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态”平衡: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本文作者:任国才 2017-03-21
古镇保护与古镇旅游开发运营需要努力做到形态、业态、生态、文态、神态,五态兼具基础上的五态平衡,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古镇的永续保护。

春节期间,笔者考察了朱家角(上海市青浦区)、枫泾(上海市金山区)、塘栖(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等“第二梯队”的江南古镇(“第一梯队”是“江南六大古镇”: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周庄、苏州吴江区同里、吴中区甪直,浙江嘉兴桐乡市乌镇、嘉善县西塘、湖州市南浔区南浔),发现每个古镇的停车场都是车位难求,临河街道上商铺林立,跨河古桥上人头攒动,旅游发展的红火可见一斑。每个古镇在古镇保护方面都下了大功夫,从古建筑的修复、到古街区的整治、再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形成了总体完整的古镇风貌区,也成为古镇核心旅游区。

遗憾的是,在古镇核心保护区之外,一河之隔甚至一路之隔,总有一些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兀然矗立;在古镇核心旅游区,传统商业业态中混杂着KTV、酒吧等现代娱乐业态,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业态组合都不伦不类;穿过古镇的河面上,漂浮着方便面、塑料袋等各色垃圾,显得格外刺目……

根据笔者对中国各地著名古镇(长三角第一、第二、第三梯队古镇,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和顺古镇,贵州青岩古镇、安顺旧州古镇、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广西贺州黄姚古镇,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江苏淮安河下古镇,天津杨柳青古镇等)的跟踪研究,结合对欧美著名旅游小镇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古镇保护与古镇旅游开发运营需要努力做到“五态”平衡,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古镇的永续保护。

一、形态:风貌协调风格统一

老街巷、老房子、老桥梁、老石板路、老物件……构成了古镇的基本形态,是古镇依然被称为“古镇”的视觉环境,也是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根据某项游客抽样调查显示,吸引游客的第一因素是古镇的整体风貌与环境,其次才是古镇中的具体景点。经过阮仪三教授几十年的持续呼吁和众多专家学者的抢救努力,大多数古镇已经编制了《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在法定规划的强制约束下,核心区形态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但是,在全国性的快速城市化浪潮下,古镇也难以独善其身,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的保护情况堪忧。特别是长三角区域的古镇,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的保护要求(限制建设、限制高度)屡屡被突破,新建建筑的形态风貌与传统建筑街区形成强烈的反差,古镇核心区被现代建筑包围成“文化盆景”,造成视觉上的负面印象,也大大压缩了古镇旅游和休闲的空间。

乌镇按照“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保护古镇风貌,力求原汁原味,具体做法归纳为“迁(外迁历史街区内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拆(拆除不协调建筑)、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旧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补(对历史街区内成片的断缺空白处,按旧制用旧料补建旧建筑,以连缀整体)、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在20多年实践中探索出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南浔古镇2016年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巨资,重建25处历史建筑、修缮51处,基本恢复古镇区重要节点和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对古镇保护范围内的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全部腾退,外迁2500多户居民降低古镇人口密度,实现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互相促进。笔者考察过瑞士维尔比耶滑雪小镇,所有新建建筑最高不能超过六层,新建建筑外观与传统建筑保持风格统一,建筑屋顶必须覆盖传统的石片,建筑外侧必须贴上褐色木片,与传统老建筑保持风格与色彩的协调一致,虽然随着旅游的发展,小镇有多次更新并新建了不少新建筑,但小镇的整体风貌始终保持协调统一,从远处看,依然是阿尔卑斯山下依山而建的传统小镇。

随着古镇数量的日益减少,为数不多的古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古镇保护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在各类古镇规划中,对古镇保护都有明文要求和专业指导,总体已经比较成熟,笔者建议,应该在现有古镇保护规划基础上,引入城市设计“天际线SKYLINE”的理念,对古镇整体天际线进行规划,重点对建筑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的改建和新建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控制和引导,以实现古镇整体形态和风貌的协调统一。在古镇保护的方法和策略上,已有乌镇、南浔、同里等多个古镇的实践和模式可以直接借鉴和参考,考验的是古镇所在地政府对古镇保护的决心(保护往往涉及巨大的前期投入)和对古镇旅游发展的信心(经济回报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业态:传统现代有机融合

如果把形态比喻为古镇的骨架,那么,业态就是古镇的血肉。传统的古镇,往往集商贸、交通、生产、生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既是交通集散地,又是商贸流通地,同时还是生产加工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大规模工业化对传统手工艺的巨大冲击,古镇的大多数传统手工艺步入衰竭;高速公路和铁路等现代交通取代了传统水路交通,水运基本走向衰亡,与水路交通相关的业态也随之消亡。在没有新产业替代和新业态注入的情况下,历史上曾经繁华的一些古镇正在进入产业空心化和业态空虚化状态。

旅游开发和发展带给古镇产业复活和业态更新的新机会。“无商不活”,商业和购物在古镇旅游开发中率先发展起来。目前,很多古镇旅游购物类业态比重过高,“过度商业化、业态同质化、商业庸俗化”的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古镇的核心区成为购物街,叫卖声不绝于耳,大路货甚至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其中,成为让游客失望甚至厌恶的地方。

古镇的传统业态与现代业态应该如何组合?古镇业态应该如何布局?什么样的业态配比才科学合理……相比古镇保护方面的系统研究和专业规划,古镇业态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大多数古镇都没有做过古镇业态专项策划规划,古镇业态的更新和发展大多处于自发状态,而自发的结果往往是业态的杂乱和无序。业态定位、业态布局、业态组合、业态配比,是古镇业态的四大要素,也是中国绝大多数古镇的薄弱环节。

成都宽窄巷子在保护形态的基础上,在业态更替和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宽窄巷子由三条巷子组成,宽巷子业态定位为“闲”,以蕴含深厚文化特色的餐饮和茶馆等业态为主;窄巷子业态定位为“品”,业态以西餐、咖啡厅、会所、主题文化商业等为主;井巷子业态定位为“泡”,以酒吧、夜店等业态为主。通过业态策划和定向招商,宽窄巷子拥有餐饮、酒店、茶馆、零售、酒吧、健身等多种业态,成为成都传统文化体验与现代旅游休闲融合的典范,成为成都市民和外地游客蜂拥而至的都市休闲旅游新地标。乌镇总结东栅业态比较单调(主要是故居类和购物类)的经验教训,在西栅业态上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重点发展了民宿客栈、特色餐饮、精品酒店等新业态,形成了“旅游观光到东栅、休闲度假到西栅”的新格局。根据相关研究,古镇业态可以分为六大类:旅游购物类、特色餐饮类、宾馆客栈类、休闲娱乐类、旅游演艺类、综合配套类。大多数古镇亟需对特色餐饮类、宾馆客栈类、旅游演艺类等业态进行培育和发展,主题客栈、精品民宿、文化演艺等新业态方兴未艾。

三、生态:环境宜人整洁卫生

随着古镇城镇化的加快和游客的大量涌入,古镇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一个大问题。其中,环境卫生和水质保护是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也是居民和游客感受最强烈的两个方面。古镇的环境卫生欠佳问题,既有游客和居民的不文明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也与古镇运营管理方面的纰漏和不足有关。借鉴迪士尼、环球影城、长隆海洋王国、常州恐龙园等国内外主题公园的成熟做法,可以用多增加垃圾桶+多增加环卫人员的策略较好地解决。每隔几十米甚至几米距离就放置醒目的垃圾桶,最好是具有鲜明色彩或文化符号的分类垃圾桶,方便游客和居民把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中;安排环卫人员每天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理,定期巡查和扫除地面和河面上的垃圾,节假日加大清理和扫除频率。通过保持古镇游览区优良的环境卫生状态,引导和鼓励居民和游客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共同保护古镇的环境卫生。

经济发达地区的古镇,水体大多面临流动不畅、水质下降、富营养化等问题,虽然政府投入不少资金,但由于古镇河道水体与周边河道水系相连,在区域河道水系的水质改善乏力甚至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古镇内的水体要独善其身很难。很多古镇所在地政府投入巨资改善水体,如南浔古镇开挖河道7条,对所有河道进行清淤,并利用备用水厂实施景观水预处理,计划全面提升河道水质。但是,古镇河道水体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效工程,由于监督和管理机制的疏漏,很多古镇水体往往是保持一段时间后又逐步变差。

浙江省在河道治理方面推出的“河长制”值得很多古镇学习借鉴。2013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各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牵头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承担河道日常管理、协调推进河道治理、监督日常清淤保洁等“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实现全省河长全覆盖,并将河长制延伸到小微水体。古镇所在地政府,可以对古镇涉及的河流水体建立专门的河长制,实现河流水体管、治、保的一体化。

四、文态:人文传承文脉延续

古镇之所以是古镇,除了物质形态的“古”文化遗产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至关重要。物质文化遗产是古镇的硬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古镇的软件。许多仿古新建的古镇街区,甚至拆除重建的古镇,形态和业态上都有古镇的“外形”,但内核上缺乏古镇的文态。

欧美国家在文脉传承与文化展现方面值得古镇学习借鉴。美国弗吉尼亚州一直是大英帝国殖民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首府,也是催化美国独立与建国思想的摇篮,1926年,古德温博士与慈善家约翰·洛克菲勒二世,鉴于威廉斯堡的历史价值及担心它的永远消失,开始了威廉斯堡殖民地旧址的历史遗迹保存工作。起初他们只先整修几间重要的建筑物,慢慢扩展成大半个城镇的修复,最后总共完成了威廉斯堡18世纪时期85%的建筑的整修和重建,为的是让后代子孙仍有机会看见前人所留的历史遗迹。除了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整修,威廉斯堡以18世纪的殖民地历史与生活情境为主轴(尤其强调1774—1781年的独立战争时期),运用“恢复活的历史城镇”的生态博物馆理念来进行规划,让游客可以“时空转换”回到昔日的殖民地环境。工作人员(还有相当比例的志愿者)除了长期进行的建筑物修复工作外,还开展生活化的解说扮演活动(如穿着18世纪时期的服装、扮演当时的名人或各行各业的市井平民,直接生活驻守于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物内外,为游客解说早年的生活点滴);更独特的是,活动的安排每周各有不同,甚至特殊纪念日也有当时情境的表演活动。为了让昔日的传统民俗文化与生活技艺(包括食、衣、住、行、娱)得到传承,威廉斯堡殖民地基金会规划众多特殊的教育研习活动让大众参与和学习,如笛鼓乐队的训练营、历史研习营、殖民地生活体验营等。在美国亚拉巴马州门罗维尔小镇(美国著名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哈珀·李的家乡;哈珀·李在美国文坛的地位相当于鲁迅之于中国文坛),每年5月,门罗维尔博物馆都会上演《杀死一只知更鸟》情景剧,情景再现当年法庭审判的场景,而所有的演员都是由门罗维尔小镇的居民担任。这台情景剧成为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内容,情景剧的收入都进入博物馆基金会,用于促进门罗维尔的文化传承与文态保护。

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艺术馆,是古镇文脉延续的见证和文脉传承的基地,应该努力成为古镇的“标配”。同时,古镇应该尽可能多地恢复地方民俗、传统节庆、打造和推出历史情景剧等,吸引和培训当地居民成为表演的主体,鼓励当地年轻人担任文化志愿者,一起担任演员参与文化传承,同时鼓励游客的参与以及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学习,这些不仅是古镇文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旅游吸引力的所在。

五、神态:原住民+新居民

“小桥流水人家”是古人对江南古镇的诗意概括。“小桥”和“流水”是江南古镇的风貌,而“人家”则是古镇的灵魂。古镇的建筑与环境是“形”,古镇的人则是“神”。有常住居民的古镇,“形神兼备”;没有常住居民的古镇,“灵魂出窍、魂不附体”。古镇的常住居民,既包括祖祖辈辈居住在古镇的“原住民”,也包括迁入古镇的“新居民”。原住民延续了祖先的血脉,是古镇文化传统的守护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古镇活态的文化环境和旅游氛围,他们是古镇旅游的客体,是游客游览和体验的对象;部分原住民也是古镇旅游的主体,是古镇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古镇的“新居民”是因为古镇旅游开发和发展迁入古镇居住的人,他们在为游客提供各类旅游服务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古镇的新神态。

嘉兴西塘古镇被誉为“活着的千年古镇”,大量原住民仍然生活在古镇核心区,吸引了国内外文化爱好者到西塘深度旅游。汤姆·克鲁斯拍《碟中谍3》之所以选择到西塘取景,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西塘有中国最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而丽江大研古镇之所以吸引全国各地的小资千里迢迢来寻找“艳遇”,古城内众多的客栈“功不可没”,而客栈最大的魅力,是客栈的主人——一位美丽的老板娘或者一个有故事的老板。这些客栈的主人们是大研古镇的“新居民”,各自带来了全国各地的文化特质,汇集在丽江创造了新的个性特色,增添了丽江古城的魅力。

形态、业态、生态、文态、神态,五态兼具基础上的五态平衡,正是古镇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道。

*本文作者任国才,执惠旅游专家作者,景域集团助理总裁,大市场部总经理。


FvqP3dyN3O5-u2e4weSq-PkEmA_3.jpg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