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最具诗意的文艺大盘——长城脚下饮马川,是怎样炼成的?

大住宿 本文作者:邹毅;戴小西 2017-09-12
这个项目能迅速在圈子里走红,并获得销售佳绩,本质上是构建了一整套独有的文化意境。这种意境和周边的环境相融合,形成了饮马川式的场景美学。

前言

最近在京郊又红了一个文艺大盘,据说此盘最初是用众筹的方式集资,只花了两天的时间,份额就被认领一空。认领的人有著名导演贾樟柯,华为荣耀手机之父刘江峰,更多则来自地产圈大佬。没有拿到份额的人则希望尽快开启第二期。去年项目开盘,又是两天时间,第一批产品被抢购一空。目前,已是第三批,买家中,不乏艺术家、学者等各行精英。

创始人李丁不愿意称这个盘为房地产项目,他想打造的是一群年过40的大叔们飞行后停留的江湖,一群艺术梦想家的跨界平台,一个田园牧歌的精致生活梦想地,一个精神产品。他把这里称为“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用艺术还大地以诗意,并实践他“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大地建筑理念。

在我看来,这个盘就像坐落于巍峨沧桑长城脚下的一件艺术品,他还有个很大气的名字——长城脚下饮马川。

每一个神盘都有其独特的意蕴。拈花湾如此、阿那亚如此、麓湖如此,饮马川亦如此。

多年的行业经验告诉我,广告做得好的好盘大多只是意象,而专业圈的口碑好盘才是真的好盘。它们要么有独树一帜的户型,要么有颠覆性的审美,要么有好莱坞式场景营造,要么有引领新生活方式的思想深度。对于饮马川的知晓,也是来自好几个地产开发界高层朋友的推荐。

前段时间我慕名而去,深入走访,回来之后仔细复盘品味,还是颇有感触。饮马川构建的空间意象犹如安静地长在万里长城脚下的一朵百合花,吸纳着巍巍长城千年历史的同时,也以自己的理想清新文艺地生长。

1、旅游资源丰沃的艺术生活度假地

该项目位于北纬40度,东经117度,中国长城脚下,北京与承德交界处的滦平县。古时皇帝出行,30公里必设驿站,传说这里是清朝历代皇帝去往承德的必经之地,是北京的皇族、贵族避暑的终南捷径。康熙去承德时曾在那里歇脚喂马,故名为饮马川。

项目的案名结合了长城和饮马川这两个极富历史意境的元素,其所构建的大气磅礴之感打动了一批目标消费者。他们是这样的一批中年人:大城市中40岁前凭借一己之力,拼搏奋斗,在同龄人中拔得头筹的那批人,历经沧桑,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过着扬鞭策马,知音相伴的快意人生。李丁与其说是给这些人打造一个梦想之地,不如说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项目占地4800亩,可以说是京郊罕见的山、水、城结合的旅游度假景区。地处古北水镇国际旅游度假区,北依燕山山脉雾灵山、南接卧虎山长城、背靠中国最美、最险的司马台长城,东临潮河湿地公园,坐拥鸳鸯湖水库。不远处还有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坝上草原、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密云水库和承德避暑山庄。整个位置潮河、湿地、森林、山谷密布,自然资源优厚,可谓生态艺术生活度假胜地。

再来看他的交通。五条交通干线:京承高速、101国道、京通铁路、京承轻轨、京沈高铁,包围着项目,距离北京仅1.5小时车程。

且北京至承德的这一条自驾线路环境优美,一路崇山峻岭、茫茫草原,风光无限好,在这一个多小时的路途,京城的游客早已对目的地开始心驰神往。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出台后,这块区域被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后的旅游门户。

2、通往历史的文化空间

长城脚下饮马川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他真的是在长城脚下,不仅在售楼处就能看到长城,而且在经过一段精心设计的步道路线后,真可直抵这段古长城的炮楼脚下。

沿着这段枕木铺成的林间小道顺势往前,途径河畔、水系、白沙、林地,在一段曲径通幽后,忽见长城,豁然开朗。

这是一段没有修葺的长城,崇山峻岭中,横卧着残垣断壁,有一种苍凉之美。书写着历史的砖石虽残破古旧,但令人仿佛穿越时光,耳边依稀响起金戈铁马的厮杀声,千年不屈的风骨令人感慨不已。

古北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关口,卧虎山和蟠龙山犹如两扇大门,潮河从中间流过,这是大自然造就的雄关险隘,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曾经坚硬的基石已被时间侵蚀,然而这片褪色的青砖,依然展示着昔日的威武雄姿。

长城脚下饮马川就如同一个连接现实和历史的空间,进行着文化的传承。

3、富有诗意的售楼处

如果说项目的长城元素构建了独有的历史韵味,那么其售楼处的精巧设置则构建了另外一种文艺、轻灵的意象。

项目的售楼处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朝花夕拾生活馆”。这是一个你可以待一天的地方,看展、用膳、品茗,或者就是望着长城发发呆,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都是再好不过。这也是项目本身想带给人们的空间想象,让大城市的人可以在这里寻找回真正质朴的生活,拾得最初那份幸福。

整个项目用集装箱般的大盒子堆砌而成,每个空间都配以落地大窗,一股后工业时代风扑面而来。走近室内,却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强烈的反差,是设计者期冀通过建筑打造的意象空间让客人对工业化反思。

诺大的落地窗,营造了景观的延展性,室内室外景色相融,更增添一份身临其境的意境。

生活馆的几个空间场所都起了很有诗意的名字,配以中国风的设计,颇有禅意和韵味,成为京城郊外的一处有情怀的文化场所。

门头

走近生活馆,抬头先望到铁锈的门头,竖版镂空刻着苏东坡的《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摘录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几句,颇有意境。写出苏东坡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心胸舒阔。正可谓“身未动,心已远”。

步道

整个“朝花夕拾生活馆”由木质、钢板制成的廊道、廊桥、平台等连接。给人有漫步在现实和历史中时光交错之感。

听风茶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茶室,温暖的木质风格,游客可边品茗,边感受长城脚下的微风。

不二堂

不二取自“本一不二,不忘初心”。这是整个项目的模型展示区,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沙盘展示,长城脚下饮马川的模型是用苔藓做的。我们知道苔藓是非常难养植成活的,据说这些苔藓是从遥远的大山深处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再由老匠人们手工制作出。细节之处足见匠心。

三闲馆

三闲乃是“闲时、闲心、闲情”,顾名思义,时间在这里就是用来浪费的。楼下楼上两个空间,有沙发休闲区,还有客户洽谈区。桌上的鲜花,据说都是从附近的山里采来的。

等云来

这是整个生活里最高的建筑,缓缓登上顶,长城潮河尽收眼底。

二十四食

看到这个用“稻谷、小米、黑豆、红豆和黄豆”倒灌的别致的标识,就可以猜到这是一个提倡自然和健康的餐厅,山野原生,吃大地的能量。据厨师介绍,餐厅使用的食材都是当地农人用最原始的自然农法种出来的。

餐厅正对着长城。

无事茶

和“听风茶”不同,这里是一种别样的味道。阳光房里摆放着粗麻芦苇、做旧的木箱、草编的拖鞋和蒲团,腥锈的钢板。围炉而坐,煮茶的铜炉咕噜噜地烧着,倒有几分“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意境。

整个“朝花夕拾生活馆”营造了一个场景,让客人可以迅速从外界的“快”,转化到这里的“慢”,通过几个有意思的空间设置,让游客慢慢融入这个氛围,感受大地自然的原始能量。用艺术还生活之诗意,充分感受艺术化的度假和度假艺术化。

4、回归生活的艺术宅院

朝花夕拾生活馆的旁边是样板房展示区。一宅一院,是北京人熟悉的空间建构。

两边对称不闭合的斜顶,使更多的阳光洒进房间,大面积开合的玻璃外墙,使室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体,都旨在让住客更接近自然,营造出一份“车马喧长路,烟云净远山”的远离尘嚣感。

两套房子中间的院子,也是“朝花夕拾生活馆”的别院。庭院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呼朋唤友,天南海北畅聊;可以和家人围坐,感受暖意融融的天伦时光;也可以独自品茗聊天,享受一个人的岁月静好。

样板房的内装设计,通过色彩搭配,家具以及物件的摆设,特色鲜明,让人一见倾心,无怪乎这个项目的一期产品仅靠两套样板房就在几天内抢购一空。

拾院

最大的特色是大庭院,独立的阳光房和180度玻璃天幕。最大限度地让住客享受阳光和长城脚下的美景。

内装结合了现代奢华以及自然混搭的美式乡村风格,使用天然的砖瓦、毛皮毯子等,透出一股浓烈的游牧民族的狩猎风。

异域风情的装饰油画和烛台造型的吊灯,风格奇特的饰品,使住客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印第安部落。

拾野

中式复古风与现代简约的混搭,大块的明艳浓烈色彩的运用,给人以欢欣温暖的感觉。

客厅

L型的大沙发,占据客厅主要面积,地毯上大朵的牡丹花和亮橙、孔雀蓝、深灰、墨绿等颜色交错的沙发营造出一团喜气。

餐厅

竹编吊灯、青花瓷、别致的椅子、中式风格的餐桌以及大面积的灰色墙面,质感十足,足显雅致。

主卧

床头墙面的色块组合看似随意,实则与空间的颜色相辅相成。床榻上摆放的几支树枝,质朴惬意。整个房间使用的都是棉麻质感的布料,无不彰显出自然清雅之感。

卫浴间

原木和大理石材质为主的卫浴间,椭圆形的大浴缸,现代感十足,淡棕色和檀黑的色调组合却又极其淡雅,竟感受到一丝禅意。

茶室

茶几是一块原始的木头做成,上面摆放着别致的茶具和花瓶,瓶中插着芦苇,粗犷和清秀的鲜明对比。

拾源

整体软装的配色是这套房的最大亮点,素朴的大色调中点缀着明艳的颜色,视觉上的反差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客厅

如果用彩妆色盘的色系来命名这个客厅的色系,那一定是大地色。大面积地运用棕色、米色、灰色等。这类接近泥土大地的颜色淳朴、自然、踏实,且让人感到温暖而深沉,沙发上的几个暗红色抱枕的点缀,凸显成熟知性质感。

餐厅

黑白灰的质朴色调中,夹杂着明艳的朱砂红和孔雀蓝。桌上的插花和墙上的花相映成趣,是整个餐厅色彩的点睛。极具张力的色彩融于中式的韵味中,如同繁华绚烂中的一片宁静祥和。

主卧

床头背景墙的肌理,如同一块块色彩不一的棉麻布拼凑而成,床头柜和被单的中国红,点燃整个房间的魅力。

次卧

这间房和主卧的风格完全不同,如果说主卧是明艳具有活力的,那么次卧则是素淡清雅的。用各种蓝,比如孔雀蓝、tiffinay蓝、靛青等颜色来表达小家碧玉式的清新。值得看的是床头柜镂空的形状和床头的形状代入了中式窗棂的结构,非常别致。

儿童房

浅色基调搭配橙色,透露出欢快纯真的基调。小鸟立在枝头的挂件和小狗的画像暗示着这是给孩子的空间。

卫浴间

房间内多处摆放着中式花艺,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着诗意和温情。

拾拙

两进院落的设计, 一个私密院子在前庭,一个河景院子做后院。270度超大景观面格局,全明通透,让人更亲近自然。

内装是偏自然本质的美式乡村风格,让人首先想到森林、阳光、自然,有股质朴的农家小院的味道。灰色为主的浅色基调、墙壁略带做旧的肌理、斜顶的木梁、以及藤编的灯罩、桌上的石头、无不令人感受到自然的野趣,满足了都市人想贴近自然的愿望。

家具上大量使用布艺沙发和藤编的艺术手工家具,做旧的老木头家具,带来淳朴的氛围。多处使用大规格的鹅卵石,让人返璞归真。

拾雅

这套和其他几套相比,设计极简却细节颇花心思。

墙上的装饰画、悬挂的绿植,生机勃勃。

背景墙颜色不一的木材,透露出岁月和生活的温情。

床头墙上竖着几排架子,上面摆放着粗陶制成的大小不一的小鸟,趣味而生动。

5、艺术空间的设计

“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有多处小景,都别具韵味,旨在让前来的客人都能放慢脚步,感受长城脚下的英雄气概以及历史沧桑带来的文化认同。

石笼墙

用河道里的石头堆垒而成的装饰墙。

片石墙

收集岩石上自然脱落的石片。

枕木

通往长城的林间步道,取自当地废弃铁路的枕木,漫步林间,感受风起云落,豪迈的历史感阵阵袭来。

叠水

水流引自潮河,自上而下,层层叠叠流入各级水槽,再由水底的鹅卵石沉淀、净化、最后再次流入潮河。

芦苇灯

庭院中央的池塘,一排排插着这样的芦苇灯,夜深,灯亮,仿佛潮河里顽强的芦苇,引发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思考和共鸣。

残荷

残荷是古人诗词最爱刻画的小景之一,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象,表面虽萧条孤寂,根底却孕育着新生命,仿佛向世间诠释着时间、历史、哲学和希望,满蓄着生命不息、悄然待发的禅意。

饮马

这组雕塑是黑马低头饮水的局部,松弛恬静,希望游人来此,能够同样放松心情。

休息空间

朝花夕拾生活馆还有多处供游客休息的公共空间,或聊天,或晒太阳,或赏景。

上述这些院落、茶室、步道、餐厅和极具特色的样板间,在广告营销人李丁的策划下,讲述出了一整套禅意的、闲适的、优雅的度假生活方式的故事。这些文化意境、空间意象、居住审美的元素,让长城脚下饮马川迅速走红。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项目能迅速在圈子里走红,并获得销售佳绩,本质上是构建了一整套独有的文化意境。这种意境和周边的环境相融合,形成了饮马川式的场景美学。应该说,中国具备这种地段禀赋的旅游度假项目何其多,但大多数都无法成功胜出。饮马川的成功,其核心要素还是创始人李丁有着独特的文化建构能力、故事场景展示能力和高水平的审美品味。

*本文作者:邹毅(WeChat:brian378183884),领易咨询总经理,欢迎交流。领易咨询为专注于文化、旅游、商业和房地产的企业,目前服务项目有行业研究、战略规划、项目策划等。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