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从青海旅投破产谈国资文旅项目避坑策略

青海旅投;文旅投资;曲江文旅 本文作者:陆锋 2025-07-11 11:04:31
远离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除非自身的独特性超强,否则运营再努力也事倍功半。

最近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及其下属13家子公司一起宣布破产清算,4.8亿注册资金沉没,在旅游业界引来一片喧哗。从其业务板块来看,人造文旅小镇、露营、旅行社、会务、汽车租赁、融资担保、旅游科技、文化运营等等,一应俱全。但共同的特点是资产质量差,烂尾项目和违规开发比比皆是,高层管理者贪腐严重,成为国资投资文旅项目的反面教材。

较早的还有2024年九月,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大庸古城发展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进入重整申请。此外更有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桂林旅游、西安曲江文旅等连年亏损(桂林旅游仅2023年实现微利)。

究其原因,既有盈利模式过时或不合理,如桂林旅游和曲江文旅;也有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草率,如张家界旅游的大庸古城项目;更有公司治理混乱,肆意违法违规,如青海旅游投资集团。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问题都是个别公司的个体行为,不能由此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但这些现象毕竟导致了社会和业内对国有资本投资文旅项目议论纷纷。那么国资应该投资文旅项目吗?国资如何才能投好文旅项目?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判断的核心问题。

首先,我们旗帜鲜明地认为,国资应该投资文旅项目,原因有三。

一是中国经济已经明显进入了依靠消费拉动的阶段。文旅消费具有大众化、可复购、消费弹性系数高等特点。在当前房地产疲软导致整条产业链上的大众消费品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文旅是促消费的重点领域。依托资源,开发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旅项目和产品是扩大文旅消费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

二是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经济几十年的稳健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对满足精神需求,体验感十足的文旅产品的需求在持续上升,消费频次也在明显提高。

三是从投资端来看,随着近年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社会投资普遍比较谨慎,尤其是对文旅这种长周期的项目。

基于以上这三点,国资作为全社会具有战略性、指向性作用的投资主体,投资文旅项目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正当其时。但应该投,不等于随便投,胡乱投,违规投!

那么国资投资文旅项目要避哪些“坑”呢?

1、避免目标多元化

由于是国资,总是承载着太多的目标,甚至是领导个人的诉求,既要又要还要,项目盈利这一根本性目标从一开始就被大大忽视,一旦财政输血接续不上就面临死亡。即使是短期内必须忍受为了市场培育、区域带动性等诉求而造成的亏损,也应该有若干年后的盈利目标。

2、避免资源价值高估

从旅游产业来说,资源品质跟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不一定划等号,市场吸引力才是资源的核心价值。张家界的大庸古城根本败因就是高估了一个没有吸引力的资源——没有任何遗存的历史上的古城。

3、避免资产质量拉胯

没有一两项以上的优质资产,营收和现金流的问题马上就会让公司举步维艰,并陷入恶性循环。

4、避免区位条件太差

旅游者的时间永远是有限的,远离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除非自身的独特性超强,否则运营再努力也事倍功半。

5、避免开发景区类项目

经过四十多年的旅游业高速发展,国内绝大部分自然和文化类旅游资源都被开发完毕。而且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景区类产品只能吸引游客一次。而投资住宿、餐饮、体验、活动等配套类项目,游客复购的机会要大得多,更有利于项目的持续经营。

6、避免轻运营的陋习

没有持久的高质量的运营,不仅旅游项目本身举步维艰,而且今后的项目开发质量也很难提高。同时,国资切忌固步自封,而要善于跟社会资本的运营类专业公司合作,积极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新产品开发和提高运营质量上下功夫。当今的旅游市场,仅凭国资自己掌握的垄断资源已经不能高枕无忧了,上市公司桂林旅游的衰落就从这方面给我们提了个醒。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