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在国家审计署针对35户央企2016年度财务收支报告进行审计后,华侨城集团作为被审计的唯二涉房央企,被挑出多项错处,亟需整改。
6月20日,审计署发布2018年第35号公告《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2017年5月至6月,审计署对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城集团)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华侨城集团总部及所属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和追溯。
据华侨城集团201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反映,华侨城集团2016年底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86家、参股公司44家;资产总额1740.7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3.96%,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8.41%。
最终,华侨城集团被查出3个大项共计17处具体问题,涉及财务管理、经营管理以及廉政作风等方面。
网易房产注意到,审计署这份报告不仅暴露了华侨城集团诸如利益输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问题,还在字里行间的表述中,显示了集团决策流程繁琐且过程受到掣肘的央企通病。
事实上,在段先念执牛耳后,近几年华侨城通过一系列革新和扩张,试图实现跨越式发展。但随着段先念即将踩上60岁高压线,退休和变革成果到底哪一个先来,还是个问题。
审计署纠错
利益输送、高管违规持股
在审计署列出的17项具体整改内容中,有多项涉及利益输送问题。
2016年,所属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未经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和工程类物资采购供应商,涉及金额23.33亿元。
2014年至2015年,所属华侨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违规对外转包54个工程项目,涉及金额5.72亿元。
2012年至审计时,所属华侨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已知其分包工程被违规转包给无资质的自然人后,仍向该自然人控制的企业支付1688.7万元工程款。
同时,华侨城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还存在优惠售房、购房和周转房管理问题。
2014年至审计时,所属成都天府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在未经上级公司批准等情况下销售和转让房产,涉及金额5.3亿元;至审计时,华侨城集团违反规定出租房产,涉及面积6491.31平方米。
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廉洁从业规定方面,华侨城也被抓到把柄。
至审计时,华侨城集团所属企业的19名高管人员违规投资4717.53万元入股企业,部分入股企业与所在单位经营同类业务。
2014年至审计时,华侨城集团总部及5家所属企业存在公务接待制度不健全及执行不严格等问题,涉及金额3704.54万元。
2014年至审计时,华侨城集团超标准报销出国费、境内差旅费等182.65万元。
华侨城集团未按规定清理所属会所,2014年至2015年违规在会所公务接待21次,涉及金额14.3万元。
目前来看,上述问题并未对集团和涉事高管造城太大影响。根据华侨城6月21日公布的整改公告,截至目前,所有参股人员均已办理退股手续和后续处理工作;出国、差旅等费用问题也仅仅是追缴和差额补退。
在审计署所列17项具体整改问题中,有一处说法让一些华侨城的投资者较为介意。
审计署认为,2015年,华侨城所属云南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级公司批准,自行决定一个在建项目停工,前期已投入的2.42亿元成本面临损失风险。
据网易房产查证,停工项目为云南华侨城酒店。该酒店自2011年开工,预计2014年营业,但至今仍处于停摆状态。
投资者忍不住为华侨城抱不平:“投资或撤销投资数亿的项目,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么?华侨城管理层连这点权限都没有么?这样的管理效率怎么能提升哦!”
改革进行时
盘活资产 壮志与年龄赛跑
外界可以观察到的是,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华侨城近年来已经在通过内部变革进行改善。
例如,审计署认为华侨城集团未按要求完成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公务用车改革等工作,且房地产去库存缓慢;2016年,华侨城集团未按要求完成年度应收账款和存货压控工作。
2017年的华侨城已经开始大肆甩卖低效资产,并借此实现了历史最佳业绩。根据华侨城A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3.4亿,同比增长1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6.4亿,同比增长25.5%。
其中,通过完成对北京侨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汇控股有限公司等子公司项目及股权的处置,为华侨城带来近 200亿现金流入,实现投资净收益48亿,同比增 长670.5%。而若剔除这48亿投资收益,华侨城A核心业务盈利同比是有7%下滑的。
中信建投房地产分析师陈慎强调,“华侨城这种项目的获取是可持续可复制的,而通过转让项目股权是加速去库存、并且引入优质合作伙伴的一种途径,这与传统房企存在本质区别,预期未来不排除有更多项目会继续引入合作伙伴,也应该正视公司这种成长的动力。”
盘活资产得到的现金流被段先念用于收并购甚至跨行业平台整合中。段先念认为,“当今时势,并购和跨界重组也是跨越的最佳路线”,而“割一块’盖房子’的肉,多一块’兼并重组’的肉,瞬间就能实现跨越”。
段先念2014年自西安调任华侨城总经理,2015年9月28日后正式接任华侨城董事长,并即将在今年11月步入花甲之年。
按照惯例,大型央企一把手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按照中组部内部人士的说法,副部级央企一把手履职顶多63岁,一到年龄必须退休让贤。
但段先念在华侨城的改革似乎才刚刚显露效果。
在他确立的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下,华侨城通过并购多个上市平台,推进多元化经营。
段先念还改组了华侨城内部结构,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设立战区,先后成立华侨城文化集团、云南投资集团、海南投资集团、西部集团、华东集团、北方集团、深圳东部集团、深圳西部集团、深圳光明投资集团等子集团,构建了集团“1+N”的新格局。
在此之前,华侨城未能建立起全国化公司应该有的区域架构,仍然采取项目制管理,无法为全国化扩张提供组织保障。
段先念从不吝夸奖自己的成就,他曾说,“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已经若干年,真正符合新型城镇化标准的案例几乎没有,要说有,最多就是曲江和华侨城。”
但段先念曾经成也曲江败也曲江,而今华侨城的变革才初见成效,100个小镇的豪言壮语也还在蓝图阶段,到底退休和壮志哪个实现得更快一些?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地产壹线”,(ID:house_163),作者:王静,原标题:《审计署点名华侨城 段先念新政能否跑过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