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的一年?不,暑期市场表现让人重拾信心

暑期;旅游 本文作者:肖远山 2022-09-06 16:51:26
除了专业机构的统计分析,我还看到了这些趋势。

2022年的暑假轰轰烈烈的过完了,大多业者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整个市场发展呈现明显的倒“V”字曲线。

6月底开始,全国各大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全面复工复产,部分热门目的地同业累到“吐血”,详情可见文章《文旅人深陷疲劳战,谁是逆势前行“孤勇者”?》

7月底海南疫情突起,接着新疆、西藏等核心目的地接连“退群”,8月份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地方还在继续接待游客。

进入9月,伴随学校开学的是成都、深圳等核心客源城市深陷疫情,大家又被迫待在家里休息了。

趁着闲下来,不如来复盘一下这个暑假旅行市场都发生了什么,也为接下来今年最后4个月做做规划。

这个暑假,我从7.1开始去了清远、十堰、惠州、宜昌、重庆、长沙、贵阳等多个旅游城市,把个人看法跟大家分享一二。

大数据统计摘要

8月29日,腾讯广告联合同程旅行发布2022暑期旅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null

2022暑期旅行报告/图源:同程旅行发言人

虽然这只是一家OTA平台的数据,但腾讯在自媒体有短视频和直播的数据加持,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① 出游需求仍明确存在

机票方面,相信这个暑假有出行经历的,都感受到了价格明显上涨,我个人长距离出行也尽量选择了高铁。

7月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达到历史最高值,再加上飞新疆、西藏等远距离目的地的天价机票,让人不得不觉得,游客还是愿意花钱的。

景区方面,头部景区视频号热度持续高涨,综合热度前10位,分别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武夷山旅游、盈香生态园、阆中古城、云台山景区、成都熊猫基地、长沙海底世界、惠山古镇景区、云和梯田以及和顺古镇景区。

周边游方面,“露营”是这个夏天的最火的关键词,自媒体搜索热度在8月中旬达到今年峰值。

此外,骑行和登山也是暑期周边游的重要形式,特别是今年酷暑的天气,更多的游客跑去城市周边的山里“清凉一夏”。

null

某旅行社游客环青海湖骑行

从这几个方面的数据来看,经过3年疫情的需求累积,一旦有释放缺口,游客就会蜂拥而至。

② 网红城市霸占C位

从城市来看,网红之都重庆牢牢占据该报告“暑期热门目的地城市”和“暑期热门关注度城市”首位。

关于网红城市的话题,我已经在《流量之后还需更多努力,网红城市的“变现”之路》跟大家分享过。

对于年轻游客而言,疆藏青蒙预算偏高,但体验舒适度不高,沙漠/雪山/草原,可能还不如火锅/奶茶/文创更受青睐。

除了我那篇文章里提到的成都/西安/长沙不出意料全部上榜,昆明/贵阳/青岛也非常抢眼,理由建议大家查一下当地天气预报。

null

贵阳网红大排档23点还要排队

③ 小众目的地开始出圈

黔东南州是该报告暑期国内旅游热度涨幅最高的城市,我也在8月底去了一趟黔南州,不难理解为何全国几乎一半的游客都选择了贵州。

十大黑马目的地城市里,贵州省竟然占了仨:黔东南、贵阳、遵义。

null

2022暑期黑马目的地/图源:同程旅行发言人

剩下7个城市里,舟山、万宁、温州都是海滨城市,理由很好理解。

最后4个,分别跟美食和红色主题有关,昭通的牛肉小串、佛山的顺德菜、“中国酒城”泸州和“革命摇篮”延安。

提醒大家留意的是,现在自由行游客很可能只是为了一杯奶茶,就选择了去长沙。

我建议小众目的地深挖当地独特亮点,再通过自媒体破圈。这个“亮点”,美食排第一,历史故事排第二,影视综艺拍摄地排第三。

凸显的主题玩法

在暑期,毫无疑问亲子游占市场主导,但这只是人群定位。

产品主题方面,建议业者关注以下三个领域。

① 轻户外已成为主流

前面分析周边游,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露营”、“骑行”、“登山”,无一例外属于“轻户外”。

我在《还没躺平的,给你几个成功案例参考一下》这篇文章分享过4个成功案例,有意思的是,他们的主营产品也都是轻户外。

年轻人喜欢挑战自我,玩点刺激的,但户外领域有极高的技术门槛,游客想玩但自己搞不定,这时候旅企的机会就来了。

10多年前我在玩户外的时候,户外给人的感觉是穷游+驴友,但今时已不同往日。

对体验舒适度的要求高了,对服务端的付费能力强了,是机会,也是挑战。

② 博物馆凉快且热门

长期高温酷暑应该是今年暑假留下所有人最深刻的印象,重庆的山火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

哪里凉快哪里去,这时候不再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是最应景的出游选择。

从目的地而言,云贵凉快;从建筑物而言,博物馆凉快。

null

笔者打卡贵州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不仅凉快,还能学到知识,完全贴合亲子游客户需求,它们热门也就不稀奇了。

该报告显示,7月博物馆类视频号关注度环比上涨89%,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川菜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排在前列。

③ 社交属性不可忽视

这一段我跳出旅行市场先来聊聊互联网公司,腾讯面对字节跳动的竞争,最大的底牌是什么?

据最新网络数据,视频号日活用户5亿,距离抖音的6亿,仍有不小的差距。

微信最大的护城河,是它的社交属性,你在抖音上加了所有的同事、同学、合作伙伴吗?就算他们也在抖音,但你并不认识。

同理,旅行团产品的“团”字,决定了它也天然带有社交属性,但我们很多业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不去构建你产品中的社交价值,那就怪不得游客选择自由行了。

还剩4个月怎么办

今年还剩最后4个月,对于全年可经营时长不饱满的旅游业来说,非常宝贵。

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就在我撰写本文的当下,我所在深圳的很多社区和写字楼已经封控了。

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去9至12月里寻找宝贵的经营窗口,给自己的企业续命到2023年。

① 对客源地:游击战

年初我在执惠发文预测,今年国内游的复苏程度,各个省市自治区之间,会有较大的区别。

今年过完三分之二,我仍然坚持这个看法,国家一再提倡不要一刀切,那作为客源地旅企,更不能自己一刀切。

我们要对目的地政策、疫情发展有足够的了解和预判,哪里能做就组织客源去哪里,打“游击战”。

比如错过暑假的甘肃,现在就可以去了,同时等待新疆和西藏的好消息;

海南可能还要等一等,但福建、广西也是低纬度地区,也有大把海滩啊。

null

厦门鼓浪屿海滩

你信不信,游客在这个国庆节不会挑食,哪里能去旅行,他就会跟你去那里。

② 对目的地:持久战

对于目的地的“庄家”而言,牌桌没办法到处换,考验我们的是打“持久战”的耐心。

以海南为例,暑假损失一半已不可挽回,但可以“广积粮、缓称王”等待冬天旺季的到来。

精简成本、控制预算、守死现金流......这些建议其实在4-5月份已经给过了。

精致化运营和业务灵活度,对每一家目的地旅企都是考验。

4个成功案例里的海南那家同业,最近已经暂停旅游业务,借助在小红书上的用户基础,做“青年女性成长”课程。

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③ 对所有人:文旅深度融合

这是我迄今最后一次出门在贵州的收获,也分享给大家。

国内游体验越来越雷同,就算疫情影响消除了,“内卷”是大家不可回避的话题。

深刻理解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深挖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处文化瑰宝,并把它打造为有竞争力的文旅产品。

少数民族只有55个,但春秋初期的诸侯国还有148个,还有潮汕、徽州、敦煌这样高辨识度的汉族地域文化。

null

敦煌莫高窟

如果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有极强地域特色的在地文化,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这些带有鲜明独特性的稀缺文旅资源,既会成为游客前来的理由,也会成为我们的产品竞争力。

最后的话

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越来越多的同业离开了这个行业,令人扼腕痛惜。

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如果说我个人获得了什么收获,那就是对这个朝阳行业的信心加持。

疫情仍在继续,但暑假旅行市场的表现,告诉我们只要有一点机会,旺盛的出游需求就会释放出来。

消费降级、心理恐慌......肯定有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是把它们当作我们躺平的借口?

我们背靠的是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以及国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是我们最大的基本盘。

7月份火爆的旅游市场,不仅让航司、酒店、旅行社、景区等直接相关产业获益,餐饮、商超、娱乐、农业多个行业都被带动了。

文旅产业是真正的“共同富裕”,企业赚钱了,年轻人就业了,整个产业、整个国家就都富起来了。

这是每一个文旅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