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两会指引下的产业跃升,看“恐龙力量”如何激活文旅新消费

主题娱乐 本文作者:执惠 2025-03-10
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游客为中心,积极探索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的打造。

3月5日,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这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恐龙园集团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技赋能,探索恐龙文化新内涵

作为中国文旅行业的领军企业,恐龙园集团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游客为中心,积极探索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的打造,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高品质的文旅体验。

恐龙园集团董事长沈波指出,当前文旅消费呈现追求情绪价值满足和回归正本清源文化的发展趋势,恐龙园集团在产品研发和项目运营过程中要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方式,突破意识端、能力端和外部影响的束缚,为中国主题公园行业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恐龙模式”。

当前,恐龙园集团正以“不让恐龙的昨天成为人类的明天”企业发展“绿色愿景”为引领,从“科学、科研、科技、科普”四方面丰富“恐龙”的内涵与外延。

在产品的研发和运营端,聚焦“恐龙科学”本质,发挥好“恐龙科研”成果,探索运用MR、VR、AI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并做好“恐龙科普”这篇大文章,让“恐龙主题乐园”朝着“地球文明体验场”转变。

null

与此同时,打破传统以“门票、房票、饭票”为主的收益结构,摆脱重资产游乐设备和大门票经济对主题公园的桎梏,通过搭建科普场景,深度赋能文旅体验;聚焦圈层客群,加快单一产品向平台化、组团化、社群化转型,并探索文旅数据要素的价值属性,让数字资产充分创效,从而实现文旅企业的综合增收创效。

下一步,恐龙园集团将加快组建“恐龙文化研究中心”,聚焦“科学、科研、科技、科普”四大方向,联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启动“恐龙基因工程”及“恐龙复活计划”,持续积累“恐龙”资产、丰富知识产权库、构建知识转化体系,为拓展应用和深化赋能提供支撑,实现“生产-转化-应用”闭环。

应势突破,创优文旅消费新场景

恐龙园集团董事长沈波强调,恐龙园集团将依托“借水推舟”“凭台唱戏”“送戏上门”“好戏连台”等经营策略,持续深化技术生态链、市场生态圈、资源朋友圈,构建恐龙园“大本营在常州,业务基本盘在全国”的经营格局,让恐龙园品牌在扎根常州的同时辐射全国。

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旅游日益生活化的趋势和背景下,各地城市经营和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痛点与挑战。一方面,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紧张,如何高效利用现有的存量资产,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提升城市品质、激发文化活力的关键。另一方面,如何创新文旅产品,挖掘市场潜力,做足增量,以满足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也是各地文旅产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在具体实践中,恐龙园集团不仅注重现有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改造与再利用旧有工业遗产,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成功实现了城市存量资产的转型升级。例如,辽宁朝阳1958科学乐园项目便是有力佐证,该项目不仅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还通过导入安全与应急产业,成为城市文旅的新亮点,正在进行的丹阳运河1958文化园项目亦是如此。

null

同时,恐龙园集团也不忘在增量上做文章,以IP为驱动,赋能城市文旅新内涵,通过一系列新建项目进一步拓宽业务版图,丰富了产品线,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选择,如丹阳恐龙人探索营、姜堰暴宝庄园等项目,以及海南恐龙探索世界,都是恐龙园集团在增量发展上的有力证明。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恐龙园集团在文旅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创新精神,更为各地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null

通过输出“服务与管理”理念,让项目活出能量,活得精彩,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业务,力求形成与传统业务同质等量化发展格局。这一战略不仅有效提升了常州文旅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各地的文旅产业挖掘了新的消费潜力,激发了更多的发展想象空间。

展望未来,恐龙园集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化科技与文旅的融合,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在数字、绿色、智能消费的蓝海中破浪前行,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常州方案”。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