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6月7日,由执惠主办,左驭、春晓资本、源和资本和品途集团协办,主题为“赶潮·谋变”的《2018CTCIS第三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创新峰会》在京召开。大会从文旅扶贫、中欧旅游年、文旅投资与运营创新、目的地产品创新及营销与文化传播创新、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等多维度、多角度全方位解码中国文旅业的发展逻辑。腾讯文旅总经理舒展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舒展表示,数字科技的技术已经从广度,深度到精度全面渗透到各个产业,包括文旅产业。文旅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全面助力的新时代,科技+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成为发展新动能。
在数字文旅时代,腾讯对自己定位是什么?舒展表示,我们希望秉承数字工匠精神,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手。
以下为舒展演讲全文: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执惠略做删减)
各位嘉宾,非常高兴,第一次来到咱们这个峰会的现场。今天跟各位同行分享一下腾讯在数字文旅时代的一些想法,一些突破的方向,还有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数字文旅时代到来
首先,当今这样一个年代,文旅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就是完全进入了数字文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不管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是数字经济的发展,这里面有一些突出的改变和变化。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个是科技、文化和旅游这种互动和融合,它催生出以人为本全面体验经济到来,和以人为本的用户服务时代到来,旅游产业里体现变化非常明显,从跟团游、最简单的拍照,上升到自由行,个人定制化的整体发展,越来越考虑用科技,用文化变化带来整体的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数字科技的技术已经从广度,深度到精度全面渗透到各个产业,包括我们所在的文旅产业。最近3年它的变化是非常迅猛的,从2015年整体“互联网+”战略提出,到2016年分享经济,再到2017年数字经济,再到2018年我们提出“数字中国”,一步步都是用数字技术提升和催生线下、促动产业向深度发展,最终还是要实现一个美好生活的愿景。这样一条通过科技的融合改变世界改变世界路径,既符合中国互联网发展路径,也符合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想创造的愿景。另外也跟文旅产业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息息相关,这是对于数字文旅时代的一个定位思考。
另外,谈谈数字文旅时代,腾讯能够做什么,腾讯想去做什么,腾讯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样子?
腾讯公司经过20年发展,今年是腾讯第20年,作为中国最大互联网企业和全世界最大的5家上市公司之一,我们从最早的98年上线QQ这个即时通讯产品,到现在业务广泛。定位和战略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最新战略是作为互联网公司,我们以互联网为基础去做“科技+文化”的企业。一方面,腾讯在科技领域会关注基础科学和相关高科技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日益成为了在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服务提供商。
经过20年沉淀,我们在海量用户,包括用户体验和数据这一块,已经成为中国在互联网领域最大一家互联网用户公司和数据公司。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围绕着人工智能几个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视觉等方面进行基础化研究。同时通过开放生态包括开放平台。腾讯已经把我们的能力连接出去并且开放出去,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产业链上面的相关企业,小到一家硬件生产商大到一个软件,垂直行业领导者,我们都有信心通过腾讯跟大家连接在一起,共同去看有什么样发展空间,能够产生什么样新动能,能够对这个产业和用户有多少改变和提供新的服务。
另一方面,在文化方面,我们也发现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腾讯从最早泛娱乐战略到今年提出新文创的战略,已经在文学、音乐、动漫、视频、游戏、体育到资讯,以七大板块联动形成了在整个内容产业这样一个生态。其中游戏大家知道应该,腾讯游戏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
在网络文学这块占据了将近70%到80%份额,网络文学集团、阅文集团已经在香港上市。今年腾讯音乐集团也会上市,但上市地点还没有定。另外视频平台、资讯平台、动漫平台都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内容生态最大领导者和领航者。基于此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整体以IP为核心整个互联网的内容生态,或者是一个文化IP生态。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类比,就是说谁可以成为中国的迪士尼或者更像迪士尼公司。很多人觉得如果腾讯再做线下乐园,腾讯完全可能成为下一个迪士尼的,因为腾讯在自有IP打造和手上IP来讲已经有非常高的储备,再和线下文旅产业结合是很有可能延伸这样一个产业的。
数字文旅产业助手
刚才提到整个中国数字文化的发展到腾讯在“科技+文化”的相关定位和能力,看看在整个数字文旅产业腾讯对自己定位是什么,这也是各行各业包括文旅产业很多人问我们的。
腾讯是如何做旅游,腾讯如何做文旅,腾讯在这个行业里整体定位是什么?在这里我们有非常清晰的战略,就是我们希望成为数字文旅产业的助手,全面的一个助手。原来讲法我们叫做“连接”,叫“赋能”,马化腾认为赋能这个词听着有一点霸道,所以我们希望做助手。在文旅产业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从政府到相关企业再到个人用户最好的一个数字化助手和助理的这样一个形式。
这里我们有一个总结,“一、三、五、七”,一个是我们定位,“三”就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做工具,要做连接,要倡导着整理一个更好生态。同时我们对几大产业方向如何改变它介入它,我们有自己解决方案和布局,同时我们拿出7种工具为整个产业,为整个行业,为2B,2C相关客户形成不同方案进行连接和服务。
当文旅产业发展到今天,当数字技术对产业变化这种深度融合与改变到了今天,我们会发现一个是线上跟线下是有机结合,那么互联网的发展既到了下半场也到了深水区,同时我们发现把这个场景、科技和人文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助于去构建一个完全全新的一个数字化文旅体验,和一个新的产业布局的。
这里我们也围绕着在产品,在品牌,在发展,不同方向上我们做很多尝试。总体来说,我们在文旅产业、医疗健康和很多产业定位都一样,我们希望倾听行业声音,了解行业痛点,做好用户服务的这样一个全新的助手和工具决策,去助力整体产业发展,而不是说腾讯要做旅游和文旅,这是我们整体的一个考量。
腾讯数字文旅助手角色的尝试
既然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做好数字文旅助手的角色,我们也会考虑在哪些方面做尝试,哪些方面做助手。
比如说在整体文旅的传播与价值的放大与实现的领域,刚才提到了很多新的这种产品形态,像今天传播的形态已经远远不是当年大众传播的那个时代,那时候以机构媒体,议程设置为主。我们一方面把话筒放在每个人身上,根据大家不同角色定位,是个人、是机构、是政府还是相关企业,我们通过统一内容分发平台,通过企业号这个平台,我们已经可以分发到全腾讯系,不管你是图文、资讯,短视频还是长视频都可以在腾讯系整体流量平台上找到自己价值,不管你是旅游局还是景区还是一个个人都可以对文旅发声。
不管你投诉吐槽,还是攻略,还是对文旅产业思考,都可以分发到对此感兴趣的人和对此专注的人。因为业务遍布影视和电影领域,我们会通过短视频长视频方式助力产业发展,另外我们会挖掘很多的网络文学和现实文化的IP,把这样的文化体验变成电影和影视剧,包括我昨天在成都,全国有一个文物系统关于数字文创的培训班,我们也提到了一个例子,在2016年11月份《鬼吹灯》在很短时间内播放量突破20亿。
每年这个播放量增长都是翻倍的增长,越来越多更好的跟文旅有关的相关体验作品在平台上不断的呈现,同时我们也通过直播的形式去探秘。比如兵马俑,秦皇陵,请馆长做直播,通过专家引领,通过对鲜为人知东西、历史的介绍、很多游客到不了地方探查,当时同时在线用户达到150万以上。
另外在价值传播和呈现上,还有对于新文创的发展,文化和旅游走到一起。在数字文旅新时代,我们不仅仅是看到旅游,我们到一个地方去,更加希望看到它背后的东西。我们想着很重要一点是对于文创这一领域,腾讯在今年举起新文创战略,我们希望能够把文化和产业二元价值统一在一起,以IP为中心打造新标准,用新科技探索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可能实现。比如说故宫用AR/VR去体现当年皇帝上朝的情景,包括把综合全新的数字体验带给大家。
我们注意到一点,我们以前提到互联网是快餐的,浅显的,比较年轻快速的一种文化。但同时我们会发现到今天有了数字工匠的精神,通过打磨与传统文化传统行业的理解和融入,我们能更多地打造出精品文化IP。这里其实也有很多例子,比如腾讯跟故宫的合作,这三年通过表情包到文创产品的打造,再包括对于它的展览数字化的呈现。更多的方方面面的合作包括我们跟兵马俑用AI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给现在现存可以展出的所有兵马俑做了人脸识别一一对应让每个游客可以通过“你好兵马俑”这个游戏,你会找到跟哪一个兵马俑很像,用这种方式拉近大家跟文化之间的距离。我们跟敦煌做了一系列体验,我们还推出长城小兵的形象,给长城添砖加瓦游戏,还有《王者荣耀》植入了长城保卫军的形象还有铠的形象,这让90后00后贴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我们今年在卢浮宫推出腾讯文创计划和文创平台,希望能让当地特色特产,非遗,老字号文博资源可以在腾讯平台上通过互联网方式,能够通过内容和IP打造更好地去传播和更好地延伸,产生产业效益,也产生更多用户传播。
我们除了在文创传播之外,也考虑如何利用塑造新技术,从广度、精度、深度方式深入的介入到文旅产业,去打造智慧文旅新体验。这里有一个项目马化腾担任组长,云南省省长担任组长,双组长的云南省的工程,叫一部手机游云南。包括一个APP,7个小程序,两个管理平台,五大支撑体系。6月1号已经正式公测上线,现在不断的拓展,腾讯投入28个部门,400多人团队,从云计算到人工智能到数字化科技到内容传播,全方面围绕着云南这个地方做一场智慧文旅大实验,我们希望这样一个平台项目可以提升云南整个旅游业态,提升整个社会化体验,成为让每一个人一机在手全程无忧。
同时我们也在海外有更多交流,有微信小程序为主的乐游卡,还打造了一些小程序项目,从初期的助手翻译,到打通芬兰公共大数据和公共交通支付,这个项目已经在海外引起非常大反响,我们也会把项目打造好,尽快推送给海外更多国家,从一部“手机游云南”到“一部手机游天下”,我们共创文旅的生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