、我的合伙人,还有许多朋友的需求而设计的小项目。它来源于个人需求。

财新记者:你常被人形容为好斗、无情,这些特征对你的创业生涯是好是坏?

卡兰尼克:我是真相的狂热支持者。我总是在追寻真相。我认为这使一个企业家擅长于他们所做的事情。我喜欢说,你尽可以歪曲现实,但你无法打败它,所以你必须非常理解现实,你必须了解未来现实会如何改变,了解你如何能够改变世界。

或者这么说吧,我通过真实的细节来了解事物,理解它的细微之处和局限。如果我听到你有相反看法,我会与你好好理论一番。但如果你花时间和我相处,你会发现我并不是报道中说的那种好斗分子。

财新记者:你曾保持着任天堂虚拟网球游戏全球第二高分的记录。你现在花多少时间在你的工作上呢?你有没有想过将来逐渐放慢脚步?

卡兰尼克: 现在我喜欢跑步。慢跑是目前我惟一的运动方式。但我现在偶尔也玩《糖果传奇》,现在我的等级是360。

至于工作,我和我们的企业就像在跑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现在我们是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我们会尽全力跑,必须熬过这个星期,或者是下个月,你还需要找到我所说的“红线”。车的转速指针会指向红色,你必须知道自己的红线在哪里。你希望超越自己的极限,但也需要一个稍微平衡一些的方式。

财新记者:你超越自己能力极限的时刻是什么?

卡兰尼克:这种情况在我身上一周就会发生一次。你可以进入这种状态,然后退出来,但区别就是如果你做太多工作,就没法休息。

努力做一些你本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是另一种红线。我总是愿意走出舒适区,来接近自己的目标。记得有这样一幅画,在白纸上画着两个圆圈,一个是你的舒适区,而走出去进入另一个圈才是能创造奇迹的地方。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财新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