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美国当地时间11月29日,达美航空公司(纽交所代码:DAL)在其北美总部亚特兰大宣布,达美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和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合作,在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航站楼(F航站楼)推出生物识别技术,这是美国第一个全面启用生物识别技术的航站楼。
界面新闻在机场出发大厅看到,从航站楼直至登机口,所有搭乘达美航班的乘客并不需要通过传统方的登机方式一样不停地出示护照,只需对准设备的摄像头,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即可办理自助值机、行李托运以及过安检和在登机口登机。
乘客在出发大厅的自助服务亭屏幕上选择“Look”(看)按钮后,在大厅的值机柜台、美国运输安全部检查点、登机口等处,要靠近摄像头。屏幕绿灯亮起,即可通过。不过,乘客也还是需要在国际旅行期间自始至终携带护照,以备其他环节使用。
同时,飞抵美国的国际乘客还可体验这以技术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办理入境手续。第一次使用该技术的乘客只需首次扫描护照信息后,即可全程体验该人脸识别技术。
自12月起,所有搭乘达美航空及墨西哥航空、法航荷航集团、维珍大西洋航空等达美合作伙伴航企国际直飞航班出行的乘客都可选择体验人脸识别技术。
对于乘客关心的数据安全和隐私等问题,达美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达美并不持有和保存任何乘客的个人数据信息,而是由CBP即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官方数据库提供验证和存储,因此不用担心外泄的风险。
据达美方面提供的数据,选择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后,每位乘客的平均登机时间节省了2秒,宽体客机的总登机时间可以节省多达9分钟。
早在10月中旬,亚特兰大机场F航站楼内所有节点的生物识别系统都已开始上线,每周有近25,000名乘客几乎都选择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仅有不到2%的乘客选择常规方式。当然,不想选择这项技术的乘客依然可以按照常规流程,与往常一样完成在机场的全部手续。
对此, 达美航空首席运营官Gil West表示:“通过该项技术,乘客就无需从包里不停地取出护照,有时候搭乘一次飞机,很可能要取上四次。”West同时表示,达美还计划在2019年将点对点的生物识别航站楼体验推广至底特律航空枢纽。最近几年来,CBP和达美航空在亚特兰大机场、底特律大都会机场、肯尼迪国际机场都进行了人脸识别登机测试。
此外,达美航空最近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测试了针对国际旅客的自助式生物识别行李托运技术,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测试了生物识别登机技术,并在美国所有国内航班的飞凡贵宾室(Delta Sky Club)提供由达美生物识别系统支持的生物识别值机选择。
达美航空计划于2020年6月开通上海至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航空枢纽的直飞航线,航线申请目前正在等待美国与中国政府审批。这将是史上首条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至中国的直飞航线。
2018年,随着上海-亚特兰大每日直飞航线的开通,以及最新A350旗舰客机在达美一半的中美航线投入运营,达美航空在中美航空市场的运力比2017年同期增长23%。
对此,达美航空国际业务总裁兼负责全球销售的执行副总裁Steve Sear对界面新闻解释称,那种旧的通过裁员和削减航线来控制成本的方法并不奏效,达美希望通过提高效率和收益率来控制成本,而不是削减航线。
*本文来源:界面新闻,作者:李媚玲,原标题:《达美航空启动美国首个生物识别航站楼, “刷脸”即可值机登机》。