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健林误判?上海迪士尼1年盈利,无奈中国同行亏损中混战

本文作者:洪丽萍 2017-05-14
5月10日,华特·迪士尼公司发布二季度财报,尽管迪士尼总营收未达预期,但主题公园及度假区业绩喜人,总营收42.99亿美元,同比上涨9%。上海迪士尼乐园更是在本财季实现小幅盈利,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这一利好再次给国内持续亏损却已陷入混战泥潭的中国主题公园同行敲响警钟,尽管市场增长空间不小,但竞对手强悍,除了迪士尼,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巨头纷纷开始吞食中国主题公园大蛋糕。

“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20年内盈不了利。”首富王健林半年前的对抗豪言尚在耳畔,只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已在2017年第二财季实现小幅盈利,并成为迪士尼全球乐园业务二季度增长引擎,它还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开业,距今不足1年。

上海迪士尼实现小幅盈利,即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

5月10日,华特迪士尼公司公布了截至2017年4月1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报告,本财季华特迪士尼公司营收为133.3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23.88亿美元,每股盈余同比增长15%。

财报显示,本财季营收增长归功于上一财年三季度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门迎客,以及美国本土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的业务增长。迪士尼乐园不仅客流增加,同时消费者在园内度假村的食宿饮食等消费支出也有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本财季迪士尼首席财务官斯汀·麦卡锡着重提及上海迪士尼实现小幅盈利,并且即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实际上,华特·迪士尼从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伊始,就对其入园人数和盈利能力充满信心。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于一季度财报发布时就曾表示,在几乎整个春节期间,上海迪士尼乐园都以最大承载量运营。

图1: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

再往前,2016年财报发布时,迪士尼CFO斯汀·麦卡锡曾称,上海迪士尼有望在2017财年“更接近实现盈亏平衡”。从这一表述看,此次上海迪士尼乐园二季度实现小幅盈利也超出了华特迪士尼公司的预期。罗伯特·艾格表示,“上海迪士尼游园人数超过我们当初最乐观的预测,新增的‘玩具总动员’园区建成后相信将继续提高乐园的受欢迎程度,而这仅是在上海几个扩建计划中的第一个”。据了解,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11月宣布将新增“玩具总动员”园区,计划2018年向游客开放。

“上海迪士尼乐园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中国同行而言是好消息,用结果证明了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前景光明。更重要的是证明游客对迪士尼乐园强大IP和品牌的认同感,也将促使中国本土主题公园运营商更加重视IP和品牌建设。”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告诉执惠。

东方证券指出,中国主题公园正迎来重大向上拐点:依据美日韩发展经验,人均GDP8000美元是主题公园发展的重要分水岭。2016年中国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美国知名咨询公司AECOM预测,中国主题公园客流人次将分别于2020年、2025年、2030年达到2.2亿、3.2亿、4.2亿人次。

图2:上海迪士尼乐园一瞥

在国内一半以上主题公园持续亏损的状态下,上海迪士尼为何能在开业不足一年之际便实现盈利?财报发布时,董事长罗伯特·艾格就称,迪士尼对优质品牌内容、创新科技及全球化发展这三大战略重点直接帮助公司取得强劲表现。多数业内人士一致表示,迪士尼品牌知名度是该乐园在国内业绩突出的关键因素。

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分析,迪士尼IP效应很强,远高于长三角现有的主题公园,像欢乐谷、方特等主题公园的投资规模和IP吸引力很难与迪士尼抗衡,加上上海迪士尼乐园背靠旅游消费能力强劲的长三角地区,同时高铁和航空的便利性,以及免签等政策也吸引了其他地区游客。

在林焕杰看来,迪士尼的IP矩阵和品牌号召力,源于其相关性极强的完备产业链布局——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及度假村、影视娱乐、消费品以及互动娱乐五大业务板块,多条业务线为迪士尼IP构建了可以流转和增值的空间。2016财年迪士尼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由媒体网络(电视)、乐园度假、影视娱乐(电影)及产品销售(周边产品)依次占营收比分别为42.58%、30.51%、16.97%及9.93%。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凭借迪士尼的超级IP,迪士尼乐园的客单价和二次消费(餐饮、衍生品、住宿)占比均领先于其他行业巨头。

1500亿元资金被套牢,中国主题乐园同行亏损中混战

“中国主题公园和世界水平水平尚差一条长安街!” 旅游项目策划及投资顾问周鸣岐调侃。相比于迪士尼、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IP化运营的主题公园,当前国内主题公园运营商远未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仍以园区门票和酒店等收入为主,并依靠地产业务补贴反哺主题公园运营。

以上模式的内在逻辑是,由文化旅游业务带动配套地产溢价,再利用配套地产开发资金回流反哺文化旅游业务。其中,与主题公园相配套的房地产开发,才是盈利的关键。以国内主题公园运营先驱之一的华侨城A为例,财报显示,2016年其房地产业务、旅游综合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3.59%及45.11%,来自主题公园的旅游综合业务营收占比仍未过半,且低于房地产业务营收。

图3:迪士尼以IP为核心的产业链布局

在国内,除了华侨城、长隆、华强方特等少数几家主题公园运营商外,多数则是寻求多元化进入该行业,他们有万达、恒大、保利、世茂、佳兆业在内的多家房企。一时间,主题公园进入了“多国混战”时代。然而,即使有地产的反哺,中国主题公园运营总体上普遍面临运营困难。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国内有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实现盈利,超过1500亿元资金被套牢在主题公园的投资之中。在广发证券看来,中国企业大多未涉及与主题公园内容文化相关的影视动漫、文化创意等附加值较高的业务,这使得不少主题公园只有硬件建设,却难以给游客良好的游玩体验,一方面导致重游率低,另一方面难以形成良好的口碑。

佳兆业金沙湾乐园公司总裁、前香港迪士尼乐园运营副总裁Noble Coker坦然,金沙湾项目遇到的最大挑战并非项目建筑,而是来自打造国际化文化IP的过程。林焕杰亦向执惠表示,中国主题公园高级管理层最缺乏的是对主题公园核心要素的了解,更缺乏对主题公园文化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IP亦不够重视。林还指出,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发展理念,使得主题公园建设遍地开花,甚至出现不到200公里就建设几个主题公园,恶性竞争严重。他建议投资建设主题公园必须理性,一定要做到:准确选址,有强大IP和游乐形式差异化,有吸引力极强的游客体验参与性。

后记:

缺乏优质IP内容和创新科技以及创新的经营理念是目前国内旅游行业面临的最大短板,旅游本质亦是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在文旅大消费新的消费环境下,中国旅游产业正在从传统缺乏人文、体验、互动的形式旅游向深度体验式旅行演变,作为提供旅行服务的主体,从渠道、营销到资源、产品供应商,经营理念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嬗变。文旅大消费时代旅游企业如何“破局·立势”?如何保持文旅IP创新活力?

6月13-14日,即将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创新峰会》聚集众多国内文旅产业实干者,听听他们的最新经验总结。

内容预览: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IP立势,文旅大消费如何内容创新?左驭创始人兼CEO 胡伟东:如何定义文旅大消费的产业新赛道?

在圆桌讨论环节,景域集团助理总裁,大市场部总经理 任国才、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 林焕杰、中景信副董事长、总经理 黎志、北京皇家驿栈酒店董事长刘少军、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熊出没》动画片总导演丁亮、大地云游CEO 王亚博等一众大咖将围绕旅游IP如何创新展开激烈思想碰撞,这会是文旅产业的又一次顶级内容盛宴。

* 本文作者洪丽萍,执惠记者(WeChat:hongliping719)。欢迎交流!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