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车新规下 Uber政策危机会越来越重

大交通 本文作者:张绪旺 2015-07-13
监管之于市场,有利有弊,也总有最倒霉最受冲击的企业,在中国专车市场,这个靶子无疑是Uber。

这两天,有消息称《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出台,比如专车需纳入出租车管理、司机和车辆都有准入门槛、专车公司平台信息需设在境内等监管要点不断爆出,虽然监管部门旋即辟谣“网上披露内容并不准确”,但在笔者看来,这都只是细节和时间问题,专车新规这把大闸即将落下。
那么,问题来了,监管之于市场,有利有弊,也总有最倒霉最受冲击的企业,在中

国专车市场,这个靶子无疑是Uber。
在前述传闻之外,还有内部消息称,监管部门的“不准确”仅仅是否认“专车需纳入出租车管理”,其他诸如“要求司机和车辆都有准入门槛”以及“专车公司平台信息需设在境内”则一定会出现在最终的管理办法中。
而在6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的“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座谈会” 讲话中也描述了前述监管要点,比如会对各种专车平台的资质、服务器等做出详细规定。
大抵逃不出互联网公司大的原则,比如一定会有司机和车辆的准入机制,专车公司的平台信息也必须要设在境内,毕竟乘客的人身、个人信息以及国家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
以ICP牌照(网站经营许可证)为例,即便不谈专车新规,在华经营的外国互联网公司也逃不开这一基本底线。仅管Uber已在国内成立实体御驾(上海)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但Uber中国实际控制人仍旧是Uber美国, 只要Uber的美国总部还是Uber中国的单一第一大股东,无疑进一步加大了Uber在华开展业务的难度。
根据相关规定,ICP牌照只能由中资公司持有,外资在没有得到许可的前提下,不允许经营包括ICP在内的电信业务。如果是合资公司申请ICP牌照,外资必须也是从事相关互联网业务的公司。
此外,服务器和数据的要求也极为严格,目前国内法律规定,境外互联网公司不能获取境内的数据,但因为服务器不允许向境外传输,这就意味着Uber美国无法实时介入“御驾”的实际运营当中,也就无法参与到Uber中国运营方面的任何决策。
消息称,Uber在中国的实体公司“御驾”至今仍未在国内取得ICP牌照,也并未进行备案。ICP牌照办理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在专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留给Uber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如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读者可自行回忆下Google中国的前世今生。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