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CIRN峰会 | 圆桌论坛:一带一路下,海岛目的地投资与生态模式运营

本文作者:执惠 2018-05-10
6位重量级嘉宾围绕“一带一路下,海岛目的地投资与生态模式运营”的主题,探讨海岛投资与运营等内容。

随着“一带一路”的启动,海岛旅游已成为海上丝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0日,由执惠和趣旅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海岛游产业峰会”在深圳瑞吉酒店召开,峰会聚焦“海岛休闲”场景下的全产业链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打通全产业链,尝试搭建我国与各海岛国家、目的地、滨海城市的民间外交平台,同时,促进中外合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岛投资与建设。本次峰会从海岛投资、开发到运营,从海岛生态化到目的地海岛游新生活方式进化,助推海岛旅游产业实现从1.0向2.0阶段进化。6位重量级嘉宾围绕“一带一路下,海岛目的地投资与生态模式运营”的主题,探讨海岛投资与运营等内容。

主持嘉宾:

左驭董事总经理 王亭

研讨嘉宾:

蛇口邮轮母港副总经理 赵敬华

前海旅控、前海旅投董事长 方朝晖

今典集团副总裁兼投资运营中心总经理 袁玲

复星集团重大项目与新兴产业集团董事总经理 李洋

Ocean Link董事 郭名川

以下为圆桌论坛演讲实录: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未经当事人审核。执惠略做删减) 

王亭:非常荣幸在今天这个场合下能够主持这个环节,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刚才有几位大咖已经在台上有过分享,像袁总、李总和郭总稍微补充介绍一下,方总和赵总就不用太多介绍。

我是来自左驭,我们在旅游产业的投资和并购,目前有目的地投资业务和FA业务,我对于海岛目的地的投资是非常感兴趣的状态,也希望今天能够跟各位大佬碰撞出火花,把一些观点分享给大家。

左驭董事总经理 王亭

袁玲:大家好,说到今典集团,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红树林大家一定比较熟悉。我们红树林目前有4家酒店,有1万个房间。对于红树林来说是从过去的观光旅游变成度假旅游。在我们酒店有的业态,相当于是陆地上的航空母舰。跟大家说在远洋上坐邮轮。在陆地上到红树林享受的一切东西,都跟航空母舰上的邮轮是一样的。我也期待大家对红树林的关注,同时红树林改变了所有度假的观念。在我们的酒店里的吃喝玩乐,拥有100家餐厅、100家影院,拥有度假能享受的所有东西,包括亲子套房。期待大家来到红树林,同时把这个理念再传播下去。作为度假来说,现在所有的度假经营理念,在网上买东西。但在红树林,你只有亲临,才可以完成一切梦想,期待大家能跟我们一起度过最开心的度假时光,谢谢大家!

今典集团副总裁兼投资运营中心总经理 袁玲

李洋:大家好,今天这个主题是关于海岛旅游的,复星做的最早旅游项目也是跟海岛有关。当时做了地中海俱乐部,地中海俱乐部的选址很大一部分跟滨海有关。今天大家听到,滨海度假,这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从消费升级以后,占消费出行里很大的一块,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市场。

我们的思路是沿着全产业链进行布局。海岛旅游我的理解不光是一个目的地,更多是对于海岛以及出行前和到海岛以后的全产业链消费。今年我们刚刚开业了一个在三亚地标性项目,也是一个海岛项目的延伸,也逢海南建省30周年,这个项目被称为海南滨海2.0。其他做滨海度假,更多围绕产业链。比如到了滨海目的地以后怎么玩,玩什么,玩多长时间,里面的延伸消费有哪些,以及出行前是围绕海岛的哪些部分进行选择。这里面有很多链条可以选择,包括出行领域。我们是坐大交通还是邮轮,今天来分享这个海岛旅游,更多是站在全产业链的视角分享。

复星集团重大项目与新兴产业集团董事总经理 李洋

郭名川:大家好,我们Ocean Link是一家专门从事旅游行业投资的基金。在我们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目前更多精力是花在在线流量端的投资布局。海岛旅游是在我们成立时一个重要的方向。我们也希望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特别是更好的利用手头有的一些在线流量资源,包括一些可以做营销、推广的资源更好的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沟通。

Ocean Link董事 郭名川

王亭:谢谢大家。我思考了几个问题,台上的五位大佬都是在产业和资本跨界的玩家大佬,但各自的角色又有不同,背景不同。

我第一个问题想问的是从自身的角度,当我们去面对一个海岛目的地投资标的时,有可能是单一要素标的,也可以是海岛目的地标的。我们怎么看待它的定位、模式以及对应的投入产出模型。因为大家的背景不一样,希望大家从各自的出发点谈一谈这个话题。有请赵总。

赵敬华: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可能跟站在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法还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是开发一个岛屿,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考虑,首先要考虑这个岛开发的价值,在市场上有没有影响力。另外主要考虑它的位置,便利性,这个岛有没有可以提取的特色岛屿文化,比如岛礁文化或者历史遗迹等等。从这方面考虑,围绕文化,把文化融入到海岛的项目开发里,赋予这个岛有比较好的生命力。从设计和规划,更多的去借鉴一些国外的成功案例,考虑岛屿的开发。我们国家目前做事情很容易一窝蜂。如果大家开始讲要开发岛屿,所有的投资都去建了,规划可能没有考虑那么齐全,一定要站在比较高的高度考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做这个事情。另外,政策的稳定性方面,可能也要综合考虑。每一个岛屿的特点不一样,能不能有持续性的发展。比如我开发这个岛屿,我们国家不能像国外邮轮公司,直接把岛买下来。我买不下来那能租多长时间,这个时间能不能不受政策的影响。整个岛的组成,岛开发之前是不是一个干净的岛,这也很重要。另外是开发设计的团队也非常重要,要引进一些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来做,要做就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岛屿开发。

蛇口邮轮母港副总经理 赵敬华

王亭:方总,您谈到罗塔岛的开发,罗塔在关岛和塞班之间,这两个岛本身是非常成熟的海岛目的地,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怎么定位,怎么评估它的投入产出模型?

方朝晖:罗塔岛是太平洋的明珠,也是最后的稀缺资源。既然它离关岛和塞班这么近,就不应该有雷同感。在开发时,要找准定位。其中一个大家一直在提到的问题,不能同质化,同时主要是不要对整个生态产生太大的破坏。如果在海岛上做地产的过度开发,按照原有的规划,什么样的酒店都往上建,这其实是不合适的。它跟产业有关。这个岛我非常看好的是深入挖掘潜水资源,配套潜水的设施和酒店特点,应该是跟着整个产业链来走,跟着爱好者的文化来走。如果我们建太多酒店或者把可以想到的体育项目都往上堆,那无疑对这个岛是一个破坏,对未来的运营来讲不是一件好事情。

前海旅控、前海旅投董事长 方朝晖

王亭:在罗塔岛我们怎么吸引中国游客过去,引流层面长远是怎么规划的? 

方朝晖:酒店是找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同时一定要跟中潜这种,从产品最前端的品牌生产就是他们在做,这样合作才能有可持续的开发。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刚才说到栾总包机,他包了很多地方,将很多游客用最方便的形态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比如很多地方是要转机的,但有很多中国游客已经上去了,目的就是为了考潜水证潜水。罗塔岛更有发展前景,因为它现在是一张白纸,整个岛上只有一个高尔夫酒店,这个酒店是韩国人开发,而且马上到期。它等于是零,所以我们有很多想象空间和开发配套,同时它肯定配套了关岛和塞班不足的地方。塞班的出海海钓很好,但潜水的地方并不多,它是互补。

王亭:袁总,当我们住宿的解决方案面对一个新的海岛目的地时,怎样评估在目的地上产品的落地以及未来的产出情况?

袁玲:我们之所以建这么大的重资产投入,做一个酒店最少投入80亿以上。我们主要是配套现在由低端的旅游基础生活的需求到更高端的需求。红树林更注重的是个性化定制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我们的酒店里,从亲子到养老到情侣都是全部配套。对于海岛旅游,我有一点思考,我们不仅是在建设,在投资。我觉得我更注重的是环保。现在疯狂的开发,资源的匮乏,我建议大家在开发投资时,同时把环保的工作做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王亭:李总,从您去看,不管是地中海俱乐部还是新开业的还是未来新的海岛目的地项目,您怎么样看复星可能会偏好的一种标的定位以及潜在的投入产出模型?

李洋:我们在投资标的的选择,有几种逻辑,第一种,产品逻辑。产品本身好不好,能不能带来一些流量和吸引力。现在在商品物资短缺,特别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前提下,很多同质化,缺乏有吸引的能够反复让大家消费的产品。我们关注的是本身的产品。有的项目,我们当时投资时关注本身的产品力,它是轻投资,不像现在有些旅游度假村动辄几百亿,它标配的是280间左右的房间,有大的物理空间,综合配套用房。从投资角度是轻投资重运营的模式。产品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第二个逻辑,很多人是冲着产品去的,单一的产品现在往往不能满足很多人的消费需求,众口难调。或者你是孩子的、老人的、情侣的,不同群体的偏好也不一样。除了核心产品之外,能不能有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务或者增值产品,或者配套的多元选择。这也是我们在旅游产业链进行选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我们是在围绕产业链中的不同消费的不同产品进行布局。单一产品是不错,但往往不能满足全部人的需求。比如说去了地中海俱乐部以后,他是不是想村外游。比如我们原来投资的企业是做情侣度假非常好,包括蜜月、婚礼、婚庆一条龙服务,围绕类似的产品,我们也来进行布局。我们管它叫工具箱,就是看我们工具箱里的宝物,产品有多少。每一种目的地需要的东西不一样,既有它的主打产品也有配套产品。这些产品通过不断的赋能,让游客体验到多元的价值,会反复来。

第三个逻辑,在目的地或者产品项目本身的选择中,跟整个产业链是什么关系。它可能本身一般,但放在产业链中是重要的一环,形成一个闭环。这也很重要。今天赵总分享的,很多邮轮公司,本身做邮轮,为什么布局目的地?实际上就是运输加目的地的闭环。可能目的地不赚钱。我去过西班牙的目的地公司,可能那个地方不赚钱,但自己有上游又有运输,产业链是赚钱的。单一可能不怎么赚钱,但放在产业链中非常好。这也是一个逻辑。

王亭:郭总在Ocean Link大量交易全球性旅游资产。从您的角度来看,包括现在站在Ocean Link的角度,什么样定位的资产或者什么样类型的投入产出模型,是我们现在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

郭名川:我们的思路很清晰,一直关注和看好有平台性价值的公司。在海岛旅游行业分两个层面看平台价值。一个是我们希望这个标的公司要有比较好的目的地资源。两个层面,任何一个单一目的地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短期的不确定性。长期都说有不确定性很正常,但对于我们投资标的来讲,我们希望它有一个投资组合的概念。比如说像去年,如果我们看全年巴厘岛,全年入境游客接近20%的增长,包括中国的游客和国际游客。但等到11月、12月时,因为巴厘岛火灾影响,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单一目的地入境人次下降30%、40%。济州岛由于“萨德事件”,2017年一整年入境游客降低70%。作为一个投资标的,如果在某一两个地方非常好,但在其他地方没有,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这一两但会非常难受。对于实业还好,但对于私募股权基金,这个风险还是要规避的。这是目的地多元化的第一个价值。

第二个价值,海岛旅游有一个很明显的封闭型升值过程。在座各位在出国时,一开始可能去了普吉岛,再往后总巴厘岛再到马尔代夫,再升值可能到夏威夷、大溪地。这是很正常的过程。如果我们投资的标的有这么一系列布局,可以把原先服务的客户用到更多的地方,也是具有价值的。

另外,刚才说希望在每一个目的地提供一体化服务,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甚至包括购物。这个逻辑很清晰,海岛是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无论是从用户体验或者把一体化做起来,也都是比较符合逻辑的。这个过程中,能够作为一个投资标的把产业链上的价值最大化。我们是希望包括现在在看的一些公司,一定是有这两方面的平台价值。

王亭:谢谢郭总。第二个话题,在座的三位女士代表着背后的机构,本身又有很强的运营能力在里面。刚才大家也不约而同的提到在海岛目的地会因为消费升级的原因布局一些高端的资产,高端定位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看一些项目,我特别会关注这些资产运营的效率问题。因为高端资产就意味着它的入住率或者填充率或者指标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挑战。我们在运营过程中怎么样保障一个比较高定位的投资投下去能够有比较好的运营收益。

在这块请三位依次聊一下,在运营团队的把控包括管理上的一些建议。

赵敬华:招商蛇口对邮轮产业运营,重视度非常高。作为招商蛇口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三大主营业务之一。在邮轮产业发展运营方面,也有巨大的投入。首先是在港口的投入。港口从北上南,现在把大连港也买了。大连港、上海港、厦门港、天津港。像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是全资的自己企业。在港口开发在全力推进。在造船方面也往前推动。现在招商局的物业已经在江苏造两条极地探险船,同时在远洋邮轮建造方面也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应该在不远的将来会有六条船出来。船建好了,就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目的地。目的地就是海岛的投资和投入,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过程中。我今天上午介绍了一下,我个人对未来的发展,对海岛的发展,比较看好类似于外伶仃岛这种能够不用很长的时间可以到达的。如果在投资方面提前有比较好的规划,对我们蛇口邮轮母港来讲,也是可以赚到快钱的一个机会。一个港口,光靠邮轮靠泊是非常少的。在免税城的打造,另外以港口为基础,前港中区后城,把港和周边区域建好,把后来的城开发起来,效果会非常好。拿外伶仃岛来说,如果能把外伶仃岛打造成非常棒的海岛度假村,能够解决高速客船的运输,这块的量会上得很快,一旦有非常小的项目落成,会带动区域。再把邮轮码头建起来,对邮轮市场航线的丰富都有很大的帮助。怎么样能把这个项目做好,一个是前提的规划。要做好市场调研,然后要有一个比较棒的管理团队。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目前相对来讲还弱了一点,尤其是邮轮运营销售人才,市场极其缺乏。现在也有一些大学,像上海海事大学、广州也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打造后续的力量。我们现在也不断跟国外学习,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充实我们自己,打造一个具备运营管理的团队。

王亭:不光海岛目的地,国内很多目的地项目公司也跟院校合作,联合办学转向输出人才。

方总,在境外海岛目的地布局上请教一下。我们在在地化的管理方面,有什么样的战略设计,能够保障投入进去尽快进行回收以及把价值发挥出来?

方朝晖:两个层面,我们做开发和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国人生活习惯。我们现在已经在很多海岛看到大部分是中国人,但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反而跟国际的酒店有些东西是不匹配的,经常到外面找地方吃饭,找偏僻的中餐厅买海鲜加工。为什么?如果酒店本身能有这个提供,就不需要去排队,像长滩,加工一个海鲜,花两千块钱买还得花两千块钱加工。这说明国际化的道路中要有中国特色。

运营,无非是快速回笼资本,有更多客户。我们考虑的是线上线下,但有没有想过一种商业模式可以自带客户。比如现在以售代租的客户,本身就是我们闭环中的客户。我们全球的海岛度假包括很多度假村,是可以通过自己购买积分享受异地共享经济。你的房子我可以住,我的房子你可以住。在商业中,除了线上线下,要创造一种商业模式是自在客源的。这种方式能在你的运营中有更大的保障。 

王亭:谢谢方总。袁总,您能不能简要的谈一下红树林在在地管理方面的几点经验。 

袁玲:我刚才听到赵总说他们在美国一年接待大概900万人次。红树林去年一年接待300多万人次。但从经济收入来说,跟美国相比差得太远。所有的游客,我过去一直做金融的,我接触这个行业,有一点体会。我们每一个酒店的形成,对市场定位、客群需求要有特别准确的定位。即使他住了五星级,你就是买睡觉这点钱,远远达不到投资回报预期。我们要把游客怎么样框在这里,吃喝玩乐都在这消费。很重要。我刚才听邮轮,突然有一点感觉,红树林一年投一百亿建酒店,不如拿一百亿建邮轮,可能投资收益大得多。你在陆地上建航空母舰,出了五星级酒店,到小摊上吃饭。对于旅游来说,投资汇报收益还要做分析,将来我可能也会建议我的老板做邮轮,不要做地上的航空母舰。我们做的设施,他也不会在你这儿看电影,他出去玩了。对目标客群的锁定和把吃喝玩乐的钱怎么能留住,可能是探讨的重点。我们的投资回报就快一点,要不然重资产运行确实非常累。

王亭:第三个话题,在海岛目的地或者模式运营过程中,有哪些坑,比如法律或者在地或者运营的风险。因为郭总跟李总在大量投资标的中都会有大量样本去支撑,看能不能今天给到各位如果有志于从事海岛目的地投资的,有哪些坑可以提前绕过去或者规避掉。这两个问题我主要留给郭总和李总。

李洋:有这几种情况,第一种,比如像三亚旅游,从亚龙湾到三亚湾到海棠湾,建了大量五星级酒店,一个比一个豪华,但这就是一个坑。产品不断同质化,虽然有不同品牌和体系,但由于跟大家做的是一样的事,就面临同质化竞争,最后造成要竞向杀价,或者春节一万块钱一间,过了春天马上八九百一间。第一个坑,在产品上一定要切记不得犯同质化的毛病,一定要做有差异化的,有竞争力的,人无我有人有我创新的。即使你不幸做了五星级酒店,那也可以搞一些其他的创新,在产品竞争力上一定要保持活力。旅游这个东西也是非常容易疲劳的,今天住了这个酒店,明天再来觉得有更新的就不会住你的酒店了。

第二,投资方面,要算好帐。旅游投资,是一个轻投资重运营的事。并不是堆了很多钢筋混凝土,用金碧辉煌的器具,游客就会买单。三天热度有,但长久来说不能把这个东西固化在钢筋混凝土里,这些每年的运营压力很大,什么都不做开销折旧帐就很大。反而物理空间是满足基本需求就够,大量是靠里面的运营、活动和不断变化的主题。这种,第一,轻资产;第二,可以变的。从财务帐来说,就比较容易算。

第三,要注意文化差异。在国外验证过的成功经验、逻辑、产品、模式,直接照搬拿来,未必可行。大家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大,连肯德基、麦当劳到了中国也不得不卖一些饼。直接照搬外面的东西可能也不好。有很多企业贪大求洋什么都觉得外面的好。这些年在国内有很多新生事物,有的并不成功。没有把中国人游客消费情况和国情结合。举例,在国外假期是固定的,设定投资逻辑时,设定5-7天或者提前一年安排假期,很合理。但在中国不行,假期制度只有几个黄金周,大量集中在周末。孩子出游,平时都忙于各种兴趣班,周末也忙,只有寒假和暑假,但出行天数也有限。这跟我们的休假、国情、消费需求有关。比如中国人去了海岛游,外国人可以一待待三五天,但我们做不到,待两天就觉得烦了,必须找点其他的活动。这方方面面都跟国情消费有关。在引进一些外来产品时,一定要本土化。

第四,我也在关注中国的经验走出去。现在咱们在说“一带一路”,提到降维打击,降维消费。在国外成功的引进到中国,引进在中国验证成功的模式,拷贝在东南亚、印度等欠发达地区。他们可能走过了当年中国八九十年代的路。我们今天验证成功的经验,是不是能够提早布局过去。这是一个思维。

我们最近也在关注非洲,非洲的旅游,很多人不敢去,非洲的酒店,海岛生意非常好。一个三星级酒店一晚上两三百美金都定不上房,因为没有人去。比如境外投资,投完以后赚钱,结汇不了。比如当地的监管制度、安全等等。随着中国成长,未来走出去时,要学习当地的环境,融入当地的情况。

郭名川:这里面的一个坑是因为海岛很多都在境外,因为政策、外交、法律甚至生态原因,时不时会冒一些出来。刚才在讲为什么要看平台型有一个投资组合的概念。对于投实业来说,这个坑可能比较难定义,但对于做投资来说,如果选好标的,应该可以避免。还有一个坑,讲到单一目的地,特别是高端海岛,很多时候人家说这个地方流量立马起来了,过去几年做得非常好。但我们也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高端的海岛,它的生态和当地资源是不是能支持下一阶段的成长。我们看到过一些例子,不一定是中国的投资人过去或者中国的游客做大的。有些海岛就因为它出名,特别是现在信息比较透明的时代,突然间有很多人过去,体验立马就不好了。我们做投资时避免一定程度太少或者生态承接能力不是那么理想的目的地。

王亭:三位女士有补充吗?在海岛目的地坑方面。

方朝晖:对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有深入了解,在当地要请律师。比如泰国,有些投资是规定泰国本土人要占51%。这会给我们投资造成后续的麻烦或者障碍。政策、法规还有吸取以前投资的经验教训。比如有人投了,跳到坑里了,不要重复跳。

王亭:因为时间关系,这个环节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五位嘉宾。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