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观光旅游和多元化产品不是非此即彼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林溪 2017-10-18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认为,要想建设更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就需要植入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不能局限在一个旅游小镇或一个旅游目的地。观光旅游和多元化旅游产品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而是复合型关系,这对多元化的要求变的更高。所以需要研究全域、全时、全民、全值等主要的问题才能把这些做到位。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日前在“2017首届中国旅游目的地暨旅游小镇发展大会”上表示,旅游目的地概念更符合当下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也应更加符合旅游市场规律,要建立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他说,“旅游目的地不是新概念,在中国至少有20年发展历史,可这个词这些年大都被全域旅游顶替,用的很少”。

魏小安强调,要想建设更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就需要植入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不能局限在一个旅游小镇或一个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魏小安表示赞同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吴文学局长的观点——“一个目的地的基础必然是景区,没有景区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他认为景区想通过经济化发展及深入体验使吸引力越来越强,就要建立多元化的产品体系。现在的旅游市场是多元化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

另一方面,魏小安从体验的角度旅游行为概括为六种类型:

一、眼界型,即传统观光旅游,追求多看,开拓眼界;

二、家常型,即休闲类;

三、享受型,度假是典型的享受型产品,很多高端旅游属于享受型产品;

四、撒欢型,可能因为日常的工作太紧张、城市生活太匆忙,难得有点时间,有些人不追求什么,就图撒欢;

五、撒野型,撒野型在世界各地很普遍,实际上是在追求生活意志的变化,如新加坡人在本国内非常规矩,因为平时憋得够呛,到了马来西亚就撒野;

六、自虐型,这种自虐型游客越来越多。

针对以上类型总结,魏小安指出,所以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需求的多元化、体验的多元化来研究产品体系。一段时间内可能比较关注旅游小镇,下一段时间或许就会关注另外的东西。他把产品比喻一阵风,基础的格局不变,所以总是在跟风可能永远不会成功。

魏小安说:“永远会有第一代消费者、第一代旅游者,这类游客追求的还是观光,所以观光旅游和多元化旅游产品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而是复合型关系,这对多元化的要求变的更高。所以需要研究全域、全时、全民、全值等主要的问题才能把这些做到位。”

魏小安强调,全域旅游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在相应的空间里面研究多元化;全时不是只有一个黄金周,而是怎样配置时间的问题,若时间的自主性更强,毫无疑问大众的旅游时代将来到;全值就是旅游者越来越追求性价比,如果在10年以前或5年以前,50元和100元的差异就能引导旅游者的方向。

*本文来源:中国网,作者:林溪,原标题:《魏小安:观光旅游和多元化产品不是非此即彼》。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