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当人类文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科技交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这是全世界都好奇和关注的议题。11月28日至29日,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联合举办2017年“文化+科技”国际论坛,邀请全球文化官员、学者、博物馆专家和科技文化企业来到故宫,畅谈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的关系,探讨如何推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共同探索以技术力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式。
科技助力故宫文物“活”起来
“文化要走出紫禁城红墙,科技的翅膀显示出无比的魅力。”自称“故宫守门人”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从文化和科技交叉融合的视角,阐述了故宫博物院利用科技结合传统文化而取得的成果。
单霁翔表示,近些年来,故宫博物院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内容原创和技术研发,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内容、技术、模式和业态创新,提供有效优质供给。围绕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发挥新技术在文物征集、保护、修复、陈列、宣传和推广方面的作用,让文物“活”起来。
为了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故宫博物院运用大量科技手段助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能力,全面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监测、信息网络和管理平台搭建、数字资源管理和应用、数字化展示和传播、数字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重要成果。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也在“新融合:走向日常的科技与人文暨腾云峰会”分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数字故宫的未来之路”的演讲。冯乃恩分享了近二十年来故宫在文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践,“数字故宫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更新技术、全方位融合、创造全新的博物馆形态”。
科技助力新文化复兴
作为中国的超级IP,腾讯与故宫的合作只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一个经典案例。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在插上科技的翅膀,变得更具魅力。而腾讯要做的,是通过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实现新文化的复兴。
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表示,科技不仅创造出新的文化创作形式,也使得历史文化资产得以更好地传播和分享。从卢浮宫到故宫,全球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在拥抱数字化。最近腾讯还推出了一个名为TSR的超分辨率技术,通过AI识别和还原,让用户无须下载原图就能欣赏到高清图片。
实际上,“科技+文化”是腾讯第一次向外界系统详述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明确了自身在文化上的定位、愿景,同时展示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部分实践。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也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新文化复兴的腾讯方案。此外,12位来自全球“科技+人文”领域的“行动者”也在腾云峰会上分享了他们在推动科技与人文融合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思考和新实践。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在演讲中提到,数字技术改变了思维方式和知识的连接方式,网络文化与口语文化通过技术的平台再次获得融合,让我们重回了众人“攒”故事时代。
程武表示,腾讯将用科技推动文化的破壁,用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大众化。“这些能力我们都将开放出来,与故宫、长城、敦煌,以及更多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其它的文化艺术机构共享,我们将提供一整套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活化的解决方案,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连接器与转化器。”
“联合创新实验室”揭幕
值得注意的是,论坛闭幕式上,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共同宣布成立“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并现场揭幕。腾讯将整合公司内部前沿技术团队,包括腾讯云、优图实验室、AI lab、微信智聆,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合作探索,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永续留存探索切实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坚实的技术支撑。
这也是故宫和腾讯之间的又一重大合作项目。2016年7月,故宫和腾讯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长期合作,合作以“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为平台,故宫博物院经典IP形象或相关传统文化内容为原型,围绕赛事主题、跨界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传统文化IP的活化模式。故宫也把胤禛十二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海错图等部分IP开放出来,青年创意者通过游戏制作、QQ表情设计、条漫创意等形式诠释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作者:韩元佳,原标题:《故宫和腾讯成立“创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