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优步中国化:已成立2家实体

大交通 本文作者:梁嘉琳 2015-08-01
Uber为中国市场打破全球先例,专门为中国业务建立了两家运营主体,其中一家是港资公司,另一家则是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公司。

鲜为人知的,作为Uber的竞争对手,滴滴快的(小桔科技)也是港资背景。“实际上,我们和其他专车平台其实在同一条起跑线。”优步中国区企业传播总监高超对此表示。2015年5月,易观智库数据显示,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优步分别以86.2%、16.8%的覆盖率,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两名。

神秘的优步中国

2013年,优步进入中国市场时,注册了美资企业御驾(上海)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御驾”)——这是目前外界唯一获知的优步中国实体。

公开的工商信息显示,御驾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Uber的全球运营总监Ryan Allan Graves,股东方为Uber International Holding B.V.,注册资本为63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13年9月5日。

经济观察网独家获悉,目前Uber中国在开曼群岛设立离岸控股公司Uber (China), Ltd.,百度、中信等中国投资者是其重要股东和合作方;同时中国人寿作为Uber的战略投资人也间接持有Uber (China), Ltd.的股份。Uber (China), Ltd.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Uber (Hong Kong), Ltd.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外商独资企业上海雾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雾博”),同时,通过VIE协议协议控制了吾步(上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吾步”)运营Uber的中国业务。

其中,作为港资企业,雾博的法定代表人是优步全球的财务副总裁Axel Martinez。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16日,注册资本高达21亿人民币,远高于御驾的6300万人民币。

出人意料的是,另一家公司吾步是一家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今年6月30日,法定代表人刚刚从优步北京总经理姜智亚(Benjamin Chiang),调整为柳传志的侄女、优步中国区战略负责人柳甄。

“今后,我们还会根据中国政府法律法规的要求,相应地调整公司架构。”常玉杰评论说,由于国内部分行业对外资存在限制,而外资又对这些行业存在投资需求,优步中国的运营架构,与绝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相同——百度、新浪都采取了VIE架构。

优步曲折路

今年以来,优步进入“多事之秋”。7月,优步大本营美国“后院起火”,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希拉里不点名批评优步等O2O(线上到线下)互联网公司,称他们将员工分类为“个人承包商”而非雇员,不为他们提供薪酬、假期等福利。

今年6月,优步创始人、全球CEO卡兰尼克则在向媒体确认,将为中国业务史无前例地设立单独实体、单独管理机制和单独总部。“这是我们在全球各地唯一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太不一样了。”他当时说。

然而,中国政府给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由多部委(局办)联合印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专车新规),预计将在近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获悉,如果没有意外,专车新规将明确要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的服务器必须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而优步长期被视为美资企业,并被认为服务器在国外。

“我们相当于中国的创业公司。”优步中国区法务总监常玉杰独家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澄清说,对中国业务而言,优步的服务器不仅已经搬到了中国,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运营主体、运营团队、运营策略。管理层也是中国本土的,参与到新企业的设立、运营过程中。

“只要规定出台了,专车平台就要遵守,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优步中国区法务总监常玉杰进一步说,这既包括交通部出台的专车新规,也包括各个城市政府出台的实施细则。

另一方面,常玉杰希望,在交通部专车新规出台之后,各地方在制定实施细则的过程中,能够多倾听平台的诉求,确保更适应互联网新兴业态的需求。耐人寻味的是,7月20日,交通部召开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论证会,邀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企业,优步并未在列。

常玉杰说,优步在中国一直坚持守法、合规、本土化经营。交通部即将对专车平台合法化提出指导意见,给所有人吃了定心丸,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期待并欢迎这个明确的指示。

不断让步和示好的背后,是三大专车巨头对中国千亿级专车市场的垂涎。中金公司发布的《中国专车行业分析报告》披露,假设每单的客单价为30元,预计短途出行市场规模为8409.6亿元人民币。假设未来专车能够占到短途出行市场50%的市场份额,预计专车市场的未来规模在4204.8亿元人民币。

滴滴同为港资

鲜为人知的是,同样在开曼群岛,一个离岸控股公司Xiaoju Kuaizhi Inc.悄然设立。Xiaoju是出品滴滴打车的原小桔科技的拼音,而Kuaizhi是出品快的打车的原快智科技的拼音——如今,滴滴快的已经合并。

Xiaoju Kuaizhi Inc.通过其香港全资子公司小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小桔科技香港”)在北京设立了港商独资企业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滴滴无限”)开展相关运营。嘀嘀无限再通过VIE协议控制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小桔科技”)持有相关互联网业务资质。工商资料显示,小桔科技香港的法定代表人,是滴滴快的CEO程维,注册资本为38亿元人民币。

但滴滴快的高级公关总监叶耘并不认同优步对外资的界定标准。他认为,是否外资,除了看资本结构,还要看隐藏其后的实际控制人——优步中国顶多是在财务上独立核算,技术、产品、运营不可能完全跟美国总部脱钩。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分析说,中国互联网公司普遍采取的运营架构,是在境外设立离岸的特殊目的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和融资主体,以获得海外投资人的外币投资。投资特殊目的公司的投资方既包括外国投资人(如DST、Tiger、软银、淡马锡等),也包括中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实体(如中信、中国人寿等)。

这些投资人在离岸控股公司中占有董事会席位,并对互联网公司的重大公司运营事项拥有控制权。该离岸控股公司进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企业运营相关互联网业务,并通过一系列控制协议(即俗称的“VIE协议”)控制持有互联网相关业务运营牌照和许可的内资公司。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