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全域旅游年,政策利好下的乡村旅游要寻找发展新路径

本文作者:曾建中 2018-03-24
近日,“2018全域旅游年乡村振兴发展高峰论坛”在广东韶关新丰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行业专家学者、投资企业等共同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路径。

3月21日-22日,2018全域旅游年乡村振兴发展高峰论坛在广东韶关新丰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行业专家学者、投资企业共同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路径。论坛期间举行了韶关市重大旅游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大文旅项目13个,总签约金额达200多亿元

韶关市政府分管领导在论坛上表示,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把旅游作为引擎产业来打造,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正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突出四大景区龙头带动效应,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休闲度假基地广东户外运动天堂

这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全域旅游迅速发展的一个鲜明侧影。而全域旅游正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全域旅游展的指全域旅游展予以定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这重政策定调利好下,乡村旅游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契机。不过,在疾速发展步伐中,乡村旅游的短板也较为明显。诸位专家在上述论坛上认为,科学的发展理念、规划,优质的产品内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乡村旅游目前仍比较欠缺,亟需补强的板块。

关键在于落地为产品

在论坛演讲中,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表示,全域旅游现阶段是试点创建,不是要全国上下不分地区、不分条件,都以旅游发展为主体和主题,更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他说,全域旅游重在建设,即研发产品,依托资源转化成产品,产品再转化成生产力,生产力再转化为货币。“旅游的最大功能就是导入人流,通过人流来带动物流,实现商品流,最后形成货币流,做好了形成资本,能够把产业的优势放射为社会的优势,实现全域旅游、全域经济这样一个最高的目标。”

他以新丰为例建议称,新丰要做好资源普查,制定乡村振兴的行动计划,同时进行资源分类,对接落实产业形态。资源分类能够形成保护区、利用区、可开发区,能够生产制造地区供给型产品和区域辐射型产品。新丰的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建设,可能是有若干个小产品,由点连成线,线形成面的融合性发展,很可能是先“抓”住人的胃,再“抓”住人的肺,形成一个宜居宜消费的城市,景区即社区,景区即社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大保护、小规划、点开发、少落地”的发展形态。

说及乡村旅游产品,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认为,随着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深入,乡村旅游的升级要形成满足不同旅游形态的空间,不光有农家乐,还要有市民农庄、市民牧场、市民山庄、市民酒庄、市民民宿、乡村创客、乡村俱乐部、乡村度假地,只有把这种空间形态做起来,乡村旅游才有落地的可能。

他还建议,要考虑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组织形态的构建,从产业层面来讲,它必须有一种经济形态作为依托。比如农家乐一户一经营的空间经济形态,很难适应现在旅游形态和经济形态。由于对与乡村旅游产品演变和空间形态的变化所对应的经济组织,导致大资本一进来,就把乡村原有的经济组织摧毁了,很多原来乡村旅游的经营户被边缘化了。

在他看来,最近几年出现的农家乐服务中心、乡村旅游协会、旅游服务公司,基本上还局限在行政层面和协会层面,没有深入到乡村旅游的经济组织构建中,这可能是下一步乡村旅游发展的大问题。

乡村旅游的多个痛点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在加速发展中,问题或挑战的出现也是正常之义。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锋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在乡村振兴中,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和痛点,包括缺理念、缺规划、缺内容和缺整合。他说,要把乡村做得不一样,是真正有在地化的,是真正在这个地方“长”出来的,有当地风情的,确实需要有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规划。

他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一揽子的工程,它包括了产业、产品、空间、人才、运营,包括了三农、三生(生活、生产、生态),这都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规划设计。而在理念上一定要真正的理解乡村振兴不在于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要把城市消费引入乡村,要真正形成一种共生共融共享共赢的融合发展。这样的融合发展不是过去的统筹发展的思路,而是要真正用现在的新思想、新理念来结合。

他建议,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业打造,以及主题吸引物的构造,都需要进行量身定制的科学安排。比如到底是主打休闲、度假、文创,还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都需要从策划到规划再到设计的一揽子安排。此外,怎样来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本、资源和产业的导入,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民也认为,目前乡村旅游也不足,包括模式不够,即现在过多关注乡村旅游发展人数的增长,但全国没有可复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不够,过多的开发旅游资源,但没有形成一个乡村的全产业联动;缺乏文化的吹动;忽略组织,乡村旅游在经济组织或者党组织方面的作用没有发挥起来。

张树民建议,乡村旅游发展要有一个综合性的龙头企业,其作用体现在,第一,能够为县域经济提供一个支撑性的大项目;第二,形成直接就业和直接税收产出;第三,在扶贫方面发挥间接作用,比如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部分作为旅游扶贫的基金,助力扶贫。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