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建特色小镇不被看好,专家:应向长期运营转型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吕红桥 2018-01-15
当前,一些企业以特色小镇之名低价圈地,以发展产业之名搞房地产开发,引发了担忧。那么,特色小镇能不能搞房地产,需要怎样的房地产?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18中国特色小镇博览会昨天(14日)继续进行。当前,一些企业以特色小镇之名低价圈地,以发展产业之名搞房地产开发,引发了担忧。那么,特色小镇能不能搞房地产,需要怎样的房地产?

特色小镇要不要搞房地产?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巡视员宋丽丽认为,特色小镇的生产区需要工厂、科研楼和办公楼,而生活区有需要商业配套和生活配套,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特色小镇离不开房地产。但她也表示,特色小镇的房地产不能过度商品化。

宋丽丽:“我们特色小镇的房地产有别于一般的房地产,它是为特色小镇服务的,它凸显了它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但是我们要避免极端,就是商品化的问题。”

然而现实中,主打商品房买卖的特色小镇比比皆是。比如,媒体披露,多家地产商以特色小镇的名义拿地,去年仅在南昌一个城市,就圈了超过一万亩的土地,而且价格低廉。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也透露,最近知名地产商恒大就找到了他们,要投资开发特色小镇。

李昌平:“我最近跟恒大在一个项目点上有一个合作,恒大说我投资80个亿,当然他是搞房地产的企业,我说8000万就可以了。我不需要房地产企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招商引资给我80亿的承诺,(我)当然很高兴,最后它还是要进场的。”

80亿元,对地方来说很有诱惑力。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主任张晓欢却认为,地产商为的还是搞房地产。“我不知道它要投资什么。成功小镇也有房地产,如果没有房地产的支撑,无法进行长期的运营,我认为都是借口,主要是看将来它收益的主要来源。”

虽然有人提出,如果眼光放长远一些,考虑到特色小镇较好的人居环境,即使开发房地产,也可以快速去化。但更多专家担心,房地产商跑马圈地后,容易卖房跑路,造成小镇空心化,加剧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李学锋指出,房地产企业不是不能建特色小镇,只是在建之前就要考虑特色小镇的运营问题。

李学锋:“无论是房地产企业来规划设计、运营我们小镇,还是文化企业来规划运营小镇,都面临着企业转型的问题。你可能不再是买地、建房、卖房,可能不再是做单纯的文化产业,可能要上升到整个城镇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做城镇的运营商。”

*文来源:央广网,作者:吕红桥原标题:《地产商建特色小镇不被看好,专家:应向长期运营转型》。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央广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