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大变革时代,疏通中间,才能打开需求两侧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孙立平 2015-12-22
谈目前经济困境,孙立平教授认为真正严重的问题可能是在中间端(沉重的税费、物流费高昂、昂贵的场地租金、流通环节、消费环境)。这个中间端有政府的因素,有市场的因素,有法治社会环境的因素,只有疏通中间端,才能打开供给需求两侧。

原标题:孙立平:“供给侧”改革怎么改?疏通中间症结,还需要一个好的社会来支撑!

12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2016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暨中国人才高峰论坛“颠覆与创新——互联时代的HR突破之道”隆重举行。上午孙立平教授做了《大变革时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疏通中间,打开两侧》的主题演讲。谈目前经济困境,孙立平教授认为,真正严重的问题可能是在中间端(沉重的税费、物流费高昂、昂贵的场地租金、流通环节、消费环境)。这个中间端有政府的因素,有市场的因素,有法治社会环境的因素。只有疏通中间端,才能打开供给需求两侧。

感谢会议主办者,首先我要对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大变革时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是一个大的演讲题目,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疏通中间,打开两侧”。

当前的经济困境:现象在两侧,症结在中间

对于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困境,中国企业这两年的感受非常突出,中国经济上行动力相当艰难,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还是企业,我们也在不断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普遍的观点:供给结构出问题,不能提供对路的产品

前几年我们归结需求的问题,认为我们是需求不足,所以经济才不能循环。最近我们开始强调要把问题放到供给层面上,提出供给层面需要改革。认为消费者有很大需求,认为供给结构有问题,不能提供对路的产品。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最近人们拿出说的事情,就是近些年不断增加的海外购物,每一年我们有上万亿资金购买力外流海外市场,因此认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有问题。如果假如说这一万亿购买产品资金不外流,回到国内的话,就会解决很大的问题。我认为这又是一种误解。

2、“海外购”调查:价格才是第一因素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对“海外购”做了一个调查,谈不上科学性,甚至没设计表格,主要四项问题调查。

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出门旅游,总要留下可以纪念的东西,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带有某种纪念的意义。人们总有这样的习惯,到一个地方总要买一些东西,然后告诉身边的人我是在哪里买的。

确实是在国内买不到。

在国内可以买,但在外面买质量更好、更精致,品质更好。

在国内买质量与品质都差不多,但在国外买价格会更便宜。

有数百人回答了问题,因为做的不是很严格,我没有做很严格的统计,但选择第三、四项的人最多。这个结构与改革开放之初不一样,改革开放初期,选择第一项与第二项的人更多。现在第三项和第四项已经明显高于前两项,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选择第四项的人更多。也就是说海外购物时,更多的消费者是出于价格的考虑。

3、中国产品品质有问题可能是一种误判

我认为这个小调查对理解当前我们把经济困境归结在需求与供给层面会有很好启示。

海外购物能不能证明当前人民的购买力和建立适销对路的产品?从人民的选项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种购买方式与国内供给层没有关系。无论国内的供给层面处于什么样的结构与状态,他们都会买,但选第一种购买方式的人现在越来越少。第二种和第三种一个是质量,一个是有无,这个是与我们国内供给层有关系。第四种主要是基于价格的考虑。这个比较复杂,国内商品价格高起,有很多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税负的因素。是国内与国外税负差异,包括体现在汇率与流通的成本,而且第四种购买力是最高的,但会发现与供给层面的关系并不明显。以这个论证来证明国内已经有很强的购买力,只是我们提供的产品品质有问题可能是一种误判。

对刚才的很小调查只是作为一个由头,对于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时,能够提供一些基本启示。有了这些启示以后,如何看待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是一个问题,很可能是两种情况同时并存。

用另外一个比方来讲这个问题,半个月前我去外地,外地朋友请我吃包子,这个包子在当地很有名。我就会思考,现在是好包子太少,买不到好包子,还是大部分包子难以下咽,还是好包子很多,但人们却买不起的问题呢?很可能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时存在。一方面从店家讲包子做的不怎么样,好包子少,大部分包子确实无法下咽;另一方面,就是把包子都做好了,大家仍然买不起,我买两个馒头加点咸菜就好了。从这个例子我想说明什么呢,当前讲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都有问题,现象的问题只是表现在两侧。但是,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两侧,而是在中间。

4、不疏通中间,需求的两端很难打通

沉重的税费。由于税负负担的沉重抑制了供给,抑制了企业投入与创新的负担,同时也抑制了消费。使得商品价格的高起,消费者也买不起这个东西,也就是说税费在中间的位置却抑制了两侧。

举最近汽油价格下跌,国际油价一直下跌,国内发改委不调了,为了环境原因,算了一笔账,油价格的一半是税费,其实不光是汽油,很多商品其实税负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什么国内同样的商品价格有时候比外国贵两三倍,这里当然有汇率原因,税费是的沉重是最重要的因素。

居高不下物流的费用。中国物流的费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一倍左右,世界银行有一项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10%,而中国占21.3%,比如说一瓶1元钱的话,西方物流成本是1毛多,在中国可能就是2毛多,如果其他成本相同,我们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是导致需求与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

昂贵的场地租金。这点在服务业与零售业特别明显,特别需要场地的服务业中房租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个导致电商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

层层扒皮的流通环节。很多地方,产品出厂价很低,然后到消费者的终端价格就非常之高,除了刚才几个因素以外,问题出现在中间的一个流通环节。药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的药品出场也就几毛钱,块八角钱,但到患者到消费者的手里可能变成几十块钱。

混乱的消费环境。就为什么有一部分购买力会外流,跟我们的消费环境有关系。说到旅游,很多人为什么去国外旅游,在外面不容易挨坑,国内说不定就掉到什么陷阱。

当前经济的困境,一方面看供给,另一方面可能是在需求,真正的症结在中间,今天我们要用这样的一个命题叫疏通中间,打开两侧,中间或许有政府、市场、法制环境的因素,如果不在这个层面解决问题的话供给与需求的两端还是很难打通。

市场是社会的折射:关于经济困境的六大问题思考

刚才说现象在两侧,症结在中间,大家在企业大家都比较清楚,说复杂真的复杂,请一个经济学家或许一天都讲不完,但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两条曲线之间的关系,一条是供给,另一条是需求。供给曲线近些年也来越陡,需求曲线这些年却越来越平缓,两条曲线之间的张口现在越来越大。那么现在经济困境的症结就在张口的这个地方,所以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1、目前刺激经济的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大经济隐患

面对当前经济形式,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那么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后,未来的结果是什么?我认为可能会继续拉高供给这条曲线,两条线之间张口将会因为政策进一步加大,那么,张口加大,意味着未来经济隐患将会进一步加大。有人说,你讲的这只是一方面的道理,生产发展了,可以增加就业、融资,可以拉高底下这条曲线,但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特别是中间存在种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看不到这样的逻辑。所以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现在政府刺激经济政策,进一步结果是什么?一时之内,可以保持住发展的速度,但长期看,政府出台政策的结果可能是继续拉大这个张口。

2、个人看法主要问题还是在需求侧

如何看待供给侧和需求侧之前的关系?现在可能不能够仅仅偏重某一个方面,如果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的话,我个人看法最主要的问题很可能还是在需求一侧。

3、仅靠产品创新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都在讲“创新的市场依托”,都在讲“双创”,特别是谈到中等收入陷阱,强调创新的因素,过去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失去了,未来要靠创新的理论是没有错的。但我们要考虑到绝大多数的创新要体现在产品上,产品卖给谁,有没有市场,如果解决不了底下这条曲线的话,创新也很难有持久的动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拿炒菜锅为例,人们经常说,德国锅一卖到咱们这就2000—3000元,再看我们锅也就卖百八十元,如果咱们也生产这样昂贵的锅,我们多大的利润空间,多大的效益。中国企业生产这样的锅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么贵的锅,在中国生产出来后你卖给谁?就不说农民了,城市里还有很多低收入至少不是很高的收入群体,而这些群体在中国占相当大一部分,农民与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是否能买2000-3000的锅去炒菜,如果市场的需求不解决,需求与供给不解决,创新也没有持久的动力。

4、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市场

市场的背后是什么?我觉得市场的背后就是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如果不改变社会,你改变不了市场。举个简单例子,中国手机市场是什么,可以说就两个市场,一个是苹果的市场,一个是山寨的市场。为什么是两个市场,因为中国是两极分化很严重社会,收入比较高的就是苹果,在写字楼内苹果手机响大家都在看手机,看看是不是我的手机在响,收入低的可能就是山寨。市场是社会的一种折射,市场是社会的缩影,如果不改变社会与市场,创新就会受到很大制约。比如创新一个比苹果更好的,它叫苹果它叫哈密瓜,打入国际市场行不行,行。但短期内弄出这个哈密瓜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那么我们退而求其次,弄一个比苹果差一些,但也是自主知识产权,这个产品叫鸭梨。那我问你鸭梨卖给谁?如果买起鸭梨的再添个千八百块钱就能买得起苹果了,如果苹果买不起,那么买你鸭梨干嘛。那干脆算了,那就买个小米算了,市场背后是社会,不能改变社会你改变不了市场。

5、沉重的税费严重抑制了供需两侧

减税的问题。减税的问题呼声很高,减税的问题在中间,抑制了两侧。减税是减谁的税?企业的税是大头,但仅仅减企业的税的话,能不能惠及到民众,我觉得可能不一定。减什么样的税,减谁的税,要从生产与消费者之间两个角度同时去考虑。

6、经济还会上新的台阶,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

当前经济的环境,确实要煎熬一段时期,按照现在的预测,明后年也好不到哪去,尽管有这样一些预测,但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从总体来说,中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一些重要的阶段依然没有走完,比如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地区之间均衡化的道路都没走完,那么空间还是很大,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在考量,我认为从消费的角度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把它称为就是置业与后置业时代的转折点。

过去这些年大家都知道,内需、市场的问题是最大问题,问题背后是收入分配不公,过多的向政府倾斜等等,其中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90年代中后期,中国一直处在一个置业的时代,但这个置业时代具有补课的性质,很多住房的问题没解决,房子解决,其它需求都被挤占,但我个人看法,现在我看来,置业甚至是大规模置业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

当然在座的很多同学还说,我还没有房子,在城市中只要你有户口,房子不是大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房子问题主要集中在是其他外地人来这里上学然后留在这就业,或是从其它地方流动过来的,也就是北漂这样的人。但是,我认为大规模置业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说每年我们还有大量的按揭还没有还完,但是基本上讲,意味着我们已经从突出置业的时代开始转向后置业的正常消费的时代。

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核心:社会保障、财产保护

1、我们需要一个好的社会来支撑

那么这个消费的时代,但是我们要真正完成这样的转换,需要解决某些社会的瓶颈。从社会学的角度,最重要主要包括两点,一个是社会保障。如何通过社会制度对财产的保护,来解决未来稳定预期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进入一个正常的消费时代,消费的什么?是耐用消费品与大众消费,这些东西都要有制度的作为支撑,那么有没有一套支撑是一个问题,那么支撑是什么?一个是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就是对财产的保护。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基本从无产的社会到有些财产的社会,那么这些财产及时中国老板姓在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主要体现在房子上,前些年我基本估算一下,城乡房子累计达到200万亿。中国老百姓积累的唯一财富,同时进入到耐用品消费时代,大众消费时代一个基本物质保障,他们心里会有底,所以这种情况下,中国这个阶段一个是社会保障,一个是对财产的保护,我反对征收财产税与遗产税,如果征收需要20年后征收,把经济这个坎过去再征收,现在最迫切需要靠制度或是有对财产的一个基本的保护,从而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2、发育中产阶层,防止创业陷阱

中产阶层的发育大家讲的比较多,中产阶层在中国增加的速度还可以,每年大学生几百万,但整体质量很低,前几年的“三座大山”把中国的中产阶层的消灭与收刮的差不多,然后尤其是股灾,又消灭一批中产阶层,有人说是20万,50万或是60万,但是未来弄不好将来还会有陷阱,可能就是创业陷阱。关于创业,一度说特别是大学生将成为创业的主力军,我认为纯属胡说八道,在市场摸爬滚打的企业家现在都基本上束手无策,大学生如何成为主力军?那么,将来会不会出现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呢,这个我认为是有可能的,但更可能的是,大多数大学生很可能会创业失败,把老爸、老妈在股市里剩下的钱继续赔进去,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对中产阶层又是一个洗劫。

现在经济上要过一个坎,关键是要解决中间的问题,那么中间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政治、法律与社会。如果真要走出今天的困境,需要一场真正的社会变革。时间关系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基石资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