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生死痛点”!20位文旅大咖“同堂”研讨,三大方面、七大维度激辩文旅走向

旅游 本文作者:执惠 2020-02-03 09:17:12
洗牌、重塑,文旅上演大变局?

疫情重创文旅。在度过一个“痛感”强烈的春节后,文旅业下一步怎么走,文旅企业如何抗御、自强自救,成为时刻牵引甚至“拷问”文旅人的痛点命题,提至“生死存亡”的高度亦不为过。

面对危局,我们都相信冬天之后春天的到来,而在抵达的进程中,文旅人当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为此,执惠通过微信社群组织了一场深度研讨,20余位文旅业内大咖,既有涵盖多领域的文旅企业高管,也有地方主管部门高层,“同堂”激辩,为文旅业尽快走出疫情阴霾,提供真知灼见,为业者鉴,引业者思,共推文旅业发展。

我们将研讨的干货内容予以整理,以下为第一篇。

先看一组数字:2019年春节我国旅游总人次4.22亿,旅游总收入5139亿元,相当于2018年旅游收入的8%。而2020年春节预估有4.5亿人次出游,因疫情而阻断。

疫情对文旅业之重创,由此可见。

2020年接下来11个月,文旅企业应该怎么办?疫情对文旅业影响的节点或转折点,可能在什么时候?文旅企业要熬多久?谁可能退出,文旅业将可能怎样被改造乃至重塑……?

就此,从三大方面、七大维度,20位大咖“同堂”激辩。

01

把脉:疫情对中国文旅业影响如何?

洗牌,是近来研判疫情对文旅影响经常出现的词,谁将被洗牌?洗牌后带来什么?游客不出游、文旅消费项目关闭,需求端和供求端又将如何自处?

传统旅游洗牌,靠天吃饭的时代要过去了

@肖述涛,大美儿童世界创始人

我觉得这次疫情对传统旅游是一次彻底的洗牌,从行业影响来说,意义深远。疫情让我们不仅仅意识到,中国传统旅游那种人挤人的时代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更让我们意识到,旅游靠天吃饭的时代已经要过去了。比如,那些传统旅游景点、旅游目的地,很大程度依赖于这几个大节日的时代,将会因为这个事情发生一些根本性的改变。比如餐饮业的卫生(很多小的旅游景区存在野味),比如服务业如何做到错峰,如何四季都能运营,如何线上线下结合,都能发生一些根本性的结构性改变。

另外,我觉得这个疫情对中国文旅行业是一次教育的机会。比如,因为长时间的隔离,那些自然类景区在解除隔离后,游客量会报复性增加。数量增加是好事情,但最终的目的,还是需要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对亲子文旅来说,特别是自然科普类的营地教育,这次疫情的正面作用很大,至少能让很多家庭在动植物的科普、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旅游健康上面起到积极提醒的作用。

我预测,今年的亲子文旅市场应该是一个井喷期。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各种网上博物馆、(网上)景区也出来了。我认为,场景化、体验感仍然是线上不能取代的。这次疫情对从业者提了个醒,至少给我提了个醒,就是旅游业的广告宣发渠道会因为这个事情发生一些改变,传统的旅游广告可能因为这次疫情受到冲击。

@严晗,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

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管世卫组织并未宣布对我国实行贸易和旅游的禁令,但是其影响已经从国内严格防控转向国际全面防范。

对于疫情,高层作出重要指示,向国际社会释放积极信号,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城市会员和国际专家也陆续发来信息,表示对疫情的关注,洛杉矶等城市发出公开信,号召合作伙伴“对中国游客取消出行尽可能提供便利,从而遏制疫情蔓延。”但是这些会员单位也表示“期待掌握第一手信息”、“目前并不掌握能够预测疫情和对洛杉矶旅游业的潜在影响的任何信息”。

我们要抓住近十年来中国出境游和出境消费的大市场和惯性势力,利用我们的国际合作机制主动发布信息,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形成目的地信息互动,达到如下效果:一是传递正面信息,了解动态,维护形象,以正视听;二是建立沟通渠道,形成对官方信息的了解,增加透明度,增强信任感;三是早宣传,讲故事,形成宣传效应,谋求为文旅经济恢复发挥作用。

@陈芝芳,优品三悦总经理

WHO的决定主要是针对医疗条件不发达地区的防疫能力,不是对中国的否定。该决定对中国文旅业影响不大,因为中国政府本身已经采取了比WHO严格多的措施,文旅行业受到的影响已经最大化。事实上,越严厉的措施意味着疫情越早的结束,对文旅行业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利好。

对于本次文旅业的影响,就当下来说,当然对所有文旅从业者都是一个寒冬。文旅资产类和服务类企业受冲击最大,文旅项目建设企业次之,文旅策划、规划、科技类企业受影响不大。文旅行业本来就是受外在因素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尽早实现科技化、智慧化的大数据体系是抗击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得到金融支持的重要条件。

@刘照慧,执惠创始人兼CEO

其实这次WHO的决定还是会对文旅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实质性的所谓"封锁”,更关键的是国际社会游客及交往的心理恐慌,消除还是不容易的。

@智晨岩,运河集团

WHO的决定对入境游影响较大。入境游分为远程和近程,远程的比如欧美恢复要到2021年了;(近程)周边包括港澳台地区,六七月份会有突破。

入境游要是做港澳台、东南亚的,基本上损失还小,本身团费不高,都是区域短线。做欧美长线的基本上没办法。可以转型做国内包团,或者做出境游销售。传统旅行社的日子最难熬,会出现大洗牌。

推动文旅业恢复的八大建议措施

@周建慧,河南建业集团战略投资研究员

疫情过后,出境游会较快恢复,但要看目的地国家和中国的友好程度;国内游将会以自驾和家庭出行为主,旅行社短期内(3个月)较难拿到业务。长线入境游的恢复大约在一年以上。

我担心会产生不安定因素,因为相当大比例的旅游从业人员是没有底薪的,一旦没有生意,公司也没有他们的预算,会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减免税收(全产业链);2、保险兜底;3、提供无息贷款;4、加大奖励(市场促销补贴和招徕游客补贴)入境;5、公务接待市场化/旅游服务进入政府采购,解决旅行社发票的报销问题;6、落实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企业的带薪假期,为旅行社输血;7、舆论引领游客信心,降低景区、演艺等门票价格 ;8、出台入境游激励政策和外语人才培养计划。目前从事入境的人才队伍已经是日渐式微、凤毛麟角了。 

@鲍毅卿,东方和平国旅总经理

入境游恢复,欧美(线路)至少在2021年,东南亚也要至少半年,同时还要结合疫情第二、第三阶段的发展情况。

@默照-猎户座创始人

PHEIC(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若是三个月为一个周期,我们顺利战胜疫情,今年(文旅业)还能有序恢复一些。当然,我们相信国家有能力战胜疫情。若是万一这次病毒顽强恶劣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彻底遏制,三个月之后再三个月,今年(文旅业)会是怎样就不好说了。负面影响持续加大,是不是应该做更坏的准备和更多的打算?从整体宏观经济和民生领域受到的影响看对文旅的冲击,我也是觉得没有那么容易恢复。

文旅业需求端可能暂时垮掉?

@杨朝睿,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副总规划师

个人理解,这次疫情对行业最大的影响不在供给端,而是旅游需求端。

这次疫情会极大影响中国相当一批有旅游习惯的需求端。很多人原本一年12个月,其中1个月拿来旅游,10~11个月拿来做事。现在疫情至少影响2~3个月的工作,同时造成很多人对经济的消极预期。需求端总量会减少,当一个家庭认为收入会存在较多风险、工作时间受到挤压的时候,首选就是削减旅游娱乐的时间与消费,恐怕这才是行业较为棘手的问题。因为这次的需求衰减不是靠改变产品与方式或者营销能够解决的问题。

@刘照慧,执惠创始人兼CEO

需求端断了,供给端卖给谁?其实是对消费端消费能力释放的重大打击,但供给端是灭顶之灾,旅游商品不像实物商品,卖不完库存起来,百分百损失。

@杨朝睿,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副总规划师

是的,需求端会垮掉。供给端能做的调整对行业的拯救微不足道。

02

预判:疫情将持续多久,文旅业何时反弹

2003年非典对文旅业带来巨大影响冲击,2004年文旅业反弹,此次疫情是否会重复类似轨迹?现金流、现金流,还是现金流,有多重要?文旅企业能熬多久?

最紧急的是让企业能获取现金流活下去

@刘馥馨,巅峰智业总裁助理、创新研究院院长

这次疫情的背景和03年有很多不一样。

1、经济发展的背景不一样,一个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期,一个是在衰退期;

2、三产占比和旅游业的规模不一样,出游人数和旅游从业人数比以前更多,即便影响的百分比不变,但是绝对数会有很大增加;

3、全民反应不一样,有03年的历史教训在,这次无论国家、企业、个人都极其重视,不仅几乎所有景区都关门,村庄、小区都在封闭,不可能存在03年还有7个省旅游人数影响不到100万人次的情况了;

4、经济增速放缓,人们口袋中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用于旅游的弹性消费会减少,很多带薪休假被疫情提前预支。所以预计影响面比03年要大很多,反弹亦不容乐观。

@陈芝芳,优品三悦总经理

疫情过去,文旅行业会有巨大反弹。5月份肯定反弹(因公出行),因为孩子们的缘故,7/8月份暑期肯定达到高峰。目前需要的做的就是为寒冬结束后的盛夏做出充分准备。

@智晨岩,运河集团

疫情过后文旅市场会反弹,但入境游除外。下半年做国人生意的应该会好起来,到暑假应该有高潮。入境游肯定是港澳台、东南亚地区开始恢复,价格战到时候又要开始了。景区能熬到暑假的问题也不大。旅行社是打不死的小强,会出现洗牌,有些人将退出这个行业。

现在最紧急的是让企业能获取现金流活下去,比如无息贷款、质量保证金退还、免税。春暖花开,病毒肯定消失,能活到复苏就不怕。

@张力,百事通旅游创始人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想要不被淘汰还是靠平时的积累和此时的正确策略。旅游行业一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03年也倒了一大批,04年又出现一大批。

@陆锋,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开始转向靠内需消费,而文旅消费的弹性系数很大,这是文旅产业最大的利好因素。这次疫情是一次突发事件,因此影响一定是短期的(国内游暑期基本会恢复,甚至更早,出境游,特别是入境游,恢复期会较长)。而整体经济来看,几个关键指标已经连续多个月走平,相比之前的一路下跌,总是个好的开端。

@刘照慧,执惠创始人兼CEO

这次影响只靠产业自救自我修复难度很大,机制上没有建立起让文旅产业健康的机制,最近强烈的感受到这个产业比农业还靠天吃饭,农业现在都能人工降雨了。如果长远机制不建立起来,一次次的天灾人祸依然会持续冲击这个产业。

@丁云勇,张家界市原旅游局局长、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

反弹会很快的。期待旅游常态化,关键是把旅游消费跟上去,实现好旅游的经济优势。

文旅企业能熬多久?

@曾社武,中惠旅集团投资中心总经理

这次疫情预估持续到5月份,能不能在五一前解除疫情,就看2月10号以前其他省份的疫情情况了。上半年是旅游投资商的寒冬,我们旗下所有景区关闭,根据非典的经验,两个月内都是服务培训,项目推进影响也大。疫情发生,游客下意识都是取消出行,景区没了现金流,能活下来就算命大了。

@程宏,江苏远见控股集团董事长

个人觉得现在谈何时开始增长或者复苏都只是估计,疫情控制不难,难在信心恢复。

当前我们要做的是三件事:

一是旅企是否可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内部沟通,有效控制人员,到期分流,必要时各级干部带头,采取逐级预发工资方法,延续企业生存;

二是旅游业本身具有高度关联性,旅企需要做的是加速融合性转型,比如营地、民宿、景区、街区等场景物业与文博产业、移动互联网业、MCN等加速创新合作,增加B端收入;

三是积极与各地文旅机构协调,提请各地政府出台旅企优待减免等指导意见,做到有理有据。

@吕剑彪,天迈网络创始人

我个人对市场恢复倒觉得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这么多同行怎么活下去。很多公司本来就是靠暑假寒假赚的钱养平日的开支,现在不赚钱还得退(款),还可能把现金都花在寒假这波上了。

@韩泽,某文旅科技公司CEO

从国内宏观经济看,此次疫情危机的影响力不容低估,还有我国在危机发生时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国内的宏观经济更让人担心,需要做一些数据层面的深入研究,简单对标2003肯定是不适应了。

@李论,首旅如家小镇发展管理副总经理

我们对疫情的恐慌小于对经济影响的敬畏,因为疫情我们有机会和能力可控,对经济影响不可控。要恢复,只能先自转再公转,恢复后做好国内游、近郊游、微度假、营地教育,才会吸引入境游。这次的影响远不止几月,恢复自转恐需1-2年。

@龙泊中,中赫集团董事长助理

等这阵子过去,消费会有报复性反弹,不要看短期。旅游是现在老百姓的刚需,我感觉一个季度差不多了,一个季度熬不住就为难了。

@周鸣岐,景鉴智库创始人

旅游是可选消费,是依托于经济发展和大多数人口可支配收入基础上的。这次不仅仅是延长假期,更是让很多农村和企业的产业链切断了。

未来只能看是否能在2月9日后得到控制,不然很多企业会破产,无法想象在上亿失业人口下,如何期待旅游业恢复得多好。最多是小反弹而已。

03

预判:哪些企业将受严重冲击,如何自救

旅行社、OTA、民宿与酒店、景区等在春节黄金周整体被重创,对于大小不一的企业来说,“致命”程度也不一,对应到不同的自身,企业如何自强自救?

三个梯队的文旅企业受疫情影响

@肖述涛,大美儿童世界创始人

我觉得突破这次危机,文旅行业,至少亲子行业的突破点可以有这么几点:

一方面,如何在产品中增强自然、环保、寓教于乐、健康元素,把深度旅游和亲子营地课程结合起来去做;另一方面,如何在互联网上,通过一次传播引流到园区,园区体验的二次传播来树立品牌价值,三次传播带来客户粘性;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传统品牌的信任感将彻底洗牌。

@刘照慧,执惠创始人兼CEO

这两天我们关注了营地教育板块,严重依赖寒暑假,这次疫情应该冲击很严重。包括各种亲子乐园。

@默照,猎户座创始人

国内营地教育是一个上升市场,(目前)只是行业发展的最初期,但刚需的属性已经显现。看疫情的发展,如果延长到5月份,会影响到这个暑假,对今年来说是毁灭性的;如果疫情提早结束,孩子们今年的夏天里一定还是各种夏令营。长期来讲,营地度假和教育还是会持续向好。家长会更在意孩子对自然的认知和教育,亲子的自然度假和教育需要真正的有价值观有情怀的企业去担当,制定更高的安全标准,提升内容和服务品质,不能一味盯着家长的钱袋子。

营地教育和教育营地其实是两件事。地产商可以建设教育营地,但真的做不了营地教育或者教育型营地的运营商。期待地产商按照运营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来建设更多优质的营地,国内营地教育的运营商们也需要一个成长和成熟的周期。

@刘馥馨,巅峰智业总裁助理、创新研究院院长

我认为疫情对文旅企业的影响大概会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旅行社、OTA等中介类企业,预付款付出去了,很难全部退回,另一面游客又期待退全款;第二梯队是景区、酒店、文旅综合体、营地等目的地场景消费类企业,节前做大量营销和活动准备的企业损失更加惨重;第三梯队是文旅咨询和媒体类企业,影响的边际效应会递减。

反思自己,把握下次机会

@张力,百事通旅游创始人

这次冲击看是天灾人祸,对于传统旅行社的业务模式其实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机会。可以反思一下业务模式、产品形态、营销方式包括人才队伍和管理模式是不是落后了?是不是符合目前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变化?这些不想好,下次机会还是把握不住。

@周建慧,河南建业集团战略投资研究员

结合这几天媒体的报道,和代表性旅行社负责人沟通后,我认为:

一、旅行社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上太弱了(自身实力弱,市场声音弱,隶属行业部门弱);

二、疫情面前一个声音,即战胜疫情。此时是树立旅行社正面形象的好时机,通过一线领队、导游、计调发出主旋律声音。

三、短期内解决行业难关只有一条路,即旅行社责任险。这条路需要政府给一把力,为团队取消和善后处理兜底。

四、旅行社业务必受冲击,2020入境游可以不指望了,出境游也无法“绑架”消费者,国内游也会减少,受此惊吓和教育,人们不会在短期内恢复出游信心,即使出行也将以自驾、家庭自由行为主了。

五、抑制疫情后,政府会考虑行业的生存问题,我们可以就文旅行业共生存、同发展的主题和政府想到一起。目前公司稳定得靠自己了。

六、市场恢复是必然,中国的吸引力未减,但国际舆论和政治视听至关重要。

互动及预告

您认为文旅业接下来如何走向,将发生哪些深刻变化?文旅企业应该如何自救自强?欢迎留言。

下一期我们将推出大咖“同堂”激辩干货内容第二篇,聚焦文旅企业的“自救与他救”,与您共克时艰,敬请关注。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