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再开背后:顺义文旅交出了怎样的“战疫”成绩单?

疫情 本文作者:执惠 2020-09-19 10:17:17
推动后疫情时代文旅业复苏,顺义文旅人在行动。

近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民航局发布通知,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要求,逐步将经第一入境点分流的北京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直航。

而在9月3日,“国门”再开,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疫情以来的第一个国际航班。相对更安全的目的地、文旅产业复苏的势头也进一步明显。而这背后离不开广大民众、各行各业、政府机构等持续的“战疫”努力。顺义区文化和旅游局(简称“顺义区文旅局”)是典型一例。比如上半年首都国际机场吞吐量仍超过了千万人次,这背后离不开顺义区文旅局的多重努力付出。

在此前疫情防控关键期,顺义区文旅局通过系统立体的有效防控举措,为顺义区乃至北京市的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也为顺义区的文旅产业尽快复苏提供了较好的局面或条件。在进一步的复工复苏举措规划中,顺义文旅在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局面也正逐步打开。

筑牢“第一国门”防线

在疫情前期,“战疫”是多被提及的高频词,这背后既是国人抗疫的决心,也反映出彼时疫情局势的危急,不容松懈。

当时,顺义区文旅局强化战时管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一线督导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官方信息显示,在今年1月,顺义区文旅局紧急关停全区所有景区和文娱场所,取消大型活动106场,妥善做好游客退票等善后事宜。自疫情发生以来至今年7月,顺义区文旅局全员停休,累计召开防疫专题调度会63次,组织实地检查1.12万人次,对全系统的防控责任到人到岗到区域,全行业639家企业、1.4万名员工见人见帐见动态。62名党员成立了“行业护航先锋队”,在全区首创“小班制”管理模式,形成快速反应管理模式。

此外,顺义区文旅局聚焦关键领域和环节,研究制定防控措施、指导手册等下发企业等。

比如酒店领域。无可避免,酒店是疫情期间受创最严重的细分领域之一,也是疫情的防控重地。疫情以来,顺义区文旅局始终承担着隔离酒店保障任务,联动成员单位和属地,日夜奋战、协同配合,截止9月14日,累计启动67家酒店9846间房间,圆满完成集中观察人员10.45万人(其中,新发地及中高风险地区人员660人、港澳台人员6451人,入境抵顺1153人、在鄂返顺1889人、密接604人、机组集中观察人员8.94万人),机组集中居住人员17.34万人次和新国展工作人员2654人的接待、防疫和服务保障工作,在酒店入住环节做到了零感染、零传播、零事故。

这个成绩背后有不少重要细节。来自顺义区文旅局的信息显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面临开业酒店数量少、工作人员短缺、恐惧心理严重等困难,顺义区文旅局领导分组到各属地实地踏勘、筛选符合条件的酒店,做酒店工作保障接待;酒店专班全时在岗保障,“1家酒店1个专班”点对点24小时联络,全程指导酒店的防疫和高质量接待工作,通过每日报告工作机制确保数据统计准确、信息反映及时、舆情处置果断,确保疫情防控网严密无疏漏。

这些防疫工作举措与成效,给顺义区乃至北京的疫情逐渐受控、局势缓解以及整体好转,提供了重要支持。

加速推进文旅复产复工

疫情带给文旅行业多层次的变化,但其中亦有不变,比如人们的文化或文旅消费需求,这个市场一直在,需要一定的载体予以释放,当然也有助于疫情下市场继续保持一定活力。

顺义区文旅局的一个创新举措是推出“云服务”,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档,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其通过微博、微信号推出了《不出家门,一样享受顺义精彩》系列专题活动22期,涵盖“云阅读”“云创作”“云看展”“云观演”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在数字纪念馆的基础上原创《一起探寻“焦庄户地道”的秘密》系列视频,开启网上爱国主义教育之旅;顺义影剧院《顺义原创剧目展演》推出近50部原创优秀作品。这些举措为顺义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而随着疫情局势进一步好转、整体受控及走向常态化,文旅消费也逐步走向复苏,顺义区星级酒店、等级景区的复工率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相对应的,促销费、拉内需、提经济也成为顺义区文旅局的重点工作,政策扶持、节庆活动等成为其主要切入点。

这包括不限于建立288家房租减免需求企业台账、协助40家文旅企业提出8.3亿元融资申请,同时出台《顺义区促进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扶持办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化简化流程、不设申报时限,做到随时申报、随时受理、及时兑现,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据了解,顺义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申志红始终走在促进复产复工的第一线,她多次走访调研隔离保障酒店和文旅企业,考察在建民宿项目,了解了投入和成本回收比率、民宿运营理念等问题。

顺义还通过创新第五届顺义樱桃采摘旅游文化节表现形式,让游客与顺义樱桃“云对接”,“顺义樱桃‘云’评选”“樱桃营销型微平台”“神秘嘉宾带货”等5大线上主题活动。

通过整合新闻媒体、微信、微博、抖音和小红书等8类媒介平台,这一樱桃采摘节全网曝光度5000多万人次。

同时,顺义区文旅局与北京卫视共同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体验节目《我的桃花源》,融合“时尚、文化、生态、民宿”等多种元素,通过“明星+旅游+直播”的形式推荐顺义区文旅资源,增加游客过夜经济比重。此外,顺义区文旅局也鼓励区内的A级景区推出特色活动、延长开园时间;推出涵盖艺术、民俗、田园、康养等产品的旅行线路,联动发展,延伸消费链。

通过直播实现“带货带人”,既释放和延长了消费需求,实现收益,也给顺义等文旅目的地营销带来更多新渠道、新策略和新方式,这也将助益顺义未来的目的地创新营销和品牌打造。

不止于此,疫情期间,顺义区文旅局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完成《顺义区全国文化中心产业发展组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尺木文创、顺义壹号等老旧厂房改造文旅空间项目建设;启动潮白河顺义段通航游船产品设计工作,积极探索潮白河通航项目合作模式。同时,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双线宣传方式推介中国旅游日,引导人们关注旅游,促进消费。顺义区与昌平区联合开展“从花海到花港”昌顺百里休闲水岸长廊系列活动,推出2条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有效整合温榆河、大运河周边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业结对协作新模式。

后疫情时代如何应对?

后疫情时代,支撑文旅经济运行的市场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目的地城市的竞争发展也正面临新的市场格局,尤其在疫情常态化、内循环新格局等多重背景下,如何促进目的地文旅产业尽快复苏,如何存量做好、增量做大,为目的地找到新的发展突破点,是为关键。

据了解,顺义区文旅局也已有相应的统筹规划。比如今年下半年,顺义区文旅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集中观察酒店服务保障的前提下,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和促消费、提经济为抓手,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全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内部布展工作,力争年底前如期开放,将文化中心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开放式文旅综合体。

其中,在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顺义区文旅局将落实《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潮白河通航引进游船演艺、餐饮娱乐等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游船项目;扶持一批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旅商品运营企业;完善公共旅游文化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旅游厕所革命,不断优化文化旅游服务环境。

在促消费方面,将利用顺义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吸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旅项目入区发展。以“夜间经济”为重点,提升文化元素和文旅活动占比,加大与周边文旅资源的联动;通过文物修缮和提升改造,充分挖掘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红色旅游及文化、历史、教育基地等价值;出台《顺义区乡村旅游管理办法》推进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加快形成高端精品民宿聚集区。

“十四五”将至,下一个五年文旅发展的统筹规划布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目的地城市的未来走向。顺义区文旅局也已在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未来五年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确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推进动能转换,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厕商养学闲情奇文”十四大要素进行业态化创新等。

顺义文旅正在积极布局、创新求变引领发展,比如搭建文旅产业的智力、资源、资本等相融合互促平台。9月22日,由北京市文旅局指导,顺义区区委宣传部、顺义区文旅局主办,执惠承办,以“新文旅新消费新科技”为主题的“2020北京顺义第三届文旅发展高峰论坛”,将在顺义隆重启幕。这一论坛不只着眼于顺义文旅的发展,更将为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的谋篇布局、创新变革提供更多洞见和路径等参考。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