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评文旅|文旅产品需要重新定义设计

本文作者:执惠 2025-10-10 14:02:37
这是个场景大于产品,体验大于服务,内容大于功能的时代,消费体验是最后的答卷,情绪价值变成衡量的天平。

前几天在湖北梓有集项目上,完成了整个梓有集艺术生活节的活动的呈现,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开业活动,而是把一个长达三年准备,投资达五个亿,七位著名设计师共同完成,凝聚无数人建设施工心血,在一片荒芜上拔地而起的项目完整的介绍给业界、市场消费者的亮相过程。

这个过程让我有全面的视角了解一个项目的全貌,这几天我跟众多优秀设计师一起交流很多,包括谢柯、庄子玉、孙天文、相南等,我从中得到了三点启发,我认为这很宝贵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认为文旅产品需要重新定义设计。

首先是投资人和业主对设计的重视度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个审美至上的时代,同时也是注意力争夺的时代,当美颜大行其道,短视频传播包罗万象时,一切美的东西都能得到关注和传播,美就是生产力,好的设计是美的表达者和转译者,理应得到重视,但我说的重视不是找一个或一些著名的设计师就万事大吉了,做甩手掌柜最后得到的可能是一个行活,而是要与他们共创,要提出审美要求,这对甲方要求就高了很多。梓有集这个项目能出彩,很重要的一点是甲方湖北联投集团很专业,请来七位著名设计师让大家协同又互相激发,这个赛马机制带来的不是自己理解的标准,而是互相比拼的结果。

其次要重新定义设计的维度。

我说的这个设计,实际上是广义上的设计,包含了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最重要的是集合在一起形成的体验设计。以前的设计都躲在后台,用作品跟消费者交流,但各自单打独斗最大的问题就是各自为战,彼此割裂,各自完成自己的活,没有人为最终的消费体验负责。这是个场景大于产品,体验大于服务,内容大于功能的时代,消费体验是最后的答卷,情绪价值变成衡量的天平。诸多设计门类的集合需要重新定义设计的工作流程和合作方式。后台的设计师们需要走到前台,走出舒适区,走向消费终端才能重塑消费体验。

最后要重新设定评估设计价值的角度。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用户为出发点,互联网思维的用户导向对设计将有很重要的影响。设计最终面向的是消费者,终端用户的体验和感受以前是被忽视的,即使用户抱怨设计师也听不到,项目中这些设计问题的存在会一直影响项目的体验,但一般不再有改进的机会,将来用户视角的反馈可能直接影响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设计之初设计师要主动以用户视角来衡量自己的作品,完成后更要留出沟通通道和设计留白,在实际产品体验中留出改进空间,不断迭代,直至用户满意,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了作品。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