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滑雪新规”倒逼产业升级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舒志娟;薛晨 2017-11-22
12月1日,针对北京滑雪场馆的地方标准《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 滑雪场所》将开始实施。

北京滑雪运动的粗放式发展或将迎来新拐点。12月1日,针对北京滑雪场馆的地方标准《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 滑雪场所》(以下简称“规范”)将开始实施。新的滑雪规范不仅对滑雪场地的设施设备标准进行了补充,更重要的是将安全措施及制度做了更为细化的要求。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表示,虽然北京推出的规范只是地方标准,但是规范实施后,对我国滑雪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和雪场专业设施的完善产生了长远影响,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有观点认为,规范实施将倒逼滑雪产业转型升级。

与2012年北京发布过的《滑雪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相比,此次规范对滑雪者佩戴头盔、滑雪巡查、安全防护网立杆等五方面做了新的补充,如增加了对滑雪巡查的具体要求,强调安全巡逻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对巡查的时间、范围、频次,配备的救援设施等要有详细的准备;针对安全防护网立杆的相关要求也做出了改变,新规中要求将硬性防护杆更改为安全隐患较小、具有弹性的软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滑雪者所佩戴的滑雪头盔这一细节也做出了特别规定,明确了滑雪场所应建立滑雪者佩戴头盔管理制度,尤其是需进入高级滑道的滑雪者,对头盔佩戴做出强制要求。此外,滑雪人数的监控、滑雪道的分级管理制度、恶劣天气与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管理措施,也做了细化的规定。

中国热爱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滑雪旅游需求的大幅增长将为滑雪产业市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业内人士分析称,新规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产业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有助于产业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提升管理绩效并指导产业进行规划和学习。

不过,万科石京龙滑雪场董事长朱向晨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对滑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意义,但他同时建议,新规在制定以及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让滑雪场业者参与,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滑雪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

李晓鸣指出,“目前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冰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存在两个方面的不成熟,分别是消费者对于参与滑雪运动消费意识上的不成熟和经营者对于滑雪场的管理意识不成熟。因此现阶段需要做的是将零基础的消费者转变为滑雪体验者。而滑雪运动的发展,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来进行支撑”。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滑雪场646家,全国滑雪场录得滑雪人次1510万人次,较2015年增加20.8%,实际进行滑雪的人数为1133万。其中,北京尽管只有24家滑雪场,但仍以171万人次的接待量位居全国第一。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作者:舒志娟、薛晨,原标题:《北京出台“滑雪新规”倒逼产业升级》。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