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的“网红”营销术:2022年旅游总收入要达6800亿

本文作者:李果;郭婧玉 2018-05-24
网络热度是双刃剑,能带红一个景区,也能放大很多问题。因此,只有坚持完善与开发才能留住游客。

在重庆轻轨2号线李子坝车站下方,经常会出现一群拿着手机的游客。他们拍下列车从居民楼穿墙而过的一瞬后,便迅速通过互联网分享这一“奇特”的城市景观。

当下,重庆独特的山地城市风貌正借助抖音等短视频APP的传播,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仅在2018年“五一”假期,重庆市接待游客就达到17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达到21.6%,较前几年有明显提升。

如何留住游客?这成为重庆市政府近几年一直在思索的命题。尽管游客数量增长迅速,但从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关键指标——人均消费金额、过夜游客数量等观察,重庆仍落后于其他“网红”城市。

5月16日,重庆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一问题。会议提出的目标是2022年旅游业要成为重庆市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并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此外,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也将于今年9月评议市政府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并重点围绕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建立运行情况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展开调研。

发力全域旅游网罗游客

被余秋雨喻为“站立的城市”的重庆,有着国内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城市风光。

重庆市生产力发展中心专家王秀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山城重庆有着较高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客观来看仍有不足之处。

“重庆是除武汉外,内陆地区较早开埠的城市,但对这方面的旅游资源挖掘还很欠缺。”王秀模认为,重庆首先是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挖掘不够,其次是旅游缺乏系统性的设计,主城区的旅游与郊县旅游脱节,缺乏深度游线路。

来渝游客虽然总数多,但在消费情况方面人均花费偏低,这一直是重庆旅游的短板。

在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10个主要旅游城市中,同期消费能力最高的是杭州,人均每日花费1868元,随后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南京、成都、上海、长沙、深圳、武汉、西安和重庆,人均花费分别为1774元、1444元、1410元、1282元、1129元、1081元、902元和610元。其中,有8个城市的游客人均天花费突破了1000元,即使排名第九位的西安人均每日花费也接近1000元。

重庆已经开始行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重庆市此次旅游发展大会,是1997年直辖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了部署。总体包括5个方面,即以长江为主的“三峡游”,以重庆主城区为主的“山城游”,涉及振兴乡村的“乡村游”,还包括“文化人文旅游”,以及把重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城市和温泉疗养胜地的“温泉游”。

与以往相比,本次会议的亮点在于亮出了“全域旅游”概念。重庆市委主要领导在会议上表示,要注重全域化发展,做出亮点,做强特色,做深内涵,把景区连成线路,把珍珠串成项链,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

“全域旅游的概念提出,就是要强调重庆的深入旅游。”王秀模说,“想办法多留住游客,多刺激旅游消费。”

“网红”时代创新营销模式

根据计划,重庆市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达68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旅游业成为全市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重庆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对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重庆市称,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对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具有很大的作用。

根据《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2017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564.04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6.9%、44.1%和49.0%。

上述会议还表示,重庆旅游发展需要“要坚持以品牌营销为抓手,创新营销模式”。

尽管重庆游客人数一直列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前列,但真正被推上“网红”城市头名的,还是在今年五一假期。

据重庆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五一期间重庆市接待游客17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收入112.48亿元,同比增长30.5%,较去年增长8.6个百分点。

其中,洪崖洞景区五一客流量增长120%,热度仅次于故宫,居全国所有景区第二。推动洪崖洞景区游客爆发性增长的关键,正是短视频APP流行后,新的旅游营销方式所产生的结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重庆、西安等城市借助抖音等短视频APP推动旅游业发展后,成都、昆明等地方政府也有意在此方面做研究和推广。

“网络热度是双刃剑,能带红一个景区,也能放大很多问题。因此,只有坚持完善与开发才能留住游客。”王秀模称。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李果、郭婧玉,原标题:重庆的“网红”营销术:2022年旅游总收入要达6800亿》。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