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共享经济”我的即是你的:收费还是免费?

本文作者:互联网圈内事 2015-07-11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峻,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共享经济能减轻这一问题,将不仅是经济的上的成功,也是社会问题应对上的成功。

中外共享经济的冰火两重天

为什么豆瓣叫好不叫座?

为什么58同城、赶集网抱团才能取暖?

为什么天涯猫扑也不再是人们24小时日不落的帝国?

而与此同时,国外互联网企业却借助共享经济这种新模式,享受着新一轮的“牛市”! WeWork融资了3.55亿美元,拼车应用 Lyft与租凭公司Airbnb,其融资金额分别达到了2.5亿美元与8.26亿美元。而 Lyft、WeWork与、Airbnb估值分别达25亿美元、100亿美元与250亿美元。

只有共享却没有经济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只能望“洋”兴叹!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中国才最需要共享经济!奥巴马早前在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表示:“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 中国人要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

尖锐?刻薄?但却是直接戳中了中国人的痛处:以交通为例,50%的交通资源运送了不到5%的出行者!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绝大多数上路的车辆都为空车出行,造成了交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现象急需社会利用共享经济对社会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但是没有经济,只有共享的中国共享经济模式,14亿中国人是要过的是生活,还只是糊口?

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的共享经济

与共享经济在国外刮起的飓风相比,在中国,共享经济似乎还在自嗨的襁褓之中,共享经济,这个词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似乎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What’s mine is yours, for a fee”(我的即是你的,收费),这句最能体现共享经济的话放到中国就会变成了“What’s mine is yours, for free”(我的即是你的,免费)——在中国人的思维里,谈钱是很伤面子的事。以顺风车为例,下班朋友要搭你的车去某地,你是肯定不好意思向朋友收钱的!若是其目的地与你的目的地相近还好,若是远离,不但浪费了你的时间,你所能得到的好处也仅仅是一句“够意思!”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若是一直碍于面子不收钱,势必会在某一天你厌倦了“白忙活”,而当你产生这种情绪的时候,也是你门朋友关系产生裂痕的开始。或许,收费,会给朋友关系上一道保险。

当中国人将自己的闲置的资源拿来与别人共享时是不屑于向对方收钱的,或者说是不好意思向对方收钱的,这会显得自己“自私”“贪财”或是“不够义气”。所以中国人在面对这些闲置资源的时候,宁愿闲着,也不愿意拿出来共享,即使共享,也不愿意收费!这就是中国人强大的面子逻辑!

中国式共享经济的解药

一、用收益解决参与

在中国,我们并不缺共享,文青范喜欢豆瓣,较真派喜欢果壳,精英党喜欢知乎,二次元喜欢Bilibili,蛋疼时喜欢糗百。而在其中,我们可见的经济行为主要来自社区名人这一群体,如大V、大神等,他们往往通过自身在社区的影响力发布广告而获取利益,并且这种利益的获取并非来自共享。

如果共享不能变成共享经济的话,一定会把共享禁锢起来;没有金钱的介入,共享经济只能是少数人的表演,而非多数人的参与。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需要建立在理性人的基本假设上,缺乏利益作为基础动机,共享行为就很难持续进行和广泛推广!

二、让互联网解决供需

互联网最大意义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这也是以滴滴顺风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大行其道的原因,用互联网方式重组社会资源,车主把空置的副驾驶利用起来,几乎没有额外的付出,就能成为一个有收益的共享者;而对于搭车人来说,只要少量费用就能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当把这些汽车的“闲置产能”和出行硬需求整合起来后无论是对车主还是乘客,拼车出行都是一种经济且舒适的出行方式,在满足出行硬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其社交和环保的需求,达到共享与经济间的完美闭环。

如何收钱绝对是一个尴尬的问题,所以还需第三方定价。第三方平台更是解决了中国人羞于谈钱的问题,对搭顺风车的行为进行一个合理且透明的定价,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弱化中国人“羞于谈钱”“谈钱伤感情”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提供资源者可以理所应当的收钱,享受资源者则心安理得的享受被共享的资源。

面对资源闲置,只要能充分共享,并拟定相应的规则,完全可以成为提升社会公共效率的灵药,这便是共享经济所带来的杠杆魔力。

三、让公益促进共享

其实,共享经济解决的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资源的闲置不仅仅是一种浪费,闲置的资源本身还为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样以顺风车为例,中国的私家车大部分为空车出行,“一部车,一个人”听起来很文艺,但面对拥堵的交通,任何文艺都会沦为堵在上班路上的一声叹息。顺风车行为若是得以推广,做到每辆上路的私家车在早高峰期间都顺路拉一人,仅以北京为例,每日就将减少将近500万人的交通压力!!!

如此“丰功伟绩”,诸多大佬纷纷倡导顺风车出行也就不奇怪了。

是的,堵车和英语无关,但和民众有关

是的,堵车和科技无关,但和民众有关

是的,堵车和网络无关,但和民众有关,就如顺风车“挑战早晚高峰”行动所主张的“顺风出行,晚点出发,早晚回家,是对家人最好的陪伴”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顺风车其实也是一种公益行为,其改善城市交通的作用不可忽视。而群众在看到了顺风车对交通的作用后,便会更加愿意参与到顺风车中,这样就形成了公益与共享经济间的完美对接!

现在的关键是,爱面子的国人能否放下面子。若是一切依然面子为重,则一切设想都是空谈,谈钱真的不伤面子,可若是没能赶上共享经济的大潮,中国人才是真的丢了面子!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互联网圈内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