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伴随10月8日闭幕式的顺利召开,杭州亚运会划上圆满的句号,中国以断崖式的奖牌数量居于榜首。而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杭州则在智能的助力下向全国、全亚洲、全世界展现了数智化的全新面貌。数字火炬手、机器人、智能超表面、可见光交互、裸眼3D……诸多科技元素让杭州亚运会惊艳了世界。
云上杭州发出亚运最强音
首创性推出“弄潮儿亚运数字火炬手”;首创性推出电子身份注册卡;首个“亚运元宇宙平台”;首个“云上亚运会”,首个实现移动支付互联;参赛运动员、媒体记者手持一张“杭州通”,便可乘坐公共交通通达杭州各个赛事场馆;首创的一体化办赛平台…………杭州亚运会期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参赛者、观众和游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
为迎接亚洲最高水平、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体育盛会,杭州携手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5个协办城市,以“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向世界展现了@未来的科技感。
最被瞩目的就是“一屏三端”的数字化工作体系。“一屏”指的是亚运会综合指挥体系,“三端”则是办赛端“亚运钉”,为工作人员搭建的平台;参赛端“杭州亚运行”,针对运动员搭建的服务平台,解决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工作、生活、语言等需求;观赛端“观赛一站通”,为观众搭建的服务平台。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对之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可以期待本届亚运会在许多不同方面树立新的标杆。我们看到主办方在充分利用中国以及杭州所具有的全部数字技术。”
此外,杭州亚运会打造了全球首个支持超大空间的“亚运AR服务平台”,以全面而创新的方式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AR导航”为观众提供了一站式的室内场馆导航服务。通过手机摄像头的辅助,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完美融合。
在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助力下,杭州亚运会插上了数字化翅膀,实现“云上”交互,以更加多元化和沉浸式的方式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感受到体育赛事的魅力,发出亚运最强音。
数字化深度赋能杭州文旅
亚运会的数字技术应用不仅局限于赛场和场馆,还为杭州文旅带来了深度赋能。据官方大数据报告,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杭州20秒入园景区服务人次达35.0万人次,30秒入住酒店服务人次达21.9万人次。由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杭州市文广旅游局联合推出的“亚运PASS”,据后台数据,亚运期间持票观众用亚运PASS使用超117万人次。
在10月6日的“简约亚运、惠民亚运”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倻捷表示,后亚运时代要放大智能亚运优势,把数字化能力转化为让市民游客有感的高效、简约、便捷的文旅产品,积极打造“数字文旅之城”。“我们将把‘发现杭州’亚运线上体验平台升级成为杭州城市文旅总入口,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提供文旅惠民卡等数字产品,为游客带来一站式数字文旅新体验。”
以智能亚运一站通为例,这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及票务等用户需求,打通各类亚运场景,集成各类城市服务,为观众提供购票、出行、观赛、用餐和旅游等28项一站式服务,为观赛群体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其中的“食、住、行、游、购、娱”是每个游客到一个城市旅游都将涉及的内容,而智能亚运一站通将杭州及周边城市的内容都聚在一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迈点发现,智能亚运一站通还贴心的设置了行程规划,可根据游玩时间、游览偏好进行个性化定制。
这些数字化赋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创新了文旅行业的服务模式,提高了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效率,更为杭州文旅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杭州市文广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倻捷介绍,杭州将延续亚运成果,重点打造文化体验之城、国际“赛”“会”之城和数字文旅之城。前期,杭州通过数字化方式向全球派发了两期共60万份亚运文旅大礼包。从10月10日起,将继续派发第三期40万份大礼包,每份礼包包含“景区畅游、地铁畅行、电话畅聊”等权益。市民游客通过支付宝搜索“亚运PASS”或微信小程序搜索“发现杭州”点击报名,即有机会获得大礼包。
数字化文旅的无限遐想
本次亚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杭州,外国友人纷纷表达了对这个科技感十足的城市的热爱。据媒体报道,卡塔尔体育代表团随队官员费萨尔•阿尔马里表示:“在杭州亚运会广大竞赛团队的帮助下,一切复杂的流程得到简化,竞赛时间表清晰明了,便于我们更好了解赛程的具体安排、更加顺畅参加比赛。我们会记得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给予的笑容和帮助,这是一段美好的经历,我一定会带着家人和朋友再次来到中国旅游参观。”
城市文旅体验取决于游客抵达一个城市后所获得的各个方面感受总和。如何将合力发挥到最大?数字化将成为核心解决方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文化和旅游科技提供了不竭动力,正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运行效率和消费体验,加速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变革。
服务升级,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
今年的双节旅游投诉多聚焦于体验欠佳,未来的文旅行业将更加依赖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文旅行业将能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在交通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可实时监测和调控城市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营效率。同时,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出行建议和路线规划,使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在游览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游服务。智能导游可以根据游客的喜好和需求,推荐相应的景点和活动,使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和有趣。
在餐饮方面,在提供美食的同时,注重服务品质的提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餐厅点餐、支付、评价等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提高餐饮服务效率和质量。
在住宿方面,通过智能门锁、人脸识别等技术,为游客提供便捷、安全的住宿体验。同时,酒店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住宿习惯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产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文旅内容
为一个活动奔赴一座城,为一口美食前往一个地方……在旅游日常化的今天,文旅内容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宽泛。与电商、影视和教育等产业融合成为更多元化文旅内容产品的新方向。数字化文旅将推动文旅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与电商、影视、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创造出更多元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
以影视+文旅为例,《狂飙》带火取景地广东省江门市,《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成为旅游热搜榜上的“世外桃源”……在影视IP赋能下,这些城市呈现别样的文化气质。此外,各地还研制开发了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技术的力量,让游览者穿越时间和空间,感受跨越时空的沉浸感。
数字孪生,让链接更紧密
依托于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深度应用,文旅产业为游客创造了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游览各个景区,感受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光影变化,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文旅景区和文化遗产数字化,构建出虚拟的数字世界。
这些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旅体验,还能为文旅景区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手段。此外,依托于此,文旅产业还能建立消费者与场景之间的智能强链接,有效提升“复玩率”。
虚实结合,数实相融,以亚运会为窗口,杭州通过数字赋能和科技支撑向全世界传递了全新的数字文旅形象。这对于地方数字化文旅打造极具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