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台湾日据时代的官方招待所、蒋介石曾经的行馆……涵碧楼,这幢充满历史风云和时代变迁的建筑,在百年后成为台湾顶级度假酒店的代名词。如今,它不仅是台湾文创精神的代表,更创造出全新的度假理念和生活体验。
两岸开放交流以来,大陆很多省级领导到台湾都必到日月潭涵碧楼,了解到台湾开发商与观光酒店业的建筑设计与酒店经营服务理念,并纷纷力邀乡林集团到大陆各省投资兴建涵碧楼酒店,希望将台湾涵碧楼的文创概念带到大陆,为当地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2014年,涵碧楼来到青岛,在这里成立了大陆第一家有台湾文创精华的文创酒店。今年8月,大陆第二家涵碧楼即将完成在南京的所有建筑步骤,开门迎接世界各地喜爱涵碧楼风格酒店的客人。在南京涵碧楼开业之前,【小荣说】采访到了涵碧楼酒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一起了解这个爱做梦的大男孩如何让一幢神秘的历史风云名楼化身成为文创休闲度假酒店的国际品牌。
结缘涵碧楼,改变游客度假方式
汪颖:众所周知,涵碧楼是一幢充满历史质感的风云名楼,是怎样的契机牵起了您和涵碧楼之间的缘分?
赖正镒:涵碧楼这个品牌是1901年就开始了,当时是台湾被日本占领的时代,他们在日月潭的湖边上盖一栋房子给日本天皇到台湾住。1949年,蒋介石到了台湾之后,就把它收起来,作为他在台湾的行馆。蒋介石在台湾23年的时间,有一半的时间就住在涵碧楼。
22年前,在一个缘分之下,我看到了涵碧楼的各种介绍,当场就决定要把它买下来,因为它太漂亮了。其实我也没有想到,我们集团可以把它买下,毕竟以前这是蒋介石住的地方。事实上,我跟蒋介石有一个巧合,他是4月5日过世的,我是4月5日出生的。大概是这个机缘,让涵碧楼在我们集团的经营之下成为台湾最高端的酒店。
那个时候在台湾住酒店,一个房间大概要2500块台币,大概是500块人民币,已经是最贵的。那么涵碧楼开业之后,我们把价位提升到12300块台币,约合3000多人民币,虽然很贵,但几乎天天客满。
以前去台湾旅游,游客每天坐着车子或者开着车子,一天跑一个点,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但自从有涵碧楼之后就改变了,是游客的度假行为改变了。人们到了涵碧楼之后不出门了,连到湖里面游船的都没有。我们酒店旁边有球场,谁要去打球?没有人出来,因为酒店太美了,舍不得离开。
住在涵碧楼的客人很多都舍不得睡觉,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太美了,一个是太贵了。心里很痛,舍不得,睡着就没有了,一分钟台币是13块半,很贵的。
以前很少有欧美和其他国家的人到台湾来旅游,自从有了涵碧楼之后,欧美国家游客来台湾度假的也多了起来。我们当时就构想,把涵碧楼这个品牌带到大陆来。
汪颖:在选址青岛前,您都考察了哪些地方?最后决定把第一家涵碧楼建在青岛的原因是什么?
赖正镒:其实第一站我们考虑的是北京,就是隔壁这一片土地——菖蒲河公园(备注:采访地点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记得大概在20年前,那个时候长安大街还没有什么楼房,我们来北京住最好的贵宾楼,这里我都不知道住了几十次,我非常喜欢这块土地。但刚好北京当时申请奥运成功了,要动迁很多四合院,结果联合国科文教组织正式行公文给北京市政府,说这片四合院房子不可以动迁,所以这个项目就没有弄成。
当然我也考察过很多地方,像上海、厦门、武汉……后来为什么优先选择了青岛呢?我在桂林已经买地9年了,大概800亩的土地在漓江边上,因为还有110个坟墓动迁不了,所以到今天还没解决。当时青岛夏耕市长到台湾邀请我来,他们动迁的速度很快。青岛给我5块土地让我选择,走到第二块地——黄岛的时候,我一看太漂亮了,我没有看到过这样漂亮的岛。但那个时候黄岛和青岛之间的隧道和跨海大桥还没有通,坐船到黄岛要一个多小时,所以我就问“青黄不接”这个词是不是因为这样来的?市长说不是。(笑)
从大青岛的格局来看,胶州湾是青岛的中心点。现在隧道和跨海大桥都通了,青岛很多重大建设统统集中在西海岸新区,未来的青岛再找这样的土地是不可能的。现在从涵碧楼到青岛高铁站只需要12分钟,新机场也在黄岛这边,所以我果然没有看错。
在一块这么漂亮的土地上,涵碧楼直接有私人沙滩,房子是盖在沙滩上面。坐在别墅的游泳池上,两只脚可以伸到海里玩水,直接可以跳到海上去游泳,也可以看到海里的鱼在游,还有很大的水母在那边飘忽,非常漂亮的。
设计决定命运 营造“六感之美”
汪颖:我想请问一下“天价设计费”的问题,据说您花了近3亿台币来请世界顶级设计师Kerry Hill来设计涵碧楼。
赖正镒:我们有了这么棒的土地,当然要找世界最棒的建筑师Kerry Hill来设计,同时他也是日月潭涵碧楼的设计师。他的设计非常贵,没错,光设计费我们就花掉了近3亿台币,3亿已经可以盖一个酒店了。
我们之所以在设计上花这么多的费用是希望把涵碧楼打造成为一个历史上很重要的建筑。果然,青岛涵碧楼开业两年多,是所有建筑系的学生都要去研究跟考察的建筑。
其实酒店的设计是决定命运的,除了地点之外,就是设计了。未来的好坏,设计已经决定。比如说青岛涵碧楼我们花了将近30亿人民币,6000万的设计费跟整体来比就是小钱,只是说没有人花过这么多钱而已,花不下去。
住酒店一个晚上花600块美金,当你没有花过,第一个晚上是睡不着的,很痛。但是当你住三次之后,就会发现还好,习惯了,这叫做消费观。所以我花6000万第一次很痛,到后来还好。当时跟青岛涵碧楼的设计师谈价格,我在新加坡街道上一直走一直走,调试心情,适应不过来,痛到不行。
两个钟头以后,算了。
我在请Kerry Hill负责规划时,要他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融入当地元素。因此,Kerry Hill在设计涵碧楼时,使用的设计概念及手法非常独特,只有水平和垂直两条线条,就像中国的泼墨山水画一样。
Kerry Hill说涵碧楼是“Ongoing Style”的建筑形式,就是“前进式”的独特风格,这样的建筑风格即使经过十年、二十年也不会觉得老旧,仍是充满价值的建筑。
同时我也请来国际灯光设计大师Nathan Thompson设计涵碧楼灯光的变化,透过光彩明暗反差等手法,使光影伴随自然阳光的强弱而变化无穷,突显主题,营造出神秘幽邃的戏剧效果。
汪颖:涵碧楼的设计的确非常赞,身在其中会有一种能够让身心完全纾解甚至享受孤寂的感觉。这就是涵碧楼想要提供给客人们的独特感受吗?
赖正镒:我想涵碧楼跟别的酒店最主要的不一样就是,涵碧楼给客人提供的是全新的生活体验,卖的是感觉,贵在价值而非价格,就是要给客人“六感之美”,用眼鼻口耳身心感受的全然放松感。
我们希望客人在涵碧楼听不到不想听的声音,获得从来没有过的体验。我们在灯光的设计上花了很多钱,希望大家能够在非常宁静的环境下,安心下来,好好度假。
曾经有一位客人跟我说,在涵碧楼可以享受到孤独。大家在繁华的世界享受了孤独以后,那种心情,心境是非常特别的。所以在涵碧楼,很多作家、创意设计师、企业家……都非常喜欢到涵碧楼来住,他们一般不会只住一天两天,而是半个月、一个月。
涵碧楼 本身就是一种景观
汪颖:您在给涵碧楼选址的时候,是按照经济指标还是旅游指标考量?
赖正镒:一般来讲,经济指标就是地段地点一定要好,我一定会选最好能够离机场30分钟之内,酒店到城市的每一个重要的点交通距离也在30分钟内的。除了地点、交通,再来就是每一个角度都要很漂亮。像南京涵碧楼,目光所及之处就是长江。我去看地的时候,发现长江每天有几千条船要经过,噪音多大,所以我选择内江,长江到南京市中心变成两条江,中间有个江心洲,噪音就刚好被江心洲挡住。
涵碧楼,这三个字,虽然不是我给它起的名字,但至少我在选址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那是一种景观。
汪颖:涵碧楼目前主打酒店,是否也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赖正镒:其实我们在青岛有一些房地产的开发,在南京也有做公寓、写字楼,还是有配套的,要不然纯一个酒店投报率30年也回不来。 因为我们在台湾也是房地产的开发商,所以我们在大陆拿地的时候会跟政府谈判,要有一些房地产的配套。只是说我们做起来不一样,以酒店为主。所以我在选地的时候是考虑酒店,比较不考虑房地产。大陆的房地产开发商都笑我笨,但是我考虑酒店的位置跟考虑房地产的位置,思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在大陆,像涵碧楼这样经营模式的酒店是第一家,还没有形成一个风潮,但是我相信会慢慢形成。青岛涵碧楼开幕两年多,5月份开始就进入旺季了,现在平日几乎客满,也是让我讶异的,这表示大陆的消费和人民生活的品质,在短时间内有了跳跃式的成长。台湾二十几年前经济起飞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情境,并不是一开始人们就有能力消费,或者愿意去消费,也是通过一段时间慢慢培养起来的。
涵碧楼每一个小细节都会让客人感到非常特别。比如像睡觉盖棉被的时候,你会觉得穿着衣服盖棉被好像是浪费。像洗澡,大家可能喜欢冲澡或泡浴缸,去涵碧楼我希望客人尝试一下花洒,那个水的压力刚好是下雨的压力,这么设计就是为了让人们去感受小时候跑到外面淋雨的感觉。
当然,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慢慢来培养客人,我们要有信心。涵碧楼一晚的价格现在是三四千,感觉上还是蛮贵的,但是呢,大家慢慢会觉得,一年给自己两次、三次犒赏,鼓励自己去花一下钱。所以这个价位一般来讲都还是可以接受,这是消费的观念问题,只要改变想法。
涵碧楼不大适合第三个人在,两个人去最好,最好连小孩都不要带,把小孩拜托给爸爸妈妈,两个人去度假,享受那种宁静的感觉。所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有做一些小孩的设备?像台湾日月潭的涵碧楼我们很坚持,但是青岛的涵碧楼我也有点投降,所以做了一些小孩子的设备在旁边,但是尽量鼓励大家不要带小孩。
涵碧楼的环岛路很漂亮,都是海。有两年的时间我拜托市长、区长不要帮我装路灯,我希望客人晚上开着车到环岛路的时候,一进去就看到海的感觉,可以看到星星,看到月亮。但是客人来十个,有九个半给我投诉,说怎么会没有路灯这么暗。所以在半年前我也投降了,我又去拜托市长帮我装灯,结果他一个月就帮我装好了。现在看到一条路,一盏一盏的灯在那边。后来我跟市长说,15年后再拜托您帮我拆掉,因为太美丽的一条环岛路,有了灯光以后就看不到星星月亮了。
当时在工地的时候,我看到月亮从海平面一点一点升起来,慢慢慢慢看到10点、11点,月光洒在海的上面,太迷人了,我都不想离开,就坐在海岸边上看着月亮,那个美景,那种感觉……
改变观念 为客人打造全新生活理念
汪颖:您描绘的意境非常美,涵碧楼主要客群特色是怎样的?
赖正镒:涵碧楼消费群体的年龄大概是35到40岁,我觉得很奇怪,怎么会这样。我分析,年纪再稍大一些的人或许赚了钱舍不得花,30-40岁的人会赚钱,也舍得去花钱,大家都认同一个理念,那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涵碧楼的经营模式完全跟一般的五星级酒店是不同的。在软体和硬体上,我们也跟别人做的完全不一样。涵碧楼为客人提供的不是无微不至的服务,而是“适时的服务”——客人需要的时候,我们服务才会出现,过度的服务就是干扰。比如两个客人正在讲话,服务生去倒茶,就是干扰客人了。
我自己写了几本书,其中涵碧楼员工专用的一本叫《七星级的人生》,就是讲怎么样跟客人服务。员工的观念必须一致,服务本来就天职,做这个工作要给客人服务好。
去涵碧楼好好享受一下看海的感觉。把窗户打开,为了能够让客人看海景,我把窗户变宽十米,中间的柱子都把它拿掉了。拿掉柱子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资金,因为没有柱子会垮下来。
我是学空调的,为了要把空调的声音降到30分贝以下,在睡觉的时候空调调到没有风声,那是很难的。而且室内空气怎么让它冬天的时候不要太干燥,夏天不要太潮湿,屋顶必须要处理空气,把空气过滤好送到房间来。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细节,我们都把它做的非常好。连窗帘打开,都不能有马达的声音,而且那个速度要刚刚好。所以我想这些都是我们跟别人所不同的。
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42年了,从17岁创业就做旅游、房地产,盖房子。我在台湾盖了非常多的房子,所以我很清楚怎么样子盖。像南京涵碧楼本来是3、4月份要开幕的,推迟到8月份,为什么?因为那个花岗石打了4次,工人们贴出来的颜色不一样,最后我们只有到岩场去,帮他们编号,这样磨出来的颜色、纹路才能拼在一起。
汪颖:去过涵碧楼的人都说特别棒,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对涵碧楼的认知并不是很多,只知道涵碧楼是一个很高端的度假酒店。您希望涵碧楼带给客人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赖正镒: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客人晚上8点、9点check in,早上7点、8点就走掉了,我心里很痛,他们不是一分钟13块半,而是一分钟30块。对于这种客人我心里很疼的,表示他根本不懂得欣赏我的酒店,虽然钱我收到了,但是他没有停下来,很可惜。
但从今年开始,我发现台湾涵碧楼的客人3点check in,已经不会有3点零1分来的了,3点以前全部到齐了。青岛涵碧楼也是3点check in,客人们会慢一点,但也4点左右就来了,大多不会在晚餐以后。
涵碧楼的基本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有一个计划叫做全新的生活体验,意思是今天来住了涵碧楼,将是你过去没有的经验。在涵碧楼里,每走一个点,每看到一个东西,都是让你很惊艳的。
走到那,手机拍不完。以前有胶卷的时候,到日月潭涵碧楼,一个人带30卷胶卷是很正常的,现在到涵碧楼去拍500张照片也是正常的,它就是到每一个地方都让你觉得很新奇,而且很优雅,很轻松。
涵碧楼其实就是在卖“宁静”两个字,让你心情沉淀下来,宁静下来。所以我们给客人的感觉就是跟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心情,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汪颖:据了解,乡林集团正在推动“1030计划”,计划10年内在中国大陆进行30个大型地产综合开发计划。除了青岛外,其他城市接下来的布局是怎样的?
赖正镒:现在除了青岛之外,南京涵碧楼在8月份左右也即将开始试营业,位置在建邺区河西中部滨江地区,正对南京市中山路的黄金中轴,紧邻扬子江大道口与汉中门大街中间,是唯一临江的新地标,江景尽收眼底,不远处就是长江沿岸最大的城市公园南京绿博园。
5年多前我买那块地的时候,当时看来位置也是很偏的。涵碧楼是希望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我选地的时候发现,玄武湖没地了,莫愁湖没地了,我说那就长江,于是便选了现在的这块土地。目前已经盖的差不多了,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大概一两个月整个南京涵碧楼就会盖好。
我们经营的不只是一家酒店,而是希望是给繁华都市里忙碌的人们一个可以完全放松度假的空间和体验。我常说,人不是拥有多少,而是使用多少。很多人现在有钱,但是努力想要拥有的,只有使用才算是你的。希望南京涵碧楼能够给长三角地区的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建立南京度假消费新模式。
事实上,要带动一个地方的消费,包括观念、想法如何让它不一样,的确需要花蛮多时间的。我在大陆接触发现,很多企业家都是在30-40来岁,大家的观念和消费习惯都改变了。“1030”计划是希望能够在大陆慢慢地发展到30家饭店,然后再到东南亚、到世界各国,把涵碧楼这个品牌做到全球,行销到全世界。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荣说”(ID:xiaorongshuo),原标题:《赖正镒:从蒋介石行馆到度假酒店 涵碧楼的空间体验哲学 | 创业者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