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酒店后厨不再沉睡,京东用一盘“现炒菜”打开了行业新空间。
过去,大多数经济型、中端和连锁酒店的餐厅在早餐过后便陷入沉寂,人力与场地资源大量闲置。这种酒店餐饮场景的浪费,一直是行业长期存在却未被有效解决的痛点。
2025年9月,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宣布七鲜小厨将于10月起陆续进驻北京部分锦江之星、白玉兰和7天酒店。这标志着京东正式将其“AI+吃+住”新模式落地,试图通过一盘新鲜现炒的菜品撬动酒店业的新增长曲线。
01 行业困局:流量见顶,内卷加剧,酒店急需新增长点
中国酒店业面临严峻挑战。流量成本攀升,OTA(在线旅游平台)渠道增长见顶,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在5000亿左右的住宿存量市场中激烈内卷。
与此同时,国内餐饮市场规模高达6万亿,是住宿市场的12倍。对于大多数酒店而言,餐饮业务,尤其是午、晚餐和夜宵时段,几乎是一片空白,未能有效贡献收入。
酒店传统的运营模式也造成了资源浪费。许多酒店的餐厅空间和厨房设备在早餐后便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高效利用,这相当于巨大的“沉没资产”。
02 京东的破局思路:不卷流量,改造供给
京东进军酒旅市场,并没有选择与传统OTA平台进行直接的流量和价格竞争。刘强东曾表示“京东旅行要做供应链”,其重心在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造。
京东发现了行业中被忽视的空白点——酒店餐饮运营。其思路并非抢夺现有市场份额,而是通过整合自身优势,为酒店创造全新的增量收入。
七鲜小厨成为京东破局的关键棋子。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卖入驻或厨房外包项目,而是一个以 “合营厨房”形式盘活酒店现有资源的品质餐饮制作平台。
03 七鲜小厨模式:如何撬动酒店沉没资产?
七鲜小厨的核心模式是“现炒现做+透明厨房”,专注于提供无预制菜的外卖及自提服务。它于2025年7月20日在北京开出首店,数据显示其首店日均订单量迅速突破1000单,三日内复购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20%。
在与酒店的合作中,七鲜小厨采用了独特的运营模式:
• 平台承担重资产:京东负责门店租金、人员成本及运营开支。
• 菜品合伙人制:合作商家只需聚焦菜品开发和共建食材供应体系。
• 利用酒店闲时:利用酒店后厨的闲置时间进行生产,为住客及周边社区供餐。
这种模式将酒店闲置的厨房空间变成了一个兼具服务住客和社区用户的即时餐饮节点,极大地提升了坪效。
04 战略协同:不止于餐饮,构建酒旅新生态
京东与锦江酒店的合作是多方位的,远不止于餐饮。
在酒旅服务方面,锦江旗下全量酒店将逐步入驻京东,享受“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的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并通过系统直连实现信息实时互通。
在会员体系上,双方将探索“锦江荟会员”与“京东PLUS会员”的打通,整合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与2亿酒店会员,实现精准营销和体验提升。
在商旅服务层面,锦江将为京东全国超90万员工及数百万企业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未来可接入京东自有商旅平台,开拓企业差旅市场。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双方将共同构建B2B赋能平台,京东为锦江注入丰富的商品供应链资源,而锦江则为京东提供高性价比的集采解决方案。
05 千亿增量:从理论到现实的商业想象
七鲜小厨进入酒店带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根据经营测算,一间七鲜小厨店铺年营业额可达近500万元。
若未来七鲜小厨和咖啡业务能入驻4万家酒店,意味着将催生一个年销售额超2000亿量级的新增市场。这相当于直接从60000亿的餐饮大盘中为酒店业开辟了新战场。
对于酒店而言,此模式成本低、易复制。厨房和场地是合营的,用户、订单、履约和流量则主要由京东承担,酒店借此获得了原本不存在的客群和新增收入。
06 未来展望:可复制的系统能力与出海想象
“AI+吃+住”的模式很可能只是京东酒旅战略的起点。这套嵌入式共营打法未来可复制到零售、洗护、快消、电商、会员等更多场景中。
更具想象力的是出海前景。随着锦江、华住等中国酒店集团加速海外扩张(如锦江计划在东南亚五年拓展超180个酒店项目),七鲜小厨所代表的标准化餐饮平台能力可以作为一个可打包输出的基础模块,与中国酒店品牌一同走向世界。
京东此举,旨在为酒店行业构建一个以供应链、系统能力和经营效率为内核的增长引擎,未来为更多连锁酒店、长租公寓乃至出海项目提供插件式升级。
京东没有选择在传统的OTA战场上与对手厮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酒店后厨那片寂静的空间。
十年前,电商大战的硝烟散去后,京东凭借自建物流的供应链优势奠定了行业地位。如今,在酒旅市场,它再次祭出了同样的法宝——用供应链能力改造传统行业效率。
首批七鲜小厨试点即将在北京的锦江系列酒店揭开面纱。如果模式跑通,未来三年京东计划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这不仅会改变我们的出行用餐方式,更将重新定义酒店的价值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