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评文旅丨2023即将结束,“即时生活”趋势你看懂了吗?

本文作者:刘照慧 2023-12-29 19:08:58
即时消费或成主流

最近看了《三联生活周刊》的12月份刊,主题是《2023年度生活方式:即时生活》,本期专题对2023年的消费趋势做了总结,分享给大家。

2023年初,三年口罩结束,人们预想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如期而至,相反,年轻人中却不断出现一些消费的怪异现象,网络热词——短暂逃离、反向消费、躺平、特种兵旅行、上香上庙、citywalk甚至身份出租等层出不穷。人们不是不消费,而是消费方式更加强调刚需和实用,把钱花在缓解焦虑,或者满足“此时此刻此地”的兴趣,消费在降级的同时,又呈现出充分的分层分级。

null

“寺庙游”爆火 图源:网易数读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得到了这样一个评论:“当前生活方式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心理状态的巨大转变。疫情对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身处的‘变局时代’,它让我们生活的传统框架发生了变化。如果说父辈的生活轨迹像是一条预设的铁路,那么‘80后’‘90后’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条自己可以选择道路的公路,而现在更年轻的数字一代,他们却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漂流,没有确定的路线,面对的是无尽的不确定性。”

null

新消费群体涌现 图源:CBNData

波兰社会学家扎伊格蒙特·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把这种社会形态描述为“液态社会”,并提出了“流动现代性”这一概念,这种社会形态跟传统的固态社会有明显区别,它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和暂时性,让世界成为瞬息万变的“流沙”世界,比如社会消费趋势、心理结构被流量驱使或者驱使流量汇集。这种社会形态一方面释放着活泼、有生机的元素,但另一方面流动性也意味着边缘化和安全感的丧失。

因为流动,人们经常改变职业、位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伴侣,但哪怕同一代人中还存在不小的撕裂感。比如董宇辉、孟羽童事件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年轻人的职场观念,以及年轻人打卡式旅游背后的消费趋势,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结婚生子冷漠的态度、越来越高的离婚率等。

null

离婚占比提升 图源:腾讯新闻谷雨数据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还是追求稳定性的,这是本能的倾向和标准模式,但趋势表明,这种状态在面临难以维系的状态甚至很有可能崩盘,而即时消费正逐渐成为一种灵活且多样性需求的表达。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