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砸9.52亿、背债20年,甘肃渝中文旅项目,问题所在何处?
近期,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甘肃榆中县一个占地200多亩、总投资9.52亿,包含场馆建设和道路配套设施综合市民公园文旅项目。
榆中市民中心效果图 图源:网络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榆中通过借款方式,负债20年筹措资金用于建设,宁可民生安置工程不搞,也要做“面子工程”。根据了解,该项目采用过去多年来在很多地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文旅项目投资的常见模式“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甘肃渝中政府于2016年,通过公开采购,与社会资本方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渝中政府所属的平台公司渝中建投共同组建了渝中县市民公园的项目公司。
该"PPP"共建模式采用政府全额付费的方式,榆中县政府需在未来20年内向社会资本方(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支付费用。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付款计划,投入运营的第一年,渝中县政府需支付逾5000万的费用,此后逐年增加,到后期费用达每年1.8亿,总计支付费用达21亿。
不仅渝中县财政状况紧张,整个甘肃省也并不富裕。根据2022年的数据,甘肃省债务总量为6,087.5亿,而GDP为11,201.6亿,负债率高达54.3%,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四。然而,甘肃省在同一年的全省财政收入仅为907.6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花一分钱,也需要七年多的时间才能完全还清债务。
2022各省负债情况 图源:网络
对于该项目,我认为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定位不清晰。无论是公园、场馆还是漂亮的公路,其服务对象是谁?考虑到渝中县仅有47万的常住人口,即使它靠近兰州,这样的项目也难以成立。这是典型的硬件设施丰富,但内容不足的项目。
第二个问题是投资核算未考虑运营难度和压力。在该项目中,未充分考虑运营的角色,尽管每年需支付数百万的运营费用,但仅建设费用就已超过9亿。由于运营回收的可能性较小,该项目的投资回报模型无法支撑。
第三个问题是项目的同质化程度过高。考虑到兰州已有城市公园和展览馆,无论是针对本地人还是游客,该项目均缺乏独特的差异化特色,难以吸引目标群体。
实际上,此类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并非个例,我曾在许多地方看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脱离实际需要,一味追求规模宏大和奢华豪华,地方项目建设可能只会沦为纯粹的面子工程,缺乏实质性意义和长远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