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惠【2017境外海岛游研究报告】发布会

活动 本文作者:执惠 2017-04-07
2017年首届国际海岛游资源对接大会上,执惠的研究团队跟大家分享了近期的研究成果:《2017年境外海岛游研究报告》。

4月7日,由执惠、趣旅联合主办的《2017年首届国际海岛游资源对接大会》,以“时代创蓝海,连接‘岛’未来”为主题,汇聚20个海岛国家、地区,30个海岛城市,25个国际代表团,以及旅行社、OTA、航空、度假酒店、旅游投资机构和研究机构等500余名中外嘉宾,为海岛游资源、渠道、产品和资本搭建连接平台,为产品结构升级、营销手段创新、服务体验提升、多元市场培育提供解决方案,共同开启海岛游的新纪元。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嘉宾演讲整理而成:

演讲人王惠:大家好,那么接下来由我代表执惠的研究团队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近期的研究成果:《2017年境外海岛游研究报告》,大家手里也都拿到了完整报告,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报告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海岛游为企业带来的价值点,更具体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完整报告。

出境游近年来的火热引发了众多业内企业的关注,出境游市场被看好,那么在出境游的这块儿大蛋糕中,海岛游绝对算的上是一个耀眼的存在,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2011~2016年的中国出境游客数据显示,虽然整体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但是整体增速是放缓的,而据统计,海岛游客在出境游中的占比从2014的20%上升至2016年的30%,这一数字的变化,显示出境外海岛游的增长速度是超过出境游的。市场太诱人,那么企业应如何从中分一杯羹呢?我们从用户需求到产品到产业到未来趋势,围绕四个问题展开。

首先我们想了解的是中国海岛游客这个细分群体表现出了哪些特征呢?发现了三点。

1.大多数的热门海岛对中国属于免签/落地签;2.中国游客整体上依然表现出明显的价格导向性,我们对比分析了几个热门目的地的游客数量和客单价,发现客单价和游客数出现了明显的相关性;3.年轻化趋势明显,自由行亦成为未来的趋势。

为什么中国游客偏好境外海岛游?从供需层面来看,无非是目前的产品能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产品是满足游客需求的最终载体,那么境外海岛游产品的供应如何与中国海岛游客需求匹配?具有特有的产品吸引力?

我们从资源到基础产品到更具休闲度假特征的产品,做了一次全面的分析以期了解海岛游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现状。资源与基础产品满足了基本的出游需求,而海岛游产品特有的慢生活概念、以及海岛游的多场景体验等则与游客升级后的需求更匹配,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海岛包含众多优质资源的目的地,我们对海岛资源进行了一个分类,从海上到陆地大致可分为四类:生态环境类、观赏游憩类、服务设施类、娱乐休闲类,其中以生态环境和观赏游憩资源形成了第一吸引物,满足了中国游客例如“避霾”、“吸氧”等追求优质自然环境的需求。

出行和住宿是境外海岛游中最基础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来看大交通、大住宿环节发展较为成熟,提供的服务与产品也更加细分化。

海岛特有的包容性,使得海岛+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婚纱摄影等形式的活动,对于消费升级后追求个性、体验的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海岛游表现出的独有的“慢生活”潜力也符合当下休闲度假趋势。

虽然目前海岛游产品很受青睐,但是仔细观察市场上的产品,我们会发现,服务与产品内容还待进一步丰富。如何深化产品?我们认为应该从产业链入手,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海岛游的包容性,在资源端加深多产业融合。

如果对产业链图谱进行大致划分的话,可以分为资源、当地中文服务、渠道、营销、垂直创新企业、用户几个方面。当然每个环节还可以继续细化,比如在资源端,除了吃、住、行等产业外,还可与诸如体育产业、低空产业、婚礼产业等多产业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一个立体式的海岛游产业结构。

如果进一步对产业链中资源、当地服务、渠道、营销、垂直创新企业几个环节进行分析的话会发现,在资源端和当地服务两个环节中目前存在着很多机会,而面向C端的垂直创新企业进入者数量也并不是很多,相对的,渠道和营销端的机会偏少。

综合分析需求市场和目前的供应市场之后,我们认为未来有五大趋势:从签证政策、出境潜力、航空邮轮等大交通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等方面来看,境外海岛游热度将持续上升;其次,从刚才的产业链分析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未来海岛目的地的资源与服务会成为竞争的热点;第三,互联网将加速产业分工,产业链更趋精细化;第四,“海岛+”成为主流,从产业融合性、需求匹配性、深度体验性、产品差异性等方面来说,产品主题化的特点更突出;第五,海岛目的地的文化属性具有深度挖掘的空间。

以上是此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思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企业探寻机会点,并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多产业融合,希望这份报告能为想进入海岛游创业或正在创业或处在快速发展的企业带来一些启发。在此特别感谢趣旅团队在本报告中的付出与努力,谢谢大家!另外,执惠一直深耕于文旅大消费产业,虽有坎坷、虽有不足,但是我们在深入研究文旅行业的路上不断努力前行着,因此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的业内企业、专家交流与合作。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