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2017年上半年,古北水镇共接待游客119.72万人次,同比增长28.02%;总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42.62%,净利润4846万。
◆古北确认1251w/0.2581=4847万
◆或者17H1联营企业投资收益1988w/41.29%,得到4820w的净利润规模,考虑其他小体量联营,基本上对的上。去年同期古北水镇有8800w一次性地产结算收益,加上今年新增转固、过去利息开支费用化,导致表观业绩不及去年(16H1古北水镇整体1.4亿)。
营收增长喜人,接待游客数量却好像和市场的超高期待并不全然吻合。去年全年古北接待244w人次,因为乌镇成功珠玉在前,中青旅的再次出手造城引起较高期待,加上去年数据乐观,今年的心理预期着实不低。中报数据出来,市场上关于古北的增长速度有一定争议。关于青旅的核心优势,我们此前写过深度报告《中青旅:太上立德,大音希声》,带着初心,摈弃成见,重回古北水镇调研,将感想录在此处,以飨投资者。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乌镇和古北水镇是中国最好的休闲游资产。和自然景区不同,休闲小镇的决胜门槛不来自资源禀赋,而来自于管理运营;从买入现金牛资产的角度来说,因为团队的管理水平和周期性的资本开支影响,两者在估值上也有差异。乌镇和古北的空前成功(甚至就这个形态的产品而言,可能也难有后来者),至少有以下几条隐形要素:
1、经济腹地距离完美:距离一线城市150公里,三大黄金经济腹地+一线大城市,有山有水有历史有产权,十年一剑,先发明显。
2、文化壁垒坚实——不拼贴,不堆积,缓慢培育的文化才是真正壁垒:文化“元素”最易习得,“国学”“传统”“西方”等标签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片段意象进行任意叠加,营造出具有某类文化特质的观感印象;而事实上,找不到任何“一言以蔽之”标签的乌镇和古北水镇才是真正具有人文意义壁垒的。拼贴复制的元素无法构筑“文化”,真正文化必须是慢慢培养的;群众喜闻乐见程度决定爆发力,但中长期看,不庸俗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休闲游产品在长跑中的后劲。
3、产权+统一管理——软硬基础兼备:景区内统一招商、严格管理、质量管控严格,不是千篇一律的小酒吧聚集地,没有质量参差的民宿比邻而居,更不是漫天喊价、着地还钱的小商品兜售市场。统一的价格,差异化的门店品类,稳定的服务质量,不追求“单点盈利”,力求提升留客体验,真正“全域旅游”的收入结构,大产权功不可没。
4、大型活动构筑高门槛:戏剧节、互联网大会等高规格活动经验内化为软门槛,一旦形成,门槛将越来越高。
长期逻辑都未有任何松动,短期争议集中在古北和乌镇的禀赋差异上。有观点认为:
1,古北规划面积较大,人数瓶颈还远,初期应该取得更高的客流增长;
2,相比乌镇,古北更“人工”,人文沉淀相对不如乌镇,属于平地造城,后劲可能不如乌镇。
第五次实地调研古北水镇,基本把这9平方公里用脚重新丈量一次,最深的感知是,乌镇、古北模式可复制,但个例成功可能是这个形态的旅游产品里空前绝后的作品。乌镇绝好的嵌入了这个时代,自身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这次伟大的尝试勾勒出了特定时段下国内休闲游的框架脉络,自身还能随着消费习惯的变更不断寻找新的可能,甚至倒过头来,用自身的演进不断引领消费习惯变更。古北亦然,绝佳的自身区位条件,敏锐的市场嗅觉,成功的管理模式复制,恢弘大气的造城方案共同创造了今天的古北,而今天的古北仅仅是摸索前进中的前期阶段,未来休闲文化方面的探索将大有可为。
平心而论,有的人就是要主宰大众的休闲文化生活。他们站得很高,却愿意弯腰到大众高度;他们想得很远,却愿意在细节和模型校准上反复摸索、使之落地;他们眼光手段毋庸置疑,却愿意深藏功与名,把这些小心机埋伏在让大家喜闻乐见的寻常鸡鸣犬吠里。
如此情怀如此夜,还不值得打call吗?不徐不疾,慢慢增长。
言归正传,结论如下:
一,游客承载上限而言,古北水镇占地面积大于乌镇,但承载上限可能相近
乌镇东西栅分流,针对客群不同,东栅观光,西栅休闲,而古北整体为休闲游景点,没有专区承纳高密度观光团客;且不同于乌镇,古北水镇地势高低起伏,依山傍水,核心区承接高密度客流能力有上限。因此,成熟期古北水镇的客流应该与乌镇类似。
二,古北是对乌镇模式的成功复制,但两者之间无竞品关系,品牌力的跨越也可能难于想象
资本市场看待古北水镇,是用乌镇眼光审阅,用乌镇模式理解。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理解两者之间关系的人并不多。古北水镇定位是“长城下的星空小镇”,填补的是京津冀的周末游空白,目前为止,需求来自京津冀小康-中产家庭的周末“两天一夜”空闲时间和预算(竞品是所有争夺“两天一夜”时间和预算的产品),以及部分公司的年会聚会需求(竞品为京津冀周边2小时车程风景名胜+度假酒店)。
乌镇品牌力强大,对于“桐乡”几乎已成标志;对于赴江浙旅游的游客而言,乌镇自身是独立品牌,也是赴桐乡的理由,同时吸引当地休闲、商务客和外地观光、休闲客;在西栅带动下,全镇有2万间民宿客房,人均个人存款全市第一。古北水镇目前更多是北京当地人的休闲度假需要,远说不上“外地人赴京理由”。
资本市场把乌镇和古北看成一脉相承的尝试,对散客而言,这就是两个独立的、分属南北两地的景区,能明确理解“大产权统一经营”的人都不多,顶多是从体验上来说较为类似(景区管理、游客服务、相似的店名、一些招牌食物、相似的定价方式)。品牌力在这两个景点之间的横向跨越,体现得并不鲜明。
三,盈利环节的形态开拓已经基本到位,深度有待提升
当前古北水镇开发大体完成,新增圆通塔、禅房客栈、素斋等;部分新景点建设基本完成,等待开放。童玩馆、保龄球馆、温泉/SPA、会议中心等常设项目均已落定;民宿餐饮形态和乌镇稍有区别(跟房东是否原住民/公司员工结构有关),仍属景区统一经营;餐饮定位整体属于“稳定价格、较高品质,增加留客环节,提升留客体验”,让渡利益给游客,本身不是专门的盈利点。
相比乌镇对文化内容的十年经营,古北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长城剧场演出排布较少,规律性的演出目前还没有,相比乌镇夜晚的人流如织,古北夜晚更空荡,游人较少;冬天/淡季的娱乐体验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多种方式测算古北空间
对标乌镇,客流上限千万级别(2016年244w,向上3倍空间)
北京常住人口+流动人口3000w,周边存量景点已经被玩到想要狗带,即使如此,香山、箭扣、黄花水长城、红螺寺、植物园……周六早上六点出发也得堵两小时以上,人多到丧失理智。半年一次周末出行,全家预算1000元,按三口之家计算,光北京也有200亿市场空间;算上京津冀周边,潜在空间应在四五百亿;古北当前不到10亿收入体量(2016年7.2亿),这个角度看,古北只有自身接待能力瓶颈限制,没有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方面的限制。
体验而言,乌镇和古北都规避了卖自然资源模式,追求的是稳定、高品质、有合理溢价的可预期舒适体验,同时通过更新活动、会展、季节性产品和驻场演出来更迭产品和体验,保持吸引力。这样的产品“抗体验疲劳”属性较好,因为去乌镇、去古北的重游休闲客(核心目标群)期待的并不是耳目一新的雄奇秀丽,也不是到此一游的打卡记录,他们追求的是稳定的、不踩雷的、高品质的休闲放松,全家各个年龄阶段都能找到对应玩的东西,酒店/民宿管理品质有保障,景区人员服务亲切方便,餐饮不扣分,足以。这一点上说,古北的重游次数没有明显上限,是适时放松需要。
客单价:17H1古北客单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主要受去年10月开业的古北之光新增的三百多间客房影响,过夜客流承载能力提升,加上取消夜游优惠票影响。随着客流增长,客单大幅提升空间被压缩,空间上对客流进行疏导,产品上提供更丰富的形态/元素是提高单个游客体验的关键。
人文内涵制约:古北人文内涵相对不如乌镇,虽然能找得到“戚继光镇守古北口”,“杨家将抗辽”等内容,但文火慢炖的圆融和谐差乌镇远矣。古北的景更生硬,人工痕迹较重,有明显的刀斧气息,观光感扑面而来;然而司马台长城,无敌夜景灯光和更开阔莽荡的天地,应该可以弥补这些缺憾。久而久之,等古北屐齿苍苔融入周围世界,为留客而留客的景色慢慢演绎出生命力,古北的人文内涵制约是可以找到破题方案的。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创悦享现代生活”,作者:华创社服王薇娜,原标题:《【华创社服】金秋之际,再谈古北水镇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