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MART度假产业峰会 | 何崴:建筑在户外休闲中的态度

本文作者:执惠 2018-01-24
何崴认为,户外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场地中原有的自然物。建筑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贴合的关系,带有不同的表情。

2018年1月24日,以“Blur-模糊生态 | 突破空间界限,重置文旅度假新场景”为主题的SMART度假产业峰会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举办,论坛结合城市微度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等四大场景设置主题论坛,以文旅新场景的方式实现度假无界、文旅重置的新场景,邀请了文旅度假产业政府机构、文旅度假产业专家、文旅新场景实践的先锋人物,一起深挖文旅产业生态的本质与内核,共同探讨文旅及商业领域的新标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三文建筑创始人兼建筑师何崴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何崴表示,户外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场地中原有的自然物。建筑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贴合的关系,带有不同的表情。建筑应该和周围的山石发生非常亲密的,人们可以在近距离的同时欣赏建筑和它旁边的环境。

以下为何崴演讲全文:

非常感谢SMART的邀请,有幸来这里给大家分享我们最近做的东西,我就闲话少说,直接进入主题。

感谢王旭的介绍,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乡村和户外来做一些事情,那么,其实今天刚刚也提到了,我们做了大量的乡村的工作,今天不是特别想,这是我们在2012-2017年,在中国大陆包括台湾做的一些事情,可以看到,其实红色的部分是我们做的一些实践的工作,蓝色的其实是一些研究性的工作和艺术性的工作。这里面,其实可以看到基本上从四川一线往东,我们在中国的东南西北其实做了很多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大部分是在县以下,前几个嘉宾从不同的领域,从更大的,更宏观的领域,我作为建筑师,其实可能谈的是一些微观的,我们自己做的一些事情,稍微来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这是刚刚王旭提到的,我们在2013-2014年做的,其实在中国方兴未艾的乡村建设还没有开始之前做的一个小项目,其实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乡村的重构公共空间的问题。在之后我们也做了浙江溧水的爷爷家青年旅社,这个项目是比较特殊的相当于民宿,也获得了2016年全球的最佳民宿,它的最大特点用很低的造价,通过设计的力量来呈现出不太一样的状态,因为我不是来分享这两项的,因为这两项在前几年很多报道的时候各位都能网上找到。

这是2017年,刚刚从个别的点开始向整个的村落的复兴计划做转化,这是我们在福建的三明建宁做的一个艺术计划,通过一些小点的整村改造,把一些乡村的闲置空间,比如说猪圈和牛棚等等改造出来,用艺术化的方式使村庄变得有意思。

同时我们也为整个的乡村,像刚才台湾的同行提到的,其实一个空间的改造,应该连带着若干个文创的记录。这是我们当时为整个村子做的一系列的文创产品,时间关系,我也不再这里详述了。其实今天特别想跟各位来分享一下我们最近,也是2017年完成的两个不在村子里面的项目,但是和我们今天谈到的主题户外和休闲游很大的关系,这是我们在贵州安龙地区做的一个国家户外公园里面的两个房子,其实我的主体,建筑师,或者是建筑在户外休闲过程中面对山水自然和好的风光,你该采用什么样的状态和态度。

户外建筑设计是尊重自然

这是我们的项目在前几些年,各位很多都是搞这个方面的应该都知道,前些年有大量的,非常丰厚的资源。这是安龙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做(海尾 音),是一个七百亩的口袋型的地,有悬崖,天坑,地下河流和地上河,非常丰富,一起规划了这个公园,也做了两个房子,红圈是第一个盲字的位置,整个环境非常棒,产地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奇山怪石。

其实作为建筑师,我们觉得建筑放在里面应该成为一个加分的元素,成为一个和环境在一起的,解决一个显和隐的问题。这时当时的草图,时间关系不分享太多了。

因为要使建筑尊重自然,尊重场地中原有的自然物,把建筑避开上面的若干个山石,插入到山石中间,具备很好的观景点。

这是完成后的状态,可以看到建筑和场地中的这些石头混在一起。

我们希望整个房子是隐在山石中间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观影点,成为这个场地里面很重要的标志点,和山石成为一个很好的风景点,尽量不破坏当地的环境,房子插入到这其中去。作为一个游客中心,要具备多种功能,包括和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和教练之间的沟通,以及会议、餐饮、酒吧等等,也希望有一些对内对外的关联。

这是做完成平面,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分散型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山水中建筑物不应该是大体量,而是小体量太有意义。

可以看到一个向外有一个很好的景观,向内形成一个内聚的小平台,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可以在平台中完成大量的户外的休闲活动。

同时,反过来有一个非常好的看风景的面,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有的时候在一个项目中应该是一种加分的元素,而不应该成为一个好项目的累赘。

我们考虑到山石非常漂亮,这里大量采用了框景的方式把整个建筑和近距离的山石发生关系。

同样有聚和散的趋势,可以看到其实整个空间会有很宽阔的地方,也有非常狭窄的地方,这是布依族的聚集地,我们把后来运营过程中其实请了很多的布依族的当地人作为服务员。通过丰富的空间变化来完成一个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可以有更开阔的地方。

我们在整个场地中央其实有一块场地,同时我们做一个M型的亭子,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大家聚会的场地。

虚实变化,其实所有建筑师会经常使用的语言,这个项目里面其实大量的采用了当地的原生材料,包括了当地的一些很多的垒石的工艺,石木的状态,我觉得在地的建筑应该和当地的文化发生关联,所以我们采用了布依族原来的垒石方式来完成整个建筑的外立面,以及里面的内装方式。当然也用了新的元素,用了玻璃,使整个休闲建筑和户外建筑有一个很好的景观。

室内其实是室外元素的延伸,大量的使用了原来的材料可以大量的降低造价,符合户外运动者的原生材料或者是说自然材料的喜好。那么,大量的新建平台来使得营造多种的往窗外看的空间。

这是我们在场地中的第二个建筑,我们想讨论的问题是,黔西南是中国西南比较偏远的地方,幸好还有一个机场,有从北京的班机,总的来讲,这两年对贵州的大量投入,发展得比较快,但是还是处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怎么样通过室外公园来通过构筑物来完成公园的对外宣传,使其有一个醒目的特征非常重要,我们也想通过一个建筑来完成这个过程。这个房子其实当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是建在悬崖上,也是中国众所周知可能第一个在悬崖上的一个美术馆,不排除以前历史上有悬空寺和藏传佛教的寺庙在悬崖上,但是进入到改革开放以后,这样的房子是不可能的。所以看到这个崖壁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被这个崖壁所震惊,和所有团队讨论一定要在这里做一个构筑物,希望这个构筑物能够满足多种实用功能,也能够唤起别人对这个场地的注意。其实这个地方做这个房子是有危险的,很多时候会带来大量的非议,如何环境这个房子和环境的对话很重要,而不是抢环境的风投,这个建筑在原来的天然塌陷区,最早的方案希望建筑从山体里面伸出来,因为这个喀斯特地形的地质条件不允许,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选择用地,很幸运的发现了几个塌陷区,这个建筑是扣在这个悬崖壁里,可以看到是这样的塌陷区,很壮美,一条河从远方延伸过来,到这个七百亩的场地,整个远处都是群山,这是徐霞客诗文里面提到的万峰林,这是利用了塌陷区透回去,变成环境的一部分,补全环境中的缺憾,这是一个场地,可以看到场地中在当地,其实原来的场地是老百姓在里面开一小块点,那么也是我觉得老天爷赏饭吃有这么一块场地,但是这个场地非常困难,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施工几乎都是需要人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场地的特殊性,使这个房子如果一旦建出来,就具有很强的传播力,这也是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做一个房子的很重要的原因。

这是建好以后,可以看到整个建筑是贴在崖壁上,把这个崖壁补全,可以看到它的外形是不太规则的,因为这个场地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场地中有大量的浮石,周边三面墙壁不能碰,地形是喀斯特地形,不允许建这个基础,必须全部朝下,整个过程中其实不断的调整方案来适应,同时我们也是希望能够把场地中的事实景保存出来,可以看的更清楚一些,整个房子贴着崖壁来做的。这是做完以后的,可以看到和崖壁的关系非常贴合。整个建筑并不太寻求过多的小细碎的腾挪,我们知道这个场地里面,其实这个房子放进去了,一个很干净的,很整的就够了,因为它最终要看的是周边的自然,而不是这个房子,同样房子也富有它的个性和它的所在感,可以看到这是在整个建筑中,大部分的关上建筑是250以上的距离,看到这个房子的时候能分享出来,但又不是来耍小机灵来抢夺场地的风范,是让位于整个场地的。

建筑与环境的贴合关系

我们希望整个建筑和环境其实是一种贴合的关系,它带有不同的表情,不光是一种宏大叙事或者是非常威武的。可以看到我们和体育团队规划了三十公里的观赏步道,和建筑是勾连的,这个房子可以看到和崖顶是勾连的,这个崖顶是观景平台,很多人说你在这里做一个观景平台就好了,其实我们觉得观景平台不太够,更重要的是满足观景平台的作用,建筑应该和周围的山石发生非常亲密的,或者是说很好的对话,人们可以在近距离的同时欣赏建筑和它旁边的环境。

我想说在这里,要做这么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是希望勾连世界,我们的一个野心其实是刚刚也提到了黔西南地区其实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虽然现在有大量的资金的投入,但是他的观念和很多的认知还是非常的滞后。怎么样通过一个建筑物,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建筑物让世界和安龙这个地方有勾连,最初不是只适合做一个观景平台的原因。可以看到这个房子做完了以后,在上个月的时候就被大量的媒体,发布了以后有大量的媒体关注,这是中英国每日邮报的热搜,很快参考消息就转载了每日邮报的评价,评价非常高,说它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在凤凰卫视等等也都在转载,这个过程中除了建筑师获益,我们认为当地也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因为我昨天得到的消息是航空公司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上他们的杂志,他们开辟了贵州的航线,因为他们觉得一个很独特性的构筑物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人群在同一时间来使用这个建筑做的规划,这也是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台,而是说蕴含了多种用途,这是为什么最后称之为美术馆的原因,最顶上是一个观景平台,第一层,上面一层是美术馆,向所有的公众开放,可以完成多种的使用。再往下一层是会议和高端的商务接待,这也是满足这个使用中有一些团队或者是说有一些企业希望来这里开年会或者是说完成一个特殊的会议,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最下面是VIP的观景平台,整个使用面积不大,两千平米左右,但是可以在同一时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可以使整个房子既能够满足公共的需求,同时又能够满足它自我生存,自我造血的诉求。

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观景平台能够满足大众的,向普通所有人开放,可以看到整个的风景。美术馆的空间,可以来办非常优质的美术展览,其实这个项目做完以后,也已经有很多的机构,因为我在中央美院,所以有很多的美术机构希望来这里做策展,他的特殊性不用多说,在这里去做展览是很有趣的事情。

在美术馆这一层我们弄得很干净,自流平加上大面的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人在场地里面要让位与风景,可以看到下面的景色,这是下面的会议和接待,某种程度上来讲,当时我们开始发消息的时候,人们说你做的像一个会所,有的时候我觉得这并不矛盾,因为你要满足不同的人群的使用,同时,也要满足投资方的回馈,其实都需要,并不能做得这么完全理想化,你必须要满足市场的诉求,那么,这个时候要满足他一定的私人性或者是说VIP式的接待很重要。同样在这个会议的休息区,尽量把这个区域的整个室内空间拉开,使公众更加符合一个当代艺术展览的诉求,使接待的部分,使会议的部分更加舒适。

最终其实是回到了一个,这个场地还是户外运动的场地,是国家户外运动公园,体育总局的基金会也来过这里,希望投这个房子,虽然这个房子叫做美术馆,但并不是一个曲高和寡的,和户外运动没有关系的,整个悬崖壁上做了一个给专业运动员的项目以外,还做了一个索道攀岩,如果你有兴趣,胆子足够大,不恐高的话完全可以从崖底通过索道攀岩爬到区里,当然你需要体力和胆量,这里作为一个场地的建筑或者是说这么一件事我们也希望它可以休闲,这个场地里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可以通过爬索道,在我们的崖壁平台上喝一瓶啤酒,享受一下黔西南的大好风光,所以我觉得今天特别有幸来这里作为最后一个演讲嘉宾,我也尽量把时间缩短,这样给大家多留一点吃饭的时间,谢谢各位。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