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在地方政府招商中,很多人抱怨文旅项目落地越来越难,其实之前也并不容易,尤其是大项目,曾几何时,一个地方文旅招商项目签约都是几十亿起,甚至上百亿、千亿。大家都知道那是地产部分在支撑,地产不是原罪,更不是过街老鼠,只是不同发展阶段重要性不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调整,跟很多产业一样,一窝蜂狂飙突进,风口一变,急刹车,猛回头。很多行业都有这样惨痛的经历。
但不可否认,文旅之所以跟地产交叉,其实是在跟工业,房地产抢夺最贵的生产要素,土地。那文旅的账该怎么算?我想要算三笔账,经济账、社会账、人文账。
这些年我们算了太多经济账,最近有些地方文旅招商用地最少要对比工业用地产出的坪效,这就是典型的经济账,税收贡献、GDP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社会账,文旅的综合带动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带动老百姓的就业、很多工业欠发达的地方,文旅大多做的不好,不重视、不投入、不会做,更重要的可能不算这笔账。反而是很多二产不发达的地方,乡村振兴主要靠乡村旅游,无论是开民宿、农家乐、还是直接参与旅游服务,都是带动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好方法。
人文账我认为算的最少,也最容易忽视,很多时候是项目难以落地很大的原因,因为不这么算账,文旅项目从回报周期到税收贡献及占用的资源都“不划算”。文旅只要这么算账,不考虑其综合带动性,文化品味,城市风貌,人文历史保护,游客,孩子们有良好的文化滋润,和快乐玩耍的地方,唯GDP和税收是尊,文旅就不可能获得普遍认可,我见过太多几千亿GDP的城市,人文建设,精神产品不说一塌糊涂,也是十分平庸,真的很可怜。
这么多年经济建设,有些地方可能穷的只剩下钱了。当然,更多地方,钱也没有了。几千亿GDP的城市人文风貌,城市文旅内涵几乎看不出来,千篇一律的楼房,门可罗雀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跟中国很多小县城一样,看不出精神的饱满,人文的底蕴,文化的润泽,很难在人们脸上看到平和、淡然、从容、大气的内涵,更多是疲惫、焦虑、茫然和无所适从、灵魂无处安放的世俗气,仔细想想,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我想,这么多年,我们走的太快了,要等一等灵魂了,当然这几年,经济下行压力骤然增大,我们更需要灵魂的慰藉和文化的滋润,但是,很多城市还有吗?文旅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