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时代,该向过去告别了

文旅;市场趋势 本文作者:刘照慧 2022-11-08 09:14:37
文旅的运营端需要新思维,新赛道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有一段世人皆知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也是失望的冬天,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话用来描述当下的文旅产业再恰当不过。我们简单回顾下现代文旅发展的历程,也许从中你能更深的感受到这段话的含义。

1989年中国正式开始文旅现代化的发展大潮,人们告别出门靠介绍信,开始有了观光游需求,文旅开发也主要以圈资源为主,尤其是名山大川、文化资源景区,老天爷、老祖宗赏饭吃,模式基本以门票经济为主。旅行社、组团游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商务旅行开始出现潮流性需求,PC互联网高速发展,到199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国际上诞生了prieline,Expedia,中国携程、艺龙成立,以酒店住宿和机票为主的商务旅行催生了至今为止仍然主导我们商务出行的服务巨头。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地产迎来高速发展期,文旅+地产模式开始成型,地产+文旅通过文旅勾地和土地增值,解决了文旅前期巨额投资来源,同时借助一二级开发实现5-8年投资快速回收,地产+星级酒店、+度假区、+主题公园、+景区、+特色小镇,狂飙突进到2017年,以万达售卖掉几乎所有文旅资产为标志性事件,文旅地产模式开始走向衰落。

2010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彼时,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开始转轨,2011年微信诞生,同年美团成立,2012年滴滴成立,自由行开始超过跟团游,旅行社的好日子开始式微。到2015年携程收购艺龙,吞并去哪儿,2018年同程艺龙上市,OTA时代格局已定。

2018年到疫情爆发的2019年前,是文旅地产最后的疯狂,几乎所有地产商都冠以文旅的外衣来勾地、开发,但随着国家对“房住不炒”政策的坚持与贯彻,加上疫情三年的冲击,文旅地产商几乎全面暴雷,先前重资产的投入变成巨大的包袱,新开发文旅项目只能借助国企或者政府专项债解决前期巨额投入,文旅行业的重心和关注点重新聚焦到需求侧,通过运营变现变成了核心能力,因为没这个能力的,基本这三年都被洗牌了。

如今,新建重资产项目,主体从原有民企拿IP勾地,逐步变成了属地省、市国企。单纯文旅项目很难立项或者仅靠运营回收存在难度,只能整合到片区的综合开发变成乡村振兴、新能源、城市更新、水利整治、矿山治理、土地修复的一个子项。然后具体项目再单独开发或者面向社会招商。

文旅的运营端需要新思维,新赛道,城市大休闲、乡村微度假,数字化驱动下的城乡双向流动,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新运营,更重要的是新模式。

文旅地产投资这三年内基本全面撤场,很多人还没做好准备,还在存在幻想,新的产业替代在投资上必须有全新的逻辑和玩家,政府搭台,产业驱动,产品为核心、运营为王,新商业模式闭环急需设计和新的验证!

不管你喜不喜欢,文旅新时代已经到来,时代抛弃你时,连个招呼都不会打,该向过去告别了。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