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当前,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相互促进,旅游扶贫的模式越发成熟,旅游扶贫的成效日益显现,旅游扶贫的社会影响日渐扩大。”全国人大代表朱虹认为,乡村旅游已从低层次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点将是怎么避免同质化、低端化、碎片化问题,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创新、个性、体验的要求。
朱虹代表建议,一是要提品味。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融合水平,特别是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时,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改变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
二是要促融合。推动新技术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推动乡村旅游由观光经济到体验经济、访客经济的转型升级,从农家乐向精品民宿旅馆、乡村主题酒店转变,形成以文旅部门为平台,跨界整合、多产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态势。
三是要强管理。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操作、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改善农家乐经营户环保意识不强、对外宣传不够、包装意识淡薄、服务档次不高、整体接待水平偏低等问题,结束“小而散”的自发性发展状态。
四是要育人才。开展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培训,重点培养三种人(明白人、引路人、带头人),积极利用“雨露计划”等培训政策资金培养本土人才,大力扶助当地农户接受旅游实用技能培训,提高群众能力素质,夯实自我发展基础。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原标题:《朱虹代表:推动乡村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